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储能的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太阳能光伏光热互补的热电联产系统,实现太阳能向电能和热能的梯级、高效转换,且太阳能供热效率与总效率分别达到49%和79%.在此基础上,系统采用虚拟储能方法,主动调控建筑热负荷,降低储热装置的容量,使得典型日的储热量占建筑全天累计热负荷的比例由25.9%降至11.0%;提高太阳能供热量与建筑热负荷的匹配程度,使得典型日本址供能满足负荷占比由74%升至90%,本址供热自消费占比由74%升至89%.
其他文献
为探究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性能,利用自搭建的实验平台,对稳态运行后的PEMFC电堆进行二次吹扫实验,考察吹扫气体温度、流量对吹扫实验中电堆内阻的影响,对经过二次吹扫后的电堆
提出综合管廊地埋管换热系统,将地埋管与综合管廊的混凝土结构相结合,通过管内流体吸收管廊围岩的热量用于建筑供热或供冷,不仅省去传统地源热泵的钻孔费用,且系统运行更加稳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是传统低压配电网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其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往往存在速度较慢等问题,导致数据融合效果较差,因此提出结合边缘计算的低压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
为提高海洋温差能发电循环效率,提出一种带有2条回热支路的新型高效海洋温差能热力循环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新循环系统数值计算模型对其进行理论数值研究.研究分析工
通过水热法高效地制备出三元过渡金属NiCoFe层状双氢氧化物(LDH)超薄纳米片.作为OER催化剂,NiCoFe LDH/NF在1.0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卓越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当电流密度
为改善传统的平均电流均流法动态响应差、直流母线侧电压随输出线阻变化的缺陷,实现直流微电网中并联运行的储能系统中电流的平均分配,提出一种基于均流环、电压环、电流环的
研究风光储并网型微电网在考虑供需自平衡和独立运行能力影响因素下的电源和配电变压器容量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以微电网总投资收益作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计及变压器
开展用于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的研究,分析Buck/Boost-DAB级联系统的拓扑结构,给出了级联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实现了级联系统的宽范围电压输入,解决了DAB变换器在输入、输出电
引入分位数概念来改善评估稳定性,并采用序贯最小优化策略来提高计算速度.首先,采用新能源和系统特征构建表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原始特征集,有效表征新能源接入对暂态稳定
该文从状态估计和可观测性角度出发,研究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终端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选择配电终端数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配电网可观测前提下确立相关限制参数并构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