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更新:2015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会议报道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多发性骨髓瘤(MM)生物学特性了解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案的多样化,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在2014年对MM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2015年,IMWG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对修订后的MM诊断标准进行解读和讨论。并对活动性MM重新进行了定义,即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比例≥10%和(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浆细胞瘤;同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溶骨性骨损害;将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比例≥60%、受累血清游离轻链与未受累血清游离轻链比值≥100、MRI检查发现局灶性病变部位>1处(每处检查的病灶直径≥5 mm)作为极高危无症状MM生物学标志物纳入MM诊断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各亚型中EGFR和ALK的基因状态.方法:应用ARMS方法检测肺鳞状细胞癌石蜡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和ALK融合基因情况.结果:218例肺鳞状细胞癌样本中,E GFR基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T)是一类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1],发生在肝脏非常罕见,目前文献报道较少,现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期刊
无创血糖检测是近年来血糖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检测技术是进行血糖无创检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实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实时监控和及时检测,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向离子电渗透的原理、组织间液的提取以及低浓度葡萄糖传感器的设计方法;概述了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无创血糖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利用这项技术进行皮下组织液里其它物质提取与检测的相关研究;最后讨论了反离
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7间比例的协调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Treg与Th17均由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这意味着初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又称Klatskin癌,指起源于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1-2].HC具有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局部高度恶性的
期刊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又称为正向调节结构域锌指蛋白(Prdm)1,最初因其调控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而得名.近年,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Blimp-1在机体内同时发挥着
大量的黏液积聚在肝外胆管腔内,引起胆管的梗阻扩张,发生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即黏胆症1].本病临床上罕见,临床医师常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术前误诊率极高,从而使用不恰
期刊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起源于骨髓.随着对EPC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其起源、类型及表面标志物等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EPC在临床
肝炎后肝硬化是指肝炎病毒造成的慢性、弥漫性肝炎或广泛肝实质损害继续发展的结局.其主要病变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小结节性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