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和应试教育比较起来,它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呢?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并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确立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其一是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其二是激励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探索性和开拓性。素质教育的教育体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步骤和措施上。以上两点是必须明确的。落实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素质教育的思想是在课堂上贯彻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小小天地,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创设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例如:采取十个问题的游戏形式。这个游戏可由一人出题一人猜,也可以一人出题多人猜,也可将学生编成每组10人的两个组,在两组中间比赛,出题的可以想出任何一样东西,例如一种动物,植物,一种交通工具,或一个人等,把它写在纸上,并将纸扣放在讲台上,猜的学生可以问10个问题,但只能问一般疑问句,如:“Is it an animal?”“Have it fourlegs?”等。出题的人只回答:“Yes”或“No”如果问了10个问题还猜不出来,就算输了。如果采取两组比赛的形式,由一组出题另一组答,则猜的组可以每人轮流问一个问题,出题的组每人轮流答。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英语,他们自然是兴趣盎然。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正确区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考试并不等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也不会取消考试。与应试教育不同,我们应将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教学质量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效应。
  
  二、狠抓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学生们通过学习从而拥有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和应用英语去理解及表达感情、见解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如何去看待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英语教学有别于语文、数学。作为语言教学,它的实践性强,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运用的交际性,变单独讲解语言知识为既讲知识又培养能力,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既讲结构又注意语言功能的应用。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目标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两者协调配合,达到教学最终目的。在教学措施和策略上我采取了“情境——参与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教师在情境中导人新课和讲授新课。学生在情境中復习旧知识,做进一步的巩固练习。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应用英语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例如:听指令做动作。这个游戏可训练学生听祈使句并迅速反应的能力。教师可快速说出一些祈使句,如:Touch your head(eye,car,nose…),Put up your hands,Close your eyes,等,学生听到后便做这一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可以用来发出指令发出指令的词句还有:Touch your hook(your pen,the desk…)等,这个游戏也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给该组记10分。然后各组再抽另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游戏继续进行。
  
  三、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注意德育渗透
  
  学校的每项工作都是教书育人,英语教师肩上同样担负着学生的道德教育的任务,同样要在这一学科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直接经验少、无意注意及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透彻的讲授、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情景的渲染,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如Nwe Way Primary English第一册第四课,教师通过教学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小女孩做了什么?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吗?”同学们通过思考会得出“小女孩拾金不昧,我们要向她学习”的结论。又如第五册第八课,里面讲到了Peter到Ken的家里做客,当Ken的妈妈问他需不需要来点饭时,Peter说“Yes,Please,”和“thank you,”,相反,Ken的举止就显得有些粗野。讲这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强调一点:对待别人一定要彬彬有礼,不管这人是你的家人还是谁,要学习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字眼。要在英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英语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就要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落实的。在初中英语教学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把握课堂这一“主阵地”,在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研究、合作交流、反思小结、课外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得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学习。创设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合作交流是探究性学习成功的保证,反思小结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和拓展。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期刊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学好英语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大多数初中生认为:“学英语难,学好英语更难。”针对初中生的这种状况,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
期刊
创新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保护好奇,引发求知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只有学生对事物有了好奇,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才能主动提出
期刊
科学发现,知识创新的过程包括若干环节,形成假说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所谓假说,就是在已有理论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问题或对未知情况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解释,是一种较高的创新思维形式。在数学发展史上,人们曾提出过许多著名的假说,对数学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假說,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帮助。
期刊
数学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解答应用题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
期刊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在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产生兴趣和成就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类的共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是学不好各科知识的,而英语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因为英语记忆任务重,既要理解,又要求会用,更加上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通过外语获取的信息量少。所以学习上的困难更多。为此,我们当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使用游戏教学能使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和情感活动得到统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最有效方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购物,大到国际国防工程等数据的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便成了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首选。    一、善于提取生活信息    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
期刊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过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总结归纳如下常见的方法:    一、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经历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如何使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由喜欢数学到自觉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