新课改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解惑”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改关于语文属性讨论中存在的偏颇问题,指出语文教师要关注的不是语文课的属性问题,而是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功利”思想对新课改的抵触及弊端;最后提醒语文教师应该摆脱为“事功”、为“功名”的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和为“实用”、为“生活”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对我们教学的影响,阐明现今“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育的理念,应该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学生能够贴着“中华民族”的标签诗意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做好铺垫。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语文;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法”研究
  语文学科的属性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热烈地讨论了几年,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直到2004年出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来了一个折中的观点,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场讨论才降了温。
  可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我却找不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渐渐地困惑重重:新课程和旧课程的属性到底有什么区别?语文新课改,教师在教学中要改什么?
  比如,在课改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分析课文,往往是从文章的结构人手,解析课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课文所提供的语文知识点和内容要点。国家正式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也是以“五个环节”的基本模式来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1)解题:作者简介、时代背景;(2)解义:生字生词、质疑问难;(3)解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文章结构分析;(4)解意:中心思想;(5)解法:写作特点。其中积累了作者知识点、时代知识点、结构知识点和写作知识点,靠这些知识点就可以达到和实现语文的社会交际性——52具性;同时,语文课的人文性也不是没有,像“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就体现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感化。
  不过,在课程改革之前,偏向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又偏向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着眼于发挥对学生思想感情起熏陶、感染作用的教育功能,深入领会并挖掘蕴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入文内涵,倡导个性化阅读,追求独特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于是有人说,新课程是学术界斗争的结果,它的理念就是将人文性代替以前的工具性。两厢比较,在课程改革前,似乎语文课的人文性缺失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特点,不论在课改前还是在课改后,自始至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语文课程中的教学资源,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性的文章,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人文性。
  不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语文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像语文的两只翅膀随着时代的风浪在一上一下地扇动着。可见,语文的属性在教学中不构成问题。这也是新课标对语文属性尘埃落定的一个原因吧。
  那么,语文新课改,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到底要改什么呢?因为教师的课余负担越来越重,做的一些工作也很琐碎、繁杂,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对“改什么”的反思一直留在脑海里,到2007年新课程第一轮教学结束,我才有了明确答案。下面谈一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认识,以请教于专家和同行。
  我从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说起吧。
  一篇文章,从作者的写作动机来看,他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文章传达给读者,以启发或警醒读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也是想让学生准确、具体地筛选作者在文章中传递的有用信息,有效地厘清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领会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积累人生经验,拓宽我们的人生视野,点缀我们的生命历程,增强生命的意义,树立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不仅仅是让学生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或分析其中包含哪些语文知识点,掌握标准答案。
  整个语文教育的历史告诉我们,时代变了,教育的主题和内容自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教育“阅读的目的”受社会、时代的大环境影响;同时,“阅读的目的”也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发展的方向。对于同一篇课文,“阅读的目的”不同,筛选的信息也就不同,认知也会不同。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如果把“阅读的目的”定位为接受一系列的知识的话,那么,本小说的阅读教学过程是:介绍作者一回顾写作的背景一解题(“祝福”的含义)一分析各部分内容(人物形象、段落大意等)一概括中心思想一归纳写作特点等。如果我们把“阅读的目的”假定为研究问题或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自身思想素养的话,课堂教学的情况就迥然不同:一是探讨“祥林嫂”成為一个象征性符号的原因,或祥林嫂成为著名文学形象的原因,那就要从祥林嫂一生“希望”的产生和破灭说起,要疏理祥林嫂五次人生遭遇等材料;二是理解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则要从祥林嫂的善良、勤劳入手,通过分析她“善未得善报”的不幸遭遇来理解“悲剧”的深刻含义;三是思考女性的彻底解放问题,则要搜集祥林嫂的愚昧表现、所受到的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等材料来分析论述。
  前者是知识点的归纳,作者知识、背景知识、结构知识、写作知识一一罗列出来,学生成了“知道主义”者,鉴赏文章只搔搔皮毛,写作文章生搬硬套,缺少灵性;后者是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来解读文本,以人物性格分析作为问题主干,以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和思想的深度。
  一般来说,阅读的目的有四种,一是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二是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为目的的阅读;三是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为目的的阅读;四是以研究经典名著来提升自我修养、塑造完美性格、拥有独立的思想为目的的阅读。显然,第一种不是学校语文教育的目的,因为学生是来校学习的,不是来追求享受、寻找消遣的;后三种,层次逐步升高,应当是学校语文阅读教育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受考试的影响,只徘徊在第二和第三种阅读的境界,即以尽快掌握文章的知识点,速成考场作文为阅读目的。教室里人头攒动,图书馆和阅览室却门可罗雀;书店里门庭若市,买的却是教辅资料;学生埋头孜孜以读,做的却是试卷上的语段练习……
