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来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应用阶梯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行阶梯性康复训练。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结果两组间
其他文献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PIVAS工作的58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并探讨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有效问卷5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00%。经过单因素分析,不同学历、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业防护教育经历及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对象的职业暴露情况得分有明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时间节点,选取产后42 d经复查证实为腹直肌分离距离>2~5 cm的产妇80例,依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核心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10 d后,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及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腹直肌分离距离相比对照组,明显偏小(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2.11%)相比对照组(73.81%),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
目的探讨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临床诊断为丙型肝炎的患者100例,酶联免疫法、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检测丙肝抗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patitis C virus-ribonucleic acid,HCV-RNA),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在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阳性率为99.00%,酶联免疫法阳性率为9
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患者施行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6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施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施行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治疗总
目的探讨重症腹部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障碍(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腹部创伤行急诊开腹手术的患者75例(2018年6月—2019年7月)。比较非TIC患者与TIC患者间的临床数值,多因素回归分析各资料数值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重症腹部创伤患者中,TIC的发生率为24%。休克指数、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血小板、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浆输注量、ICU住院天数、在院病死率在非TIC患者与TIC
zeste基因同源蛋白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EZH2基因编码的一种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3K27me3),属于多梳蛋白家族(polycomb-group proteins,PcGs)成员,是PRC2的催化组分,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在Lys 27位点催化组蛋白H3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近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EZH2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并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对不同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和抗肿瘤免疫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我们将总结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东祈福医院治疗的AECOPD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氧气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锻炼依从性,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内收、外展]水平和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锻炼依从性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前
目的分析腰大池置管引流术(lumbar cistern drainage,LD)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8月,共计开颅术后并发脑脊液切口漏+颅内感染患者97例。以随机法为基准,A组纳入49例,予以LD+常规化治疗;B组纳入48例,予以单纯性常规治疗。对比治疗作用。结果A组统计总有效率97.96%,高于B组的83.33%(χ2=6.162,P=0.013)。治疗前,对比两组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诱发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8例脑小血管病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为观察组,另设同期前来医院进行体检的48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脑小血管病诱发脑白质疏松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史和脑微血管病史者多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诱发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患者年龄、既往糖尿病史和脑微血管病史是引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