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基因在广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献血人群中的分布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杀伤性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群中基因多态性分布,为研究KIR在HC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从广州血液中心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采集的HCV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中,计算机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170份无血缘关系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扩增(PCR-SSO)技术检测KIR基因表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结果 KIR 2DL4、3DL2、3DL3、3DP1存在于所有样本,其基因频率为1.00.KIR2DL1、2DP1、2DL3、2DS4、3DL1频率较高,分别为0.923,0.923,0.923,0.684,0.770;KIR 2DL2、2DL5、2DS1、2DS2、2DS3、2DS5、3DS1基因频率较低,分别为0.129,0.244,0.214,0.119,0.116,0.139,0.218.共发现30种KIR基因型,其中1型最为常见,频率为0.459.另外,还发现3种新的基因型.与报道的中国健康人KIR基因相比,KIR2DS3的频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33,P=0.030).结论 广东地区HCV感染献血人群具有其独特的KIR基因表达频率、单倍型和基因型频率分布.KIR2DS3基因可能参与了HCV的感染过程。

其他文献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又称为正向调节结构域锌指蛋白(Prdm)1,最初因其调控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而得名.近年,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Blimp-1在机体内同时发挥着
大量的黏液积聚在肝外胆管腔内,引起胆管的梗阻扩张,发生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即黏胆症1].本病临床上罕见,临床医师常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术前误诊率极高,从而使用不恰
期刊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起源于骨髓.随着对EPC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其起源、类型及表面标志物等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EPC在临床
肝炎后肝硬化是指肝炎病毒造成的慢性、弥漫性肝炎或广泛肝实质损害继续发展的结局.其主要病变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小结节性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
期刊
随着对多发性骨髓瘤(MM)生物学特性了解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案的多样化,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在2014年对MM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2015年,IMWG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对修订后的MM诊断标准进行解读和讨论。并对活动性MM重新进行了定义,即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比例≥10%和(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浆细胞瘤;同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
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疾病,胆囊结石发病率为7% ~ 10%,而其中10%~15%合并胆总管结石[1].由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能并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胆总管
期刊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淋巴瘤组织中CD40配体(CD40L)、CD40、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过度阳性表达率与NHL多药耐药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2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首诊为NHL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65);选择同期确诊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28例,纳入对照组(n=28).通过本院病理科收集研究组淋巴瘤组
外科手术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最为关键,胃癌根治术应遵循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两大原则.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普及.重视手术安全
期刊
目的 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来源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并从其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功能特征等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C57BL/6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按体外诱导培养的培养体系不同,将其分为3组:未成熟DC(imDC)组(n=16),用含重组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20 ng/mL,重组鼠白细胞介素-4(rmIL-4)10 ng/mL的RPMI 1640培养基诱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s,CCC)又称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CCC是指肝内、外胆管单独或联合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