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随堂实验设计分析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教学目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应该给予更高的重视。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学,合理设计随堂实验,体现随堂实验的探究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初中 科学 随堂实验
  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同,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现阶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掌握科学教学随堂实验设计的原则,充分发挥随堂实验的效果。
  一、初中科学教学随堂实验设计的方法
  1.随堂实验要体现探究性
  初中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知识和内容都需要在实践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堂实验的设计过于随意,不能体现实验的探究性,一般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整个实验过程的步骤都是已知的,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或者教材给出的步骤进行操作,就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整个过程学生并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学生不用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按部就班进行实验,这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设计随堂实验,教师应该注重随堂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随堂实验的效果。
  2.实验要求和实验时间的灵活控制
  在初中科學教学过程中,科学学科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但是需要讲解的内容却比较多,由于授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随堂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的要求和时间时间的灵活性。随堂实验可以是一个猜想活着动作,和分组实验以及演示实验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求随堂实验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不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但是必须让学生在随堂实验中有所感悟和体会。另外,对于随堂实验,由于不要求必须是完整的实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需求和具体的课堂时间来合理的控制实验时间,实验时间具有可控性。
  例如,在学习关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两个手掌相互摩擦,结果手的温度会上升,从而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摩擦会生热。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随堂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花几分钟就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3.实验器材的选择
  随堂实验对灵活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各种器材进行实验,随堂实验的实验器材可以不用特地准备,而是充分利用课堂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学生自己的身体、文具以及课桌椅等都可以是随堂实验的器材。教师在组织随堂实验时,应该灵活组织,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实验,也可以让同桌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总之,随堂实验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性非常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灵活应用。
  例如,在学习胶头滴管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胶头滴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笔,让学生将自己的笔当成胶头滴管,练习胶头滴管的正确拿法和使用方法。通过这样的随堂实验,教师不需要在课前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只需要合理的利用教师中已经有的材料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目的。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随堂实验的设计
  1.探究性随堂实验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随堂实验的设计应该要充分体现探究性,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来掌握更多的知识或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设计探究性随堂实验中,首先教师应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动手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然后对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整个过程。
  例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随堂实验,准备实验器材,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然后学生为了探究成像规律展开实验,对于实验中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对现象进行总结和讨论,最后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验证性随堂实验
  验证性随堂实验是对已经知道的知识或者内容进行验证,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教学中的科学性质、概念或者原理。验证性随堂实验也是一个重点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产生疑问,然后进行验证,用实践验证科学。
  例如对于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就可以设计验证性随堂实验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够培養学生挑战科学的精神。
  初中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知识和内容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让学生熟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随堂实验的运用,在设计随堂实验时应该要体现随堂实验的探究性,灵活的控制实验时间和实验形式,灵活运用课堂中的材料作为实验器材。
  参考文献
  [1]夏伟娟. 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随堂实验设计探微[J]. 中学教学参考,2016,25(11):88-89.
  [2]程豪,欧阳嵩.传感器教学中随堂实验的设计与思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32(9):244-245.
  [3]何惠华.对初中科学随堂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教文汇旬刊,2013,14(15):170-171.
其他文献
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起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就开始在我国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以及高等师范院校中,慢慢发展起来.历经了二十余年的慢慢发展,钢琴集体课得到
为了提升小学教学质量,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是创新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学模式这一领域当中,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应当进行改革创新工作,教师将教学思维贯彻落实在课堂教学当
南方石煤综合考察经过各有关省、自治区的地质、煤炭、冶金等部门的辛勤劳动,由煤炭部地质勘探分院汇总,编写了“中国南方石煤资源综合考察报告”。1983年10月14—18日,由煤
近年来国内许多有色、黑色金属露天矿山都在讨论或正在解决露天矿的扩大和延深问题。因为在联合开采中,露天开采部分经过多年的生产行将终结,为了保持矿山持续的生产能力和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关学段、相关学科的教育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五大方面:(1)时空观念: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2)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3)历史理解: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
期刊
从组织培养获得的冬小麦或体细胞无性系需要经过春化处理以诱导开花。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Norstar冬小麦种苗与Norstar从未成熟胚得到的胚生愈伤组织对春化处理的反应特性。种
本研究根据精氨酸(Arginine,Arg)在改善肠道健康,增加机体氮沉积和机体修复能力等方面特殊的生理功能,从营养调控毒素损伤的角度,探索通过在饲料中添加Arg减少仔猪摄入呕吐毒素(D
本文报导了国家注册的奇台无芒雀麦地方品种(Bromus inermis L(?)yss.CV.Qitai)的品种来源及分布,品种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栽培技术和利用方法,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不断深入,更加追求高效及科学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数学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对确保素质教育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交际工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其沟通交际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