  我们在对中学生“为什么要进行阅读”的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应对高考,即提高作文能力,力争语文考试得高分,至于开阔视野、发展自我、提高人文素养等长远目标,则仅有21%的学生具有。阅读目的的功利性,使得71%以上的学生经常阅读的是文摘类读物,如《读者》《高考与作文》《创新作文》等,甚至有些学生手上拿的就是《中学生作文选》《高考满分作文选》,因为这些文章可以摘抄,可以借鉴和模仿,可以在作文实践中获得较快的成效。大多数学生阅读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追求短平快,这种快餐式的功利性阅读文化,弥漫在整个校园。
  中学生为了尽快考上大学,为实用而读书,我们没有道理去指责,更不能说是无意义。我们逃不过现世,读书作为一种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可能被工具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只为了这些现实的利益而忽视一种更高境界上的享受和體验,那就是为了思想的碰撞、为了自由地思考和沟通、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而读书,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而读书!这样,我们的阅读才更显示出它的价值和至高的乐趣。
  盘点一下百年来现代语文教育传统,缺少的就是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注重的是“经验”和“实用”。加之长期以来在“工具论”的大旗下,语文教育界推崇的是“有实效”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的是所谓“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法”研究。这种实用层次的研究一一“教法”研究的推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逐渐淡薄,对学生的学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逐渐滞后或缺乏。上世纪末语文教育遭遇的尴尬场面,不能不再次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自然,我们不能不对张志公先生推崇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多找出办法来,多瞠出些路子来”的“教法”研究提出质疑。
  这些年语文教育界出现了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教学法”,推出了那么多教坛名师,但很多都昙花一现,匿了踪影。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界依旧是“教法”研究大行其道,从各地的新课程示范课就可见一斑,离不了“几步法”,离不了色彩斑斓的多媒体课件,离不了短暂的现场小组讨论等一些新“教学法”。第一轮新课程过去了,但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失望、责难,甚至谩骂,涛声依旧。
  追根究底,就是一切为了高考的理念左右着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为了讲求阅读的效果和效率,挖空心思地构想各种“教法”,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无形中也助长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实用化、实利化倾向。教师由“经验主义”走向“实用主义”,滑入“功利主义”的泥潭,学生一进中学的校门就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焦点,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在于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就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上要求的“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即经过阅读目的的第二种、第三种——中级层次逐渐上升到阅读的第四种——高层次境界。
  我们知道,中学阶段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些学生考上理工科大学后,基本没有时间再接触圣贤的经典或世界名著,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还与他的人生观、历史观、审美观等密切相关,也与他的意志品质、个性禀赋、情感情绪、经验阅历等相关,这些是无法训练、无法速成的,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熏陶养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我们的教师也一再呼吁学生要拒绝平庸、远离庸俗,阅读健康有益的经典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典范教材和良知教师为学生们营造了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的良好氛围,所以不能轻视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作用。
  因此,我们所说的语文能力,并不仅仅是指在应试背景下训练的“基本技能”——应试技能。学生的应试技能,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还有很远的距离。
  为了高考,应当训练学生的应试技能,但不是学生一进校门就让他们陷入功利性的应试氛围之中,让学生远离经典,压抑激情,生动的语文课变得乏味无趣,导致学生厌恶语文,淡漠文化的传承。错不在学生,而在于有些教师迎合了世俗社会的实用观,局限在接受知识、训练技能层面,没有引导学生步入研究问题、提高自我修养或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境界里。
  笔者曾经历过2004年第一轮语文新课程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高一(1)班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及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我有意识地淡化高中阶段的应考意识,在课堂上活用教材,加快阅读教学的速度,加大阅读教学的分量。学习朱光潜,就增加他的《谈读书》《谈人生与我》《慢慢走,欣赏啊——谈人生艺术化》等;学习毕淑敏,就增加她的《素面朝天》等。每个作者都要补充作品让学生高密度地阅读和体悟。我利用当班主任的优势,布置读书任务,抄唐诗100首、宋词100首(各给两个月时间完成)。开始学生不习惯,觉得很苦,在我的严格监管下坚持了一周,没有想到他们越抄越有兴趣,不到两个月,提前完成了200首诗词的抄写任务。一个学段下来,学生对语文有了好感,爱买书、读书了,班里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浓郁起来。后来要求抄名家作品,如散文、小说、杂文等,他们热情高涨,积极完成了任务。学生练好了坐功,有了定力,定力生了智慧,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风,四次学段考试总成绩皆名列全年级第一名。到了高二、高三,原高一(1)班同学虽然分散在各个专业班,但依旧保持着高一时的学习习惯和作风。2007年高考,大部分同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通过这个案例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阅读的目的”要高、要远,阅读的作品要高档次、高品位,即学生的阅读要抬高门槛,才能激发他们思考,才能触动他们的灵魂。如此,他们心里既有自我、自尊,又有他人、责任,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
  即使是高三学生也可以这样做,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2007年我接手一个生物专业班,高二期末考时该班语文成绩比物理专业班少15分。我带上这个新班后,依旧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和作用,高起点、高品位地要求他们,科学地布置阅读和抄写任务(第一学期每天抽出30分钟抄读唐诗宋词各百首、散文35篇等;第二学期要高考,主要是应试技能训练,但要求每天抽出15分钟,主要是阅读所抄内容,承续语感等)。后来考试的分值与尖子班的距离在逐步缩小,高考时相差4分。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要改的不是语文课的属性问题,而是语文课“阅读的目的”问题,即认真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的要求,改变封建科举制度时的为“事功”、为“功名”的古代语文教育思想,以及科举制度废除之后的为“实用”、为“生活”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对我们教学的影响,还要克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的功利心态和浮躁心态。
