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H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1株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片段长1707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68个氨基酸。该毒株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RRRKKR,具有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该毒株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分别为YWIHELY,其左侧壁氨基酸为SGVSSA,右侧壁为NGQSGR。该毒株与国内外一些参考毒株的HA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率为76.8%~98.1%,氨基酸同源率为85.7%~97.4%,属于欧亚种系。
其他文献
对我国鸡痘病毒(FPV)282E4株基因组2.9kb Bam HI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923bp,A+T含量为72.08%,含6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和2个不完整的ORF,最大的ORF所编码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00。在2个ORF在上游存在痘
采用未经过吸收和经过吸收的抗血清,通过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对1999年从河北某鸭场分离到的1株鸭疫里默氏菌(编号为C515)进行了研究.玻片凝集试验可将C515鉴定为19型,试管凝集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2株重组杆状病毒rAcJS9503S1和rAcSD9701S1,分别表达了2株致病性不同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S1基因.用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昆虫细胞裂解
从浙江省某鸡场暴发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法氏囊病料中分离到1株致死率高达70%的强毒株(IBDV-ZJ2000)。通过筛选,采用效果最理想的蛋白酶K法从法氏囊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经LiCl
用表达非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通过PCR技术的引物设计对PRRS病毒BJ-4株核衣壳蛋白(N)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进行了改造和修饰,在其上游加入了EcoR I酶切位点,将PRRS病
根据Bergeron等报道的猪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在下游引物中引入Bgl Ⅱ酶切位点以便于构建表达栽体.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NS1全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
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工程菌株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主要保护性抗原紧密素和志贺毒素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采用凝胶分离电洗脱法回收纯化,用纯化的蛋白抗原免疫BALB/c
在C57BL/6小鼠的左后肢肌肉注射脂质体包襄的含新城疫病毒HN基因和鸡贫血病病毒VP3基因的重组质粒.2周后,在左后肢相同部位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2×105个,致瘤2、10 d
表达P36基因的重组菌BL21(6P-1-P36)经诱导表达,超声波裂解后高速离心,分别收集上清和沉淀。可溶性表达产物亲和层析纯化后用于单抗筛选;同时.用GST—P36包涵体抗原腹腔注射免疫BAL
试验采用荷斯坦公牛精液,比较了添加抗生素、TALP稀释以及TALP稀释染色3种处理方法对常温下保存精子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鲜精液加抗生素处理后直接保存的效果优于另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