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预后和预测标志物的演变

来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世界欠发达地区妇女最常见的癌症死因,也是世界较发达地区妇女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乳腺癌治疗方案不断发展,现有多种治疗方式可供选择.然而,寻找可靠的预测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那些最有可能对特定疗法有效的乳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并且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许多课题组的研究焦点.在该篇综述中,我们试图对当前乳腺癌预后和预测标志物进行回顾,包括传统的、免疫组化的和基因组的分析,并评估这些标志物的潜在临床应用.“,”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women living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women living in more well-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world.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options continue to evolve, with multiple treatment modalities now available;however, finding reliable predictive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s that will aid in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would most likely respond to a specific therapy is still a major challenge, and has been the focus of many research groups throughout the past few decades. In this review, we attempt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including tradition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genomic assays, and assess the potential clinical use of these markers.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与分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阻肺患者血脂及其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6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阻肺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6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B组,60例体检健康者为C组.比较三组的血脂(TG、TC、LDL-C)及其代谢相关指标(血清脂联素、瘦素);比较A组及B组中不同脂肪肝严重程度者的血脂及其代谢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脂及其代谢相关指标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阻肺的关系.结果:三组TG、TC、LDL-C比较,差异均有
援外医疗工作是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具体行动.广西援非医疗工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40多年的实践、发展和完善,取得较好成绩,不仅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该文对广西40多年来援非医疗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和展望.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我国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靶向病毒复制过程及调节机体免疫的抗病毒新药的研发如火如荼.作为直接抗病毒药物,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CpAMs)由于能通过靶向HBV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被认为是一类有潜力的在研抗乙肝病毒新药.但由于某项在研药物临床试验阶段因停药评价指标选择的问题,以致部分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在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甚至疾病复发.该文以CpAMs为例,对其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解读,并提出在不同机制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下
学位
目的 探讨瘦素抑制巨噬细胞中马尔尼菲篮状菌(TM)增殖的机制.方法 培养THP-1细胞并经佛波酯(PMA)刺激诱导分化为THP-1巨噬细胞,加入TM共培养,洗去未被吞噬的TM孢子.实验组予瘦素进行干预,对照组不予瘦素干预.应用菌落形成单位(CFU)实验检测THP-1巨噬细胞中TM的增殖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oll样受体(TLR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CFU实验结果显示,终浓度为1~15μg/ml瘦素均可有效抑制THP-1巨噬细胞中TM的增殖(P<0.05),且在终浓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临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其感染多见于肺囊性纤维化及免疫抑制患者,可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流感染、颅内感染等,尤其肺内感染造成不可逆的肺组织损伤.目前对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治疗的抗生素选择较少,同时由于其耐药率高,很难被清除,因此临床对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不佳.本文就该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总结,为基础及临床研发并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思路.
学位
目的 探讨石菖蒲对抑郁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8 mg/(kg·d)]、石菖蒲低剂量组[5 ml/(kg·d)]、石菖蒲中剂量组[10 ml/(kg·d)]和石菖蒲高剂量组[20 ml/(kg·d)],每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予以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CUMS)建造抑郁大鼠模型.通过强迫游泳试验(FST)、旷场试验(OFT)、高架十字迷宫试验(EPM)比较各组抑郁症状情况.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
目的 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临床病理特征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科确诊的15例LE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L1及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P4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突触素(Syn)和Ki-67.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pstein-Barr(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结果 15例LELC患者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8~81岁,中位年龄59岁.病变部位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SD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切除联合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4例)和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引导下经腹腔镜切除子宫瘢痕后重新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子宫下段肌层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