  我们要明确的是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语文教育,与为了生存、为了过日子的“物质经济”时代的语文教育是不一样的,那时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位在能读、能写生活所需的应用性文字,一是为了反拨被封建科举制度推向极端的为“功名”的语文教育思想,二是为了帮助人民大众提高文化层次,可以称之为“扫盲”层次。
  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语文教育,如果还停留在“扫盲”层次上,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就无怪乎学生不爱语文,社会质疑、谩骂语文教育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人活得有意义、有风度、有情趣、有个性色彩、有民族特色。所以我们一线教师要明确语文阅读的方向和达到的目的就是发展自我,传承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为学生能够贴着“中华民族”的标签诗意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做好铺垫。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实际出发,学会全面看问题,关注学生的优点与缺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挥学生的特长;贯彻事物发展的原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反复抓、抓反复,培养信心,持之以恒,才能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关键词]哲学;角度;学困生;转化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人才培养的得失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
[摘要]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幼儿园遍地开花,学前教育对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多种原因,幼儿教师流动性加大,所以在大多数幼儿园,新手教师占比达30%以上。新教师的学历层次如何?他们的专业能力具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笔者围绕以上问题做了充分的调研,根据幼儿园新教师专业能力现状,提出职后培养建议:树
本报讯4月28日,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举行以“书香石岗,出彩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成果展示活动。此次读书活动紧紧围绕“笔墨生香,立字立品”的出彩教育目标,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以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优化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活动现场,各社团的学生以小品、相聲、课本剧、舞蹈、啦啦队、合唱、钢琴
【摘要】《分饼》这节课是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是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书上创设了西游记中猪八戒“分饼”的故事,提出了4个问题:(1)每人分到多少张饼?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2)淘气遇到了麻烦,你能帮助解决吗?(3)认一认,说一说。(4)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将它们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这样的概念教学课需要更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人尽皆知,即《三字经》片段摘录,简短而意味深长,古诗词诗文看似句读简洁却意义深远,这也是全世界人民慨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的原因。《三字经》是《语文课程标准》里要求小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让小学生从小接触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小学
【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说法,笔者联系教学实际,解释了何为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贯穿人文精神的观点,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所遵循的几点要求,即:以学生为根本、倚靠课文、情系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贯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并在“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里
摘要:合作意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夸天,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养。初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培养合作意识对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策略,以综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合作意识  孩子们的优越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逐渐增强,自私自利、淡漠、人际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缺乏成为现代学生的普遍特征。这种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由于我国的足球场地有限,使得我国足球在世界的发展呈现出落后的态势,为了振兴我国的足球事业,各大学校开始加设足球场地,而足球场地在足球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充分保证初中学生开展足球活动,满足足球的教学和课外足球活动的训练。本文通过对足球场地设施的作用分析,提出发挥足球场地设施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足球;场地设施  足球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够有效的增强中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始新的一课。在开始上课之前,我要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的一次新课上,我为学生带来了经典绘本《石头汤》,以此作为该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关系》内容的导入素材。  学生拿到《石头汤》绘本书,有窃窃私语,也有人大声喊道:“老师,我们又不是小孩子,还看这绘本?”  “同学们,别小看这绘本,它里面蕴藏了很多道理,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这《石头汤》,看它煮的到底是锅什么样的
我自任教以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研究和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基础学科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证教学的高质量。要做到“负担轻”,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容量和密度,树立课堂上随堂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为此,我常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改、教研、科研一体化,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研究启发式、探究式教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发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