痦之悟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诚勿扰2》热映后,“黑色素瘤”一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很多人都嚷着要把自己身上的痦子“点”掉,颇有些“大医治未病”的意思。
  几乎每个人都有痦子,久了也不觉得怎样。不过,原本正常的皮肤突然长出痦子,或者原有的痦子颜色、面积发生了改变,不少人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这是不是什么疾病的信号?夏天到了,很多爱美人士为了让肌肤完美无瑕,都会给身上的痦子强行搬家。美容院里所谓的“点”,安全么?
  痦子多无害。美人痣、扬名痣、脚踏七星……中国的相学常常把痦子的位置和命运联系起来,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迷信。医学上说,常见的痦子分两类,一类叫做“色素痣”,是一种皮肤的良性肿瘤,由神经细胞分化而生成,颜色多为黑色和褐色。还有一类在医学上称之为“血管痣”,是由真皮或皮下血管组织增生过度而形成的,颜色多为红色或暗红色。
  无论是哪类痦子,大多对身体都是无害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可能长痦子。健康人皮肤上通常可以找到数十颗痦子,这是正常现象。
  后天生成莫见怪。不少人认为痦子是天生的,后天长出来的就可能是疾病。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误区。
  事实上,人身体上大多数痦子都是后天长成的。据统计,婴儿一出生就有痦子的只有1%。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或者青少年,身上经常会长出痦子。随着年龄增长,长痦子的几率慢慢小了,即使偶尔冒出几颗红痦子,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是什么疾病信号,无需过分担心。
  短期恶变引重视。尽管痦子癌变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平时多观察还是必要的,如果短期内出现大量变化,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痦子恶变的征兆有以下几种:一、近期内明显增大;二、痦子形状出现不对称情况;三、近期颜色改变比较明显;四、痦子所在表皮出现改变,如鳞状皮屑、糜烂、潮湿、痂皮、溃疡或出血;五、出现疼痛或者触痛;六、痦子周围出现淋巴结增大;七,痦子周围皮肤出现破损、感觉到疼痛、流水。当痦子出现上面这几种变化,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了,这可能是痦子癌变的表现。想起《非诚勿扰2》里的致命杀手黑色素瘤了么?不可大意啊!
  安全排查要仔细。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观察,粗略确认哪些痦子是安全的。那些凸出在皮肤表面,比较大、比较圆,黑色较多,上面还可能有毛发的痦子,虽然有碍观瞻,但却是最安全的。此外很多女性朋友在面部、四肢表面,特别是手、足背面以及腰和臀部以及结膜、口腔、子宫颈等处,经常有一种蓝痣,这也是安全的,不用过多留意。
  表皮和真皮交界的地方出现,摸起来不高出皮肤表面,一般无毛发,比较黑,这种痦子就比较危险了。如果这种痦子周围还出现破损、疼痛、流血,或是周围有卫星灶的情况,就要警惕有恶变了,应立即切除。
  去除痦子须慎重。痦子大多对身体无害,但却影响美观,尤其是长在脸部的,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去掉它们。可我就亲眼见过好几个治疗痦子,越治越“惨”的情况。
  去年夏天,我的同事小美就选择用激光治疗了脸上的三个“痦子”,可刚到冬天,她就发现原先那三个“痦子”又长出来了,于是她又接受了第二次激光治疗,但这次治疗还是没能彻底,这个月“痦子”又恢复了原先的颜色和形状。
  小美的例子还不算惨,我的老同学玉婷经不住美容师的叨咕,在美容院里“点”了痦子,治疗后痦子虽然没有复发,但是从术后第5天开始,原先长痦子的地方,现在逐渐变成了三个小坑,而且每个小坑都比原先痦子的形状稍大,看上去倒像是个“麻子”。痦子怎么又变成了麻子呢?
  目前去除色素痣的方法包括两大类:手术切除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又包括化学剥脱(俗称“点痦子”)、激光、冷冻等。
  许多患者认为非手术方法不会留瘢痕,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不论应用化学剥脱还是激光来治疗色素痣,从原理上来说都是有缺陷的。化学剥脱或激光去除色素痣的原理都是对皮肤表面烧伤、碳化,将色素痣连同正常皮肤一并破坏。色素痣如果去除不彻底,一段时间后就会复发——我的同事小美就属于这个情况。如果反复复发,反复治疗,就形成了对色素痣的反复刺激,增加了恶变的危险。为了去除彻底,医生往往需要烧灼面积比原来的色素痣更大,更深,才能相对彻底地去除色素痣。正像我的老同学玉婷那样,用痦子换来了更大的麻子,真是得不偿失。
  治疗色素痣,最好还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手术切口是沿患者皮肤纹理设计的,在色素痣周围做一梭形切口,完整地切除痣组织,然后将切口两侧皮肤拉紧缝合。由于切口设计在皮肤的自然纹理中,手术采用极精细的器械和缝线,术后瘢痕极小,半年后就基本消失了。应用手术的方法,切除非常彻底,又避免了对色素痣的反复刺激,降低色素痣恶变的可能性。
