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度曲面匹配的虹膜识别方法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虹膜识别都是采用在图像上提取特征点,并将特征点编码为固定长度的特征数据用于匹配的方式。这种方式使虹膜识别系统易受攻击。为了进一步提高虹膜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识别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曲面匹配的虹膜识别方法。该方法抛弃了特征提取和编码等传统操作,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直接利用了灰度曲面匹配的思想,首先对两幅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做差,得到灰度差曲面,然后求出该灰度差曲面的方差。将此方差作为衡量两个虹膜特征曲面之间距离的依据,并据此判定两个虹膜是否来自同一只眼睛。在给定阈值为40的前提下,正确识别率为96.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幼儿园(学前班)犹如雨后春笋,发展可谓快得惊人。但他们使用的教材却五花八门,教师也并非都是幼师专业,大部分幼儿园的数学课上成了一年级的知识教学。学生上一年级后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时可没那么认真了,这部分内容对他们而言就是一道"回锅肉",炒的不好没人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笔者就近两年一年级教学的一些实际教学方法愿与同行们共同交流,还望共同切磋。  一做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
期刊
摘要:兴趣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如何培养兴趣?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可利用数学的美感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挖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 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可以点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热烈。反之,若没有兴趣,学习将会成为沉重的
背景:   自Youden于1950年提出Youden指数(Youden index)以来,它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试验的评价中,成为诊断试验评价中应用最多的综合性指标之一。然而,Youden指数的统计推断
上学期我听了十几节的数学课,感觉仍是以"说数学"为主,即很多教师都热衷于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种"说数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面窄,表面上看秩序井然,实际上缺乏一种内在的活力,学生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观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
期刊
在某给定件下求函数解析式和解函数方程是高考和数学竞赛常涉及的内容。在具体解决有关问题中,形式多样,学生往往感到相当困惑。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有一些常用方法,本文探讨求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供教学中参考。  一、 代入法  这是求函数解析式最简单的方法,直接代入。  二、 拼凑法  已知的解析式,求的解析式。将的解析式中拼凑出用表示,再将两边的全部用代替,此时要注意本身范围,若有范围,也跟着有范
期刊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说话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往往不够。而且习惯于用生活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一、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