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病毒核衣壳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来源 :微生物学-环境-健康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表达非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通过PCR技术的引物设计对PRRS病毒BJ-4株核衣壳蛋白(N)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进行了改造和修饰,在其上游加入了EcoR I酶切位点,将PRRS病毒N基因插入载体pBV220P<,L>P<,R>启动子和S-D序列下游合适距离的位置,成功地构建了含有PRRS病毒N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BV-N.pBV-N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温度诱导后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分析发现,在约15KD处出现一条诱导前后的pBV220载体对照和诱导前的pBV-N中均缺少的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分子量大小与PRRS病毒N蛋白相符,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而成动态变化,在诱导后4小时达到高峰,薄层扫描结果显示重组N蛋白表达量最多可占菌体总蛋白的27.4﹪.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此15KD的蛋白带可为PRRS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非融合性重组N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其他文献
为了解狂犬病病毒口服疫苗株SRV9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明确其作为疫苗株的分子基础,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了贯穿全基因组的3个重叠的cDNA片段.将
根据巴氏杆菌磺胺耐药基因SulⅡ序列设计引物,以临床分离的禽源巴氏杆菌磺胺耐药菌株为模板,扩增出禽源巴氏杆菌SulⅡ的全长基因序列.经T载体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克隆的Sul
从临床表现为脑膜炎、关节炎及败血症的发病猪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JX02和JX03,经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均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具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猪
参考Gen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S1基因序列,用计算机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HP11、HP12,以此引物用RT-PCR对番鸭呼肠孤病毒S1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
从不同省份发生水肿病的仔猪的脏器中分离到7株细菌,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等一系列的鉴定,确认为大肠埃希氏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
为了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以及主要功能区的定位研究奠定基础,应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了10株IBV中国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PCR产物全长为1.5kb。用EcoRV和Kpn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
对我国鸡痘病毒(FPV)282E4株基因组2.9kb Bam HI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923bp,A+T含量为72.08%,含6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和2个不完整的ORF,最大的ORF所编码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00。在2个ORF在上游存在痘
采用未经过吸收和经过吸收的抗血清,通过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对1999年从河北某鸭场分离到的1株鸭疫里默氏菌(编号为C515)进行了研究.玻片凝集试验可将C515鉴定为19型,试管凝集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2株重组杆状病毒rAcJS9503S1和rAcSD9701S1,分别表达了2株致病性不同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S1基因.用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昆虫细胞裂解
从浙江省某鸡场暴发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法氏囊病料中分离到1株致死率高达70%的强毒株(IBDV-ZJ2000)。通过筛选,采用效果最理想的蛋白酶K法从法氏囊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经L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