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患者施行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6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施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施行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治疗总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机构的改革,事业单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在目前的发展中,事业单位应当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应用,加强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问题,以提升单位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发展所需,加强单位人才的管控。本文根据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讨论,进一步分析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从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再到提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有效措施着手,希望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目的探究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取的6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激光光凝术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两种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心凹容积、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中心凹容积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
目的分析绒毛膜下与胎盘后血肿因素,并对比两者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本院接收的82例宫腔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宫腔内血肿类型分为绒毛膜下血肿组(50例)与胎盘后血肿组(32例),就两组的血肿因素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分析,绒毛膜下血肿组的血肿体积明显大于胎盘后血肿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下血肿组的流产率(10.00%)低于胎盘后血肿组(28.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绒毛膜下血肿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心功能和病理形态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Control组,低剂量模型组(25 mg/kg),中剂量模型组(50 mg/kg),高剂量模型组(100 mg/kg)。模型组颈部多点皮下注射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连续2 d,Control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描计心电图(ECG)检测QRS间期,P波时程与波幅;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模型组大鼠心重及左室重均明显升高(P<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全球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仍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疾病的进程,而治疗手段的发现和评价离不开动物模型的建立,一个可靠、有效的动物模型将有利于PD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筛选的研究。啮齿类动物和非脊椎动物已被广泛用于建立PD模型,但其并不能完全呈现人类PD的行为学和病理特征,而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NHP)在生理、解剖结构和免疫等方面与人最为接近,更适合用来探索疾病机理和发现新的治疗方式,因此,本文
与国有企业普遍设立法务部门并建立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对比,国内三甲医院设立独立法务部门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医疗系统长期固有的思维是以医疗业务、科研、教学为管理重心,不重视法治建设,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法治意识薄弱。现代化医院要使改革落到实处,必须让管理的各个领域都要在法治的轨道上前行,这离不开医院内部法务部门的保驾护航。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福建省内三甲医院法务工作的实施现状,并分析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医院法务建设的实践和做法,实地考察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的法务
目的对比经微创跗骨窦切口与传统改良“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2016年4月—2019年5月本院骨伤科确诊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不限性别,年龄在22~65周岁。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跗骨窦切口组(n=44)和传统切口组(n=36)。跗骨窦切口组择期行经微创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传统切口组择期行传统外侧改良“L”型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跟骨各部位角度、跟骨高度及宽度,并根据Maryland评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疗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PIVAS工作的58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并探讨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有效问卷5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00%。经过单因素分析,不同学历、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业防护教育经历及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对象的职业暴露情况得分有明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时间节点,选取产后42 d经复查证实为腹直肌分离距离>2~5 cm的产妇80例,依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核心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干预10 d后,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及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腹直肌分离距离相比对照组,明显偏小(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2.11%)相比对照组(73.81%),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
目的探讨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临床诊断为丙型肝炎的患者100例,酶联免疫法、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检测丙肝抗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patitis C virus-ribonucleic acid,HCV-RNA),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在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阳性率为99.00%,酶联免疫法阳性率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