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羞耻感对自我的伤害及其出路

来源 :中国医学伦理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dsf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证实,羞耻感对自我的消极影响常常给人造成心理困扰,羞耻并不必然具有伦理价值.羞耻感严重的人会对其自身予以否定性评价与整体否定,伴随着巨大痛苦的羞耻感会对人的自我造成极大伤害.羞耻感要实现升华,必须对其自我的认知图式与评价方式进行伦理取向的转变,从“改造自我和达到完美”的取向转到“关爱自我和接纳不完美自我”的立场.挖掘羞耻感的正面价值,必须让个体避免伤害自我,进而关爱自我.“不伤害生命原则”与“不否定人的伦理主体地位”是羞耻感具有伦理价值的底线.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我院5-HT3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1月 –2021年6月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288例住院患者病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就诊科室、适应证、药品用法用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8例患者中有72例(25.00%)存在不合理用药,包括超适应证用药(48例,66.67%),给药剂量不适宜(16例,22.22%),重复用药(7例,9.72%),用药时机不合理(1例,1.39%).结论:我院5-HT3受体拮抗剂不合
目的:分析度伐利尤单抗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度伐利尤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度伐利尤单抗致ADR的文献报道20篇,20例患者共发生31例次ADR,男性14例,女性6例,主要为60~69岁的患者(10例,50.0%),38.71%ADR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眼部等.结论:临床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应加强监测,警惕其ADR,尤其是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收集TPO-RA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曲泊帕、罗米司亭致ADR的相关文献38篇,共涉及45例患者,已知性别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45岁以上患者32例(71.11%);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循环系统(36.74%)、血液系统(34.70%)为主,多数患者经停药及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新生儿实施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的药物治疗,协助医师遴选适宜的抗真菌药物,确定给药剂量,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为患儿提供全程药学服务.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推荐方案进行治疗,患儿病情稳定好转,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随访转归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关注特定人群、特定病种的专科用药,选取恰当的药学服务切入点,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保障其用药安全有效.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利妥昔单抗相关PML的病例报道,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PML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及转归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9例,男性13例(44.83%),女性16例(55.17%);患者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9岁;原发疾病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22例,75.86%);患者出现PML临床症状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0.5~108个月),25例(86.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的成人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总结药物使用相关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1月 –2021年6月期间住院的成人癫痫患者病历,运用PCNE-DRPs V8.02分类法进行药物相关问题(DRPs)分类.结果:共收集病历418份,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5~59岁(46.65%)、44.26%患者合并疾病4~6种,以继发性癫痫、继发病因脑血管病等为主.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使用率最高(64.99%),共223例患者(53.35%)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将他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地方病防治工作之中,基本根除了克山病疫情.于维汉院士的奋斗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力量表现在吃苦在前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心系人民的爱国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等多个方面,他勇担使命、心系人民、扎根基层的大医情怀,有力地回答了新时代医者学习工作生涯中做什么样的医生、为谁做医生以及怎样做一个好医生这三个重要问题,为后世医者做出了垂范,彰显了这种精神力量的时代价值.
1例73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半个月,剧烈时伴上腹部疼痛,疼痛放射至背部”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右肺鳞癌.给予卡铂注射液(580 mg,qd,ivgtt)、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400 mg,qd,ivgtt)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200 mg,q 3 w,ivgtt)进行治疗.患者在应用帕博利珠单抗6次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药师对帕博利珠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监护,建议医师给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并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患者连续服用左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毕业典礼为观察对象,运用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从身体共在、对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点和共享情感体验等维度对其形式、主题以及特色环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学院校典礼仪式在群体认同、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德感等方面对低年级医学生的认知、行为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起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与思考,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医学院校充分发挥典礼仪式的职业精神的教育功能提供一些参考.
红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创建卫生健康事业过程中创造的具备强大生命力和优秀基因的文化体系,是红色革命文化、医疗卫生文化、医学教育文化的统一体,对其解读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整体逻辑的角度出发,对培养新时代的红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其实践途径可以从红医文化历史挖掘、红医文化价值凝练、红医文化精神践行、红医文化素养提升、红医文化情景创新、红医文化课程建构等多维度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