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出现的两个问题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平面机构中复合铰链的定义和计算,局部自由度的识别和如何处理两个问题,为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的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定一个已有的机构是否正确,确定主动件的个数在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时,必须通过机构的结构分析才能进行。如果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不正确,那么就无法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和运动分析,所以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在机构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机构设计中必须的步骤,但在实际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常常存在一些难以确定的问题。
  1.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转动副。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一般强调的是两个以上构件才能形成复合铰链。导致很多学生在分析复合铰链的时候出现问题。复合铰链一定是多构件形成转动副,倘若有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形成多个低副,而转动副数目小于3的时候,则不能算作复合铰链。
  移动副和转动副都是平面低副,由平面机构的演化过程可知:移动副是由转动副演化而来的,所以移动副和转动副的约束数相等,当有多个构件在一点形成多个低副时,此时低副的数目是多少呢?如图1所示,机构在C点和E点构件各有多少个运动低副呢?现在来具体分析一下,在C点构件2和3之间为转动副,3和 4之间为转动副,3与5之间为转动副, 4与8之间为移动副,即在C 点共有五个构件2、3、4、5、8,形成了两个转动副,两个移动副,共 4个低副,同样在 E点有 5、6、7、8,四个构件形成了一个转动副,两个移动副,共三个低副C 点和E点符合复合铰链的计算方法,所以我们不妨把复合铰链的概念推广到一般的情形。
  若由两个以上的构件同时在一轴线上(或一点),用转动副和(或)移动副连接就形成复合铰链,若复合铰链由k个构件组成,则连接处形成 k-1 个低副。如圖 1所示, C 点共有2、3、4、5、8五个构件形成,所以C点有5-1=4个低副,E点有4-1=3个低副。这样,图 1中:n=7 ,PL=10,F=1。F>0且F等于机构原动件的个数,可以断定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这样定义复合铰链,对于学习者来说,在计算自由度时就更方便、快捷、可以达到准确无误。
  2.局部自由度
  如图2所示的凸轮机构,凸轮为主动件,推杆为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功用是用从动件推杆获得预期的运动,滚子是为减少磨损和摩擦而加入的从动件,滚子与从动件推杆间形成的自由度不会影响输出件的运动,所以滚子与推杆间的自由度为多余的自由度,即局部自由度。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除去,如果不除去,机构的自由度为2。(根据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机构的主动件数目),所以机构是具有不确定的相对运动。
  滚子是局部自由度最常见的形式。但是,是不是说我们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一碰见滚子就把它视为局部自由度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什么条件下滚子是局部自由度,什么条件下滚子不是局部自由度呢?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找出其确定条件。
  如图3所示这个机构我们很熟悉,它是曲柄滑块机构,它把滑块用一个滚子来代替,把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若把构件3视为局部自由度,则构件 3与机架之间为高副:n=2、PL=2、PH=1由公式可知F=3×2-2×2-1=1。根据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主动件数为1个,好像是正确的,若把构件3视为滑块,则构件3与构件4间为低副 :n=3、PL=4,同样 F=1,机构的主动件也是一个,两者的计算结果一样,到底哪一种的计算更准确呢?从实际运动分析出发,第二种计算更准确因为这种机构实际的运动是把转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机构分析的角度看,若构件3与构件4视为高副,则根据用低副代替高副的方法,其替代效果就是把构件3转化为滑块。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它们有共同之处,滚子不可以看作局部自由度,因为它没有多余的自由度,相对于图2的凸轮机构,图3的两种计算中均没有出现多余的机构自由度,这说明滚子的运动对从动件的输出运动有影响,所以不是局部自由度。滚子不可以去除掉,只能把滚子看作滑块来处理,才是正确的,从而得出滚子不是局部自由度的条件为:(1)机构没有多余自由度出现;(2)滚子与其他构件间有移动导路。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把滚子看作滑块来计算机构自由度,把高副看作低副。
  在实际生产中之所以把滑块用滚子来代替,是为了减小摩擦和磨损,这种把滑块用滚子来代替的机构广泛用于传递运动的机构中。
  3.结束语
  总之,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要注意机构的结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计算机构的自由度,从而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杨可桢,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工具在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复杂的决策问题人们通常都需要利用数学模型来将其简单化,利用数学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块,遵循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都设计成一个类从而实现在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是人们进行选择或判断的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决策,有些决策是简单容易
目的 通过分别阻断股骨头主要供血血管,观测股骨头血流动态改变、血管再生及病理改变,为临床选择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参考.方法将实验兔旋股内、外侧动脉,根据不同组别分别结扎.于术后不同时间应用SPECT检测患侧头与健侧头、患侧头与干放射性计数比,半定量动态检测股骨头血流量及代谢的改变;拍X线平片,对股骨头墨汁染色切片,硬组织切片及荧光染色切片进行观察,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评价预后.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胰腺检查方案中,2种注射条件对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无胰腺疾病患者,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A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120 ml,注射流率为5 ml/s;B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90 ml,注射流率为3 ml/s.分别行平扫及胰腺三期(包括动脉期、胰腺期及肝脏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组间胰腺期胰腺实质强化程度、胰周主要血管的显示率及显示程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中对造血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小鼠C57BL/6(H-2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在allo-BMT同时输入供鼠外周T细胞和(或)NK细胞,计数受鼠移植后不同时间的白细胞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和外周淋巴细胞中CD3+和CD19+细胞及表达供鼠基因的H-2Kb+细胞百分率,比较不同移植组存
目的 分析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7份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75例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有58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7.3%;而在7份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均未表达.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膀胱TCC的组织
目的 研究转染Survivin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消化道肿瘤免疫效应.方法用脂质体作为介质,将Survivin基因转染入DC,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上清Survivin的表达,检测这种DC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功能,以及表面分子CD1a、CD83、MHcⅡ、CD80、CD86表达的高低,用MTT法诱导人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
目的 研究黄芩苷(B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 mRNA、半胱天冬酶(Caspase)-3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组(HIBD组,n=15)、黄芩苷治疗组(BC组,n=13).BC组在HIBD后当日起给予BC 0.12 mg/g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7 d.观察大鼠体重增长率、左右脑重比值及脑组
目的 研究中国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方法 2002年9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农村居民1198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该人群脉压三分位数水平将其分为三组,脉压<45.3 mm Hg(1 mm Hg=0.133 k Pa), 45.3~59.3 mm Hg, >59.3 mm Hg.结果 (1)随着脉压水平的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呈现明显
目的 :研究格列卫和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对K5 6 2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指数和细胞存活率 ,流式细胞仪、电镜检测细胞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52例在脑梗死和脑出血2个层次上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两组相同.分别于入选时及发病后第1、3、6个月月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测.结果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 ,康复组入选后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