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8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术后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即用型两步法SupervisionTM)检测肝癌组织中DC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从肝癌组织中分离浸润性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表达,并用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IL-10、TGF-β1和VEGF-AmRNA。结果:肝癌组织中DC的数量少,高分化肝癌组织中DC浸润数量[(27.22±15.38)个/HPF]高于低分化肝癌[(11.92±8.56)个/HPF](P<0.01);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表面分子如CDla、HLA-DR、CD80、CD86和CD54等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存在低表达或不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mRNA水平上,IL-10、TGF-β1和VEGF-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与肝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正> 1999年夏天,武汉教育学院生物专业大专班学员、教师一行在湖北省广水市高贵山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通过实习,我们感到高贵山
以《一般地区单线悬臂式路堤挡土墙》设计图为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目的:以我院老年病科为例,探讨采用临床路径(CP)教学法施教对护生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级老年病科轮转的实习中专、大专护生80例,按实习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网民群体得到极大扩充,网络现已成为广大网民发表意愿和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网络的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得一些网络舆论失真、虚假,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高校已经成为知识产权的重要输出地,但是在管理方还需要不断进行提升,而事实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则是快速提高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介绍一种以研究性学习为思路的口语教学形式——课堂演讲。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form of oral English that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research study - lectu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将地中海饮食列入了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摩洛哥联合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饮食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
目的探讨颜面部烧伤疤痕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简烧伤健康量表、残障接受度量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相关情况问卷对广州市121例颜面部烧伤疤痕患者
目的:对使用麦默通旋切术和区段切除术进行乳腺微钙化灶活检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评价两者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07年6月-2009年6月就诊于宁波市第二医院乳
植物分类学习是生物相关专业的基础实践环节,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分析植物实习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可利用资源缺乏和学习方式局限是关键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