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改旧貌 文化创新篇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aoso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历史的进程,民间宗祠的功能已经开始淡化,基本上成为象征性的建筑物。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些闲置的场所,弥补农村文化阵地之不足,苍南县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经国家专家委员会评审,去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已将民间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工作列入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宗祠 改建 文化 中心 调查
  民间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和维系族群利益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苍南县宗祠比较多,据统计全县新旧民间宗祠(以下称:宗祠)多达706所。近年来,苍南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大胆利用闲置的宗祠,改建文化中心,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现将苍南县的宗祠现状、改建成果、改建经验等介绍于下。
  一、宗祠现状
  苍南县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个县,1981年6月从平阳县析出。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总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公里。县城设灵溪镇,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常住人口数118.46万人。受移民文化影响,全县各个时期遗存的宗祠众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祠维修翻新已成为新一轮的高潮。
  1、宗祠简况
  在全县706所宗祠,新修建的宗祠约占三分之二,这些宗祠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分布广泛。每个乡镇平均55所,基本上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宗祠。城区、城郊的宗祠建设得比较好。许多偏僻的山乡也有宗祠,这是因为这些山区曾是一些姓氏始迁祖居住地,他们在这些山区留下祖墓,而现在还有一部分族人在原地居住。如原来昌禅(原十大贫困乡)的蓝氏宗祠、雷氏宗祠、钟氏宗祠、林姓宗祠等。
  二是规模较大。近年来,新建的宗祠规模大、结构美、投入多。一般投入在1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建筑面积1000至3000平米之间。新建宗祠多数为两进两层两厢房的仿古式结构,甚至还有戏台、假山、水池等园林配置。如渡龙吴氏、仙居陈氏宗祠等内设有大戏台。
  三是功能完善。很多宗祠可以说是空间宽阔、功能完善,文化气息浓郁。除了倡导姓氏文化、孝道文化之外,宗祠普遍都有精美的楹联、石雕、壁画等,甚至还有篮球场等。许多宗祠,通过改建,增设书画室、图书室、展览室、乒乓球室、科普宣传窗等,多功能厅等。灵溪曾氏宗祠,还设立非遗展览室,收集当地的家耕文物120多件。
  2、开展活动情况
  改建为文化中心的宗祠,活动比较频繁。举灵溪溪心村曾氏宗祠为例子,2010年以来在青、工、妇,文化、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举办送春联下乡活动、中国学习型社会知识讲座、“学习春天”知识竟猜活动、举办“一号文件”知识讲座、登山比赛活动、包粽子比赛、红色经典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举办曲艺演出、举办亲子植树活动、“美丽家园”文化下乡演出、举办庆“七一”戏剧演出、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该村还开展普法知识、卫生保健、森林防火、社会美德、实用技术培训等讲座,受教育人次达96800人次,内容涵盖各个领域,触角伸及各家各户。
  二、改建成果
  2004年以来,苍南县积极探讨农村宗祠改建文化中心的路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突出的有以下5个宗祠1个宫观:
  以上6个行政村,以宗祠、宫观为阵地,全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取得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双丰收,行政村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钱库镇倪处村,曾先后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省农民种文化双十佳村、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点、省级科普示范村等称号。仙平村,2009年被评为市科普示范村、2010年度县“种文化”活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灵溪镇溪心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省“种文化”示范村、市学习型村庄、市生态合格村、市科普示范村等。
  龙港镇仕家垟村被评为省文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市级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市级平安创建示范村。
  刘南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该村由刘氏宗祠改建成的文化中心,收集了本村历史上的三位温州现代教育家刘绍宽、鲍铭书、刘仲琳的大量地方文献,藏书达7000余册。
  宜山镇芙蓉村近两年,又在神庙的周边,陆续建起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欣怡园、占地500多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胶灯光篮球场,该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市级文化示范村。
  全县宗祠改建成文化中已取得非常好的业绩。据统计,至2010年底,全县宗祠成功改建成农村文化中心34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8万册、音像制品1200多套、电脑80多台。2011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50多场,涌现出农民书法家、农民艺术家、农民诗人等各类乡土人才100多名。近两年来,开展各类群众活动近1200场次。农村文化建设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2012年,全县已验收改建成文化中心的24个。仅仅县城灵溪镇就改建4个,分别是渎浦的曹宅曹氏宗祠、平水桥黄氏宗祠、城南陈氏宗祠、渡龙吴氏宗祠。
  三、改建经验
  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經验:
  1、制定政策 奖惩分明
  (1)禁止滥建宗祠。坚决遏制宗祠建设蔓延的势头。在“禁”的前提下“改”,为改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建设祠堂活动的通告》。严禁任何以任何名义擅自新建、迁建、扩建宗祠。对一些确属危房,确需翻修的旧宗祠,修迁项目只能以文化中心的名义上报,使之在修建和迁建后,具备文化阵地的功能。
  (2)制定激励政策。
  县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在全县范围开展宗祠整治的意见》、《苍南县农村宗祠改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验收评分细则》等文件。对全县宗祠改造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宗祠改建成的文化中心,经县宗祠整治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后,县财政将给予3-5万元奖励。
  2、抓好试点 以点带面   (1)选好地点,做好工作。
  在宗祠改建文化中心的大气候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要选择硬件条件比较好、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人口分布集中的宗祠作为改建的对象。如本县选择了仙居乡陈氏宗祠作为开展农村文化中心改建试点,就是从这方面考虑的。仙居乡不但具备以上条件,而且远离县城,文化生活枯燥。仙居乡陈氏宗祠的成功改建,为整个改建工作赢得舆论上的支持。
  (2)以理服人,尽量開好座谈会。
  要发挥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共青团员的作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宗族“族头”的思想工作。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开展改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仙居陈氏宗祠的改建过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村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行政村、老人协会、陈氏宗亲等筹集20多万元资金,支持改建工作。