  当然,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除痣,最好选择正规医院。切不可听信人言或图省事,在小美容院草草了之。 责编/刘明烨
  lmy@lnddgr.cn
其他文献
述者小三,长一副古代武士好身板,写一手漂亮隽逸钢笔字;背负坏名四十余载,自述不过是搞了几回恶作剧;不指望等来平反日,就期盼别人用发展眼光看待他;心理负担很重,很想换个环境。  人多复杂呀,该厚道时就厚道,该狡猾时就狡猾  我总想找个人扯扯,掏掏心。可找谁呀?爸妈那岁数、那身板儿,还没等你掏心呢,刚把肺子掏出来,他们就上火了。跟媳妇也不能说,还是赵本山那句话,啥话都跟媳妇说,还叫老爷们儿吗?跟儿子说
期刊
芥 末  快递拐弯  昨天晚上,我与深圳一哥们儿在网上探讨各自所在地快递公司的服务态度与工作效率。  我说:“我们这边的快递公司大多数还是很负责的,无论收件还是派件,基本上能在四个小时以内完成。但也有个别的快递公司服务不到位,不是把货物损坏就是弄丢了,要不就在仓库里放两三天才派送,签字之前不准拆包验收,货送到楼下还得自己去取,态度恶劣,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而且投诉无效。现在已经不从那家公司走货了。
期刊
□来电实录:有点偏执狂 25岁  我半年前被爸妈赶出了家门,他们宣称“再也不认这个女儿”,因为我拒绝了家里介绍的四平八稳、门当户对的人,和公司里一个已婚男人走到一起。之后我就一直和他在外住,我觉得他对我是认真的,可最近他却再不提离婚的事。  四个月前我开始逼问他什么时候离婚,他扯了一堆理由敷衍我,什么孩子还小啦,分割财产吃亏啦。为了逼他,前几天我割了腕。我告诉他,“离开我,你再也找不到像我这么爱你
期刊
【编辑留言】60年一轮回,曾经与马恒昌小组比肩的大转子小组,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蒙尘,令许多人感伤。它的巨大贡献在奔腾的中国工业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如今期待复建,呼唤那强大的正能量再次注入中国制造中!  2013年初,我查阅沈阳地区工厂历史资料时,看到了1964年4月27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文件——《关于推广马恒昌小组和大转子小组(陈富文小组)经验的决定》。  这是我 第一次看到当年关于表彰沈阳重型机器厂
期刊
狗怎么想  通常来说,长得再大的狗也高不过人去。那么,狗怎么就将人看低了呢?  出门屡遭狗吠是常事,但没被真正咬过,只是冲我凶巴巴地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外地发现,某些人居然与狗一样,对我充满鄙视及敌意,起码也是心怀警惕与戒备。这是为哪般呢?我琢磨肯定跟我拄着双拐有关。  一友人家养了条德国黑贝,高大威猛,每次我去,它都狂吠,作势攻击,样子好生恐怖。好在有铁链的拴扯,扑不上来。某次,黑贝又要扑咬
期刊
诗无错,俗也无错  错在世态,错在人心  呆子的爱情  李晓华一早就骂骂咧咧的,陈呆子吓得大气不敢喘,一面小心讨好地看着妻子,一面准备点着炉子做饭。李晓华一点也没有停止的意思,越发地变本加厉了:瞅你八扁担压不出个屁的样,一天到晚耷拉着穷命的脑袋,再和你过80年也这个熊样……  陈呆子用手扶了下眼镜,呆呆地望着窗外。如果说他没听见,不如说他习惯了,习惯了妻子莫名其妙的骂声,莫名其妙的火气。  陈呆子
期刊
灯泡是引信  自从食堂维修班的老班长调走,提拔新班长的事就提上了日程。人选有两个,阿夏和大李子。明眼人都知道,他们俩虽然是技校的同班同学,资历一样,但谁能当新班长,那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大李子一米七二的个头,墩实的二百来斤,犟眼子脾气,一根筋,干活利索,从不会偷懒、耍滑。再难的活儿,他不管花多大力气,吭哧瘪肚的也都能干完。可要论灵气劲儿,他可就远不如阿夏了。阿夏个不高,小鼻子小眼
期刊
有人认为婚姻是门经济学,也有不少书籍从各个方面论述婚姻和经济学的关系,纷繁复杂,但说白了,其实可以很简单。  一位婚姻问题专家受邀讲课,他走进教室,把一叠图表挂在黑板上,“其实婚姻很简单,只有两点。”说着,专家掀开挂图,上面写着:找一个好人;自己做一个好人。“至于其他所谓秘诀,不是江湖偏方,就是老生常谈。”  有人问:“如果这两条没有做到呢?”  专家翻开第二张图:“那就变成4条了:在容忍中帮助;
期刊
我,80后,药店营业员一名,常参加社区活动。洪水来时,以社区志愿者身份协助居民撤离。些许感悟,转成下述文字。  想起了去年,也是在这河里,也是因为捞鱼,一个中年人因为救援不及时淹死了。  2012年8月14日,又是一个雨天。雨不是很大,已经下了一夜,河水涨了些,并没有其它异常。我们这地方每年的降雨量都不小,这种连绵小雨不算什么。不少喜欢捞鱼的人在河边成帮结伙地忙活着,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期刊
【编辑留言】经济学家胡释之把去年10月10日国务院提出的“新两个凡是”总结为:凡公民能自决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顺着这个逻辑起点往下捋,我们会触摸到一个坚硬的链条:行政审批。超多的行政审批若不能尽快取消,“新两个凡是”只能成为一句口号,中国仍会处在一个怪异的循环中,无法展现生机和活力。  我能做主,但他说了算  Who Decides Whether I Can Gi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