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开封药品三误区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瓶后保留棉花和干燥剂
  药瓶中的棉花及干燥剂能够确保药物在出厂至开启期间的质量。药瓶未开启前,药瓶中的棉花能够避免药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碰撞而破碎,导致药品粉化;而干燥剂则能确保药瓶开启前内环境的干燥。药瓶开启后,棉花暴露在空气中易潮湿,干燥剂也失去作用,若不及时取出,容易吸附更多的水分,导致药瓶内环境潮湿。所以,药瓶开启后,棉花和干燥剂应立刻丢弃。
  冷藏温度越低越好
  对于多剂量多次使用的包装,为防止其被开启后滋生细菌,建议在开封后适当冷藏,如眼药水、含芳香易挥发成分的药品等。
  通常情况下,药品的货架期根据说明书的保存条件定,“常温”是指10℃~30℃;“阴凉”是在20℃以下;“冷处”则指2℃~8℃。一般来说,冰箱速冻层为4℃~8℃,可满足“阴凉”和“冷处”的储存条件。抗生素、生物制品、胰岛素等对热较敏感的药品,适合在此长期储存。冰箱冰冻层为- 12℃~- 18℃,不适宜部分药品的储存。比如部分酊剂、凝胶剂、乳膏剂、贴膏剂等在温度过低时会破坏其药效。
  代煎的包装中药汤剂,即使存放在冰箱速冻层,也应在3~5天内用完,超过7天很可能减效或变质。
  此外,用非防水容器包装的口服固体制剂,如片剂、铝盒包装的散剂等,开启包装后特别容易吸湿,因此不宜放入冰箱内。
  开封后仍参照有效期保存
  未开启的或有单剂量独立内包装的药品,应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来保存,比如有些药品需要密闭、避光、阴凉或冷藏储存,开封前的保存期可至药品标示的有效期。
  无论何种药品,开封后都应尽快用完,不可再参照包装上面的有效期存放和服用。胶囊、滴丸等药品容易吸潮,开封后应尽快服用完毕。药品开启后进行冷藏保存,其意义在于保证短期使用质量,而不是长期储存。
其他文献
旅游是人们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并从中感受其丰富内涵的一种娱乐行为。人们通过游山玩水、探险涉奇、临宫览寺等诸种形式的活动,不仅满足了好奇心,增长了知识,而且促进了身心健康。利用旅游活动来调节心态,解郁强身,可称之为旅游养生。旅游养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阴阳五行原理,可将旅游行为分为动游、静游、怒游、思游、悲游、险游等类别。  动游是指活动性较大的旅游行为,对机体能量的消耗较大,比如登山涉水、长途旅
神效类:吃了就抗癌  这类谣言的“出镜率”特别高,普通的食物被赋予各种神奇的作用———“抗癌”“美容”“减肥”“抗衰老”……文章起着各种冲击眼球的标题,比如“一杯柠檬水能改变酸性体质,还能抗癌”“喝富氧水可以补氧”等,但真相并没有如此神奇。这类谣言传播抓住的就是百姓对健康的渴求,常用高科技、明星代言等做噱头。老百姓对此应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听风就是雨。身体的每个脏器需要的营养素不同,单靠一种不可能
同样是人,城市人与农村人面临的疾病却有一定的差异。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整体上来说,主要是因为城市跟农村生活内容不一样。城市是快节奏的,人就像陀螺一样整天转个不停。而农村却不一样,农村是有忙有闲,比如种庄稼、收庄稼都有一定的节气。而且农村与大自然最为接近,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有所体现。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长寿的老人绝大部分都在农村的重要原因。  此外,住房条件也是农村人和城市人所患疾病不同的
什么时候该“夜卧早起”“早卧晚起”“晚睡晚起”?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每到一个季节,你就要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比方说,冬天人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了再活动。而立春这天一到,你就该改成早睡早起。  春天晚起要改成早起。立春以后万物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你要按照气温的变化去衡量季节的变化。有一句谚语叫:“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还低,但它还是鹰。”春天有时候可能出现“倒春寒”,虽然这时气温比
中老年人穿衣服不用过分强调款式或一些流行元素,但是同样有讲究。避免“三紧”,就需要注意。  领口紧  有些中老年人怕冷,喜欢穿高领衣服,或是领口较紧的羊毛衫、毛衣等,喜欢将领带扎得紧一些。这样无形中使心脏向头部运送血液受到影响,并且很容易发生颈动脉窦综合征。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跳动的力量逐渐减弱,血管硬化失去弹性,心脏向大脑供血本来就有些困难,如果领口紧,心脏的负担就会加重。  还有,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