  3、多方支援 因地制宜
  (1)政府主导,各部门大力支持。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特别是经过改建之后的宗祠,群众的期望值比较高,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按照活动内容的不同,县、乡镇二级的共青团、工会、妇联、文化、科协、文联、体育等部门,在活动的组织和物质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如灵溪镇溪心村曾氏宗祠,于2008年秋修建竣工。2009年1月(春节前),镇文化站组织了20多位书法家到曾氏宗祠,为村民写了200多幅春联。端午节,镇政府出资二万元,组织了14个村,举办包粽子比赛,然后把包好的粽子送给敬老院的老人。
  (2)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
  开展文化活动,要根据当地的习惯和群众的爱好开展活动。如溪心村曾氏宗祠的老人比较喜欢听闽南语的渔鼓演唱,当地的黄准孝两兄弟,就是比较有名的演唱渔鼓艺人。村里就花一点钱,请两位老艺人轮流演唱。此后,黄准孝还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还可以领取4000元的补贴费。不但活动开展了,而且还对非遗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村里的老人有喜欢练武术的传统。2010年在开展“种文化”活动时,文化站还专门邀请桥墩武术学校的节目表演,盛况空前。
  (3)开源节流,开展以文养文活动。
  村委会、老人协会、宗族参与管理,降低了文化中心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管理效果。如钱库镇倪处村倪氏宗祠,利用宗祠空阔的场地,出租电子信息馆,增加一些收入。这样既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又增加出租的收入。不少宗祠还开办了棋牌室、台球室等项目,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于以文养文,解决农村文化阵地生存困难问题。
  宗祠承载着移民厚重的历史文化,存在着科学与封建并举、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通过改建,学科技术的含量增多了,封建迷信的成分减少少;民俗文化的精华丰富了,宗族械斗的糟粕消失了。苍南县宗祠改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充分地利用了闲置的宗祠,弥补了农村文化阵地之不足,繁荣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环境比较好的民间信仰场所,如宜山镇芙蓉村利用当地的神庙芙蓉宫,改建成为文化中心。在民间宫庙牌子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文化中心牌子。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同时,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同样取得了非常好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知识考古学从人的话语的形成规律到陈述的形成,最终到达整个体系,提出了一种解构的观念,这种解构是对话语主体的解构,是对所谓的整体性进行解构。这种考古学方法可以看做是一种独立的认识论,是对人类历史整体进行的反思。  关键词:考古学 主体 整体 历史性  “主体终有一天——以历史的形式将所有那些被差异遥控的东西重新收归己有,恢复对他们的支配,并在他们中找到我们可以成为主体意识场所的东西。”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乐器是音乐传承的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乐器,月琴、口弦、笛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彝族人民的民俗技艺。  关键词:四川大凉山 月琴 口弦 笛子  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主要有竹笛、马布、马支、唢呐、葫芦笙、月琴、胡琴、羊皮鼓、大锣、小锣、口弦等。  一、月琴、口弦、笛子的形制  1、月琴  月琴作为一种拨弦乐器,在美姑彝族地区倍受人
期刊
摘要:民国初期,封建专制制度虽然逐渐瓦解,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却因基础薄弱而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序混乱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袁世凯政治上的专制集权,更甚者,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袁世凯的一系列手段与措施,试图借用中国传统的帝制权威来稳定和延续中央集权政权,但这明显突破了社会的合法性限度,进而导
期刊
摘要: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剧,其中北路壮剧更是这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北路壮剧面临着日渐衰颓的命运。借助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的的契机,笔者试图从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经验中探寻出广西北路壮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关键词:北路壮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东盟 文化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下公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公路部分权益的交易可以提供公路建设、养护、运营资金。公路是国有资产,权利归属于国家,其相关权益的转让必须有严格的范围,程序,责任规制。公路产权交易的法律规制主要涉及公路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费权,经营权等方面,通过市场、主体、客体三个方面的规制,完善现有的公路产权交易市场。  关键词:经济法学 公路产权 产权交易  公路产权中的公路是指广义上
期刊
摘要:从图形、色彩、文字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通过对商品包装共性的研究、总结,探讨包装设计的表现手法,为当代的包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形 色彩 文字 商品 包装设计  现代包装的基本作用是为商品提供保护、促销、便利功能[1]。包装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产品信息、展示产品特性,从而影响目标消费群体在选择购买商品时的判断、决定。  1、图形的视觉强化功能  对比语言文字的视
期刊
Abstract:Heart of Darkness, written by famous English novelist Joseph Conrad,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ovellas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its profound thoughts, remarkable artistry, unique double
期刊
摘要:结果取向的解释方法,即在客观实践中由具体操作者通过估测同一事物不同选择下的结果,来选择对自身以及社会最有利、损失最小的可行性措施。这种结果考量的解释方法往往从最终的目的和结果出发,在逆向思维下对问题进行定位,从而使其符合法律目的和人情常理,最终维护整个法律系统的稳定与公正。  关键词:结果取向 解释方法 逆向裁判思维 结果考量  结果取向的解释方法作为一种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二00八年九月十八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而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结合《条例》和《劳动法》的上述规定,可以概括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
期刊
摘要:商个人兼具伦理人格和商事人格,因此商个人破产制度的运行实质上就是围绕商个人双重人格的分离进行的,商个人破产意味着伦理人格的保留和商事人格的灭失。  关键词:商个人破产 伦理人格 商事人格  商人阶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特权阶层,他们手持国王的特许状,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经常有商人因为经营不善而资不抵债,因此破产制度产生,债务人财产被清理,债权人也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清偿,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