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年级学生写作水平之浅见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47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對很多刚上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情。他们阅历不丰富,知识面不广,阅读量少,不注意观察,懒于思考,提起笔来,无从下手,心中有千言无语,写到纸上寥寥数语,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每天坚持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之一,学生们爱阅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走遍五湖四海、一起尝遍酸甜苦辣,一起细数陈年往事,一起向往美好明天。在阅读中,灵魂得到净化,思想获得升华,生活有了目标,人生有了航向,正如蜜蜂要酿成蜜,必须先采得百花。
  阅读如此重要,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可以师生一起阅读,也可以亲子一起阅读。同时,推荐一批适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课外读物。推荐的书目有:《瞌睡虫的白日梦》(伍美珍主编)《转动时光的伞》《桂花雨》《童年的铁皮鼓》(曹文轩)《天使飞进你梦里》(郁雨君)《童年的马》(张炜)《黑头发妹妹》(秦文君)《伤心的影子》(张之路)等。每看完一本书,学生记在本子上,比一比看谁读的书多。谁读书多,谁就是阅读之星。
  学生们读的书多了,课前五分钟进行读书交流会,可以讲一讲读书心得,可以谈一谈故事内容,可以说一说对人物的看法,可以编一编故事结尾,可以夸一夸主人公,可以评一评人物的形象。这样,学生有话可说,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踊跃发言。在读书交流会中,当学生们表现可圈可点,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读书的收获。读过一根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边读边思考,在读书中感悟不同的人生,在思考中领略人生的美好时,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亲切的态度、温柔的言语鼓励学生。
  二、坚持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为坚持做读书笔记做了最好的诠释。每周的阅读课中,不少学生边读边做笔记,好词佳句写下来,读书感想表达出来,还可以在书上做旁批,从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一种写作方法看出,它好在哪里。日积月累,词汇量多了,从量变到质变,写文章时就会有话可说。
  学生的读书笔记,教师要仔细批阅,并且设置奖励,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奖励。一星期评比一次,分优良中差四个等次,得到“优”的学生,给以适当奖励。对有进步的学生,要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学生更加喜欢课外阅读,更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对一些后进生,要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生画出好词佳句,并说一说这样写妙在何处。
  三、轮流写班级日记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为了让学生积极写作,教师先写下水文。经常展示老师的习作,学生的寫作积极性得到调动。
  学生轮流写班级日记,可以写学校发生的事,可以写家里发生的事,也可以写上学和放学路上发生的事。一叶一世界,一花一文章,表达出心中所思所想所感,就是好文章。写好后,第二天在班里朗读展示,并评一评:这篇日记写得好吗?如果写得好,好在哪里?如果写得不好,哪些需要修改?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大胆评说班级日记,谁也不甘落后。到学期期末,每位学生至少写一次班级日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言为心声,能说会写,就是这个道理。
  四、现场作文大比拼
  个别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一回到家,就嚷嚷要写作文,我也不知道怎么指导,真是好烦。”个别学生干脆不写,垂头丧气地说写不出来。因此,在单元习作中,教师可采用现场作文比赛的形式,中年级每学期有八单元作文,每单元让学生当场写,时间是40分钟,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相应的奖励,并用校讯通的形式向家长报喜,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进步了,家长乐得眉开眼笑。
  进行现场作文比赛,一开始举步维艰,会担心学生写不出来,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一单元习作写《我喜欢的一种花》,首先教师让学生在家里、学校、公园、路旁观察自己喜欢的花的颜色、花期和形状,闻一闻花的味道,摸一摸花的外表,上网查一查花的作用。然后,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阅读范文5篇以上,并动手做读书笔记,把好词佳句记在本子上。接着,教学生列写作提纲。1、我喜欢的一种花叫什么花;2、具体介绍这种花的颜色、形状、花期、作用等;3、我为什么喜欢这种花。一切准备就绪,最后找个合适的时间进行作文比赛。
  作文比赛后,学生很期待自己的比赛成绩。老师要快马加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公布比赛结果,并把奖品发到学生手中。其余七单元作文,都是这样操作,从观察到阅读,再到指导写作,循序渐进。从说到写,从读到比赛,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小学生通过语文首次接触到中国的汉字,而语文也正是日常交流的基础性学科,识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同时也是阅读及写作必不可缺少的前提,对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英语教学类似,语文教学也应注重识字教学,需要设法促使学生汉字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使学生对汉字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一、多交流,激发学习识字的兴趣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活動课”的实践活动要有实效,不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活动课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把活动课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活动总结中进一步提高。  一、转变观念,共同协商  活动课内容既包括传统的教学理念、观点,资料或典型事例,又包括活动课的设计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学习理解理论观点,更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活动,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观念,正确对待
期刊
案例背景1991年10月,患者孙某自觉右侧鼻堵,两个月后出现右侧面麻伴同侧视力减退、耳鸣,在当地医院CT检查怀疑"鼻咽癌"。1992年3月6日,孙某于北京市某医院就诊,当日门诊行鼻咽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在实施课程之前,课程研究小组着重区分了私人阅读与课程阅读的差别。阅读是每一个人都会实施的普通事件,人们通过阅读报刊、互联网、文学作品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这种阅读是自由的、私人的,阅读内容往往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课程阅读则不同,它有清晰的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参与者获得相应的成长。学生课后自由借阅书籍的阅读行为属于私人阅读,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实施的阅读行为属于课程阅读。这一区分对构
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本义和目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途径,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结果,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需要学校的支持,更需要校长用战略的眼光定位学校的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发展,应对学校发展中的内外环境变化。  一、要有发展的大教育观,明确办什么样的学校  广中路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解放后,一直是街区的中心学校,曾作为南下干部子弟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现在,
學生的学习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时必会疑心顿起,而疑心又会促使学生积极去探个究竟。教师为此除了运用教材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外,还要根据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一、开展课堂辩论式的探究活动  理不辩不明。我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提到的关于“对中学生‘上网热’的冷思考”这个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课前,先把全班同学按不同层次搭配好
期刊
课前策动是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的计划.发动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内容开展资料的收集.同时有组织地设计一节能够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结果的课,并通过此检验学生在这
小学生诚信知行分离是一个很常见的的问题,即知道应该诚信的道理却在行为上做不到诚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经济利益、荣誉、友谊等是被学生认为比诚信更重要的因素。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发现运用两难问题设置教学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设计了诚信两难故事教学法,让学生在诚信则会有损眼前的利益(荣誉或友谊),不诚信则会马上得到这些好处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