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剑文化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hai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剑术在器械中最为雅致,吾国士子,以琴剑为书生伴侣,咏于诗歌,视为雅事,为国人所佳上尚者久矣……拔剑起舞之为乐。”这是万籁声先生所著《武术汇宗》中的一段话。“一向自命清高的文人学士认为剑呈青龙之象,只有仁人君子、贤德志士才有资格佩带。”
  剑能够心安理得稳坐至尊宝座,享有古兵器“君”“王”之类崇高声誉的关键因素就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剑被敬奉为神龙仙器,“自天子至于百官”以及文人学士、市民百姓狂热崇拜的缘故。
  【关键词】剑  剑文化  武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211
  “在孔府中,悬挂着一组描绘孔子生平事迹的古代图画—— 《圣迹图》。 它的第一幅是《孔子出行图》,只见孔子腰悬长剑、器宇轩昂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他的弟子颜回。
  孔子的佩剑,据说叫作“紫微剑”。 据说这一名字来源于 天上的紫微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极星。 因为紫微星很耀眼,又有很多星星绕着它转,所以古人对它非常推崇,认为它是万星之首,代表着至高、至真、至善。后来,人们把孔子的佩剑叫作 “紫微剑”,就是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推崇。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随身佩戴着紫微剑。但孔子的这柄宝剑,不是用来惩奸除恶的,而是一把象征着身份的文人剑。
  剑是古之圣品,是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而入玄传奇。又因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所以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剑是兵器,可以杀人,剑也是艺术,可以舞蹈。
  剑之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所以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历传不衰。尽管剑的实用价值和显赫军事地位,只存在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从未削弱,尚剑之风发展为以“剑”代“武”,后来与侠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可谓是品种繁多,眼花缭乱,虽有中国18般武器之说,但是真正数起来,中国的武器远远多于18种,不管是从常规武器,特殊武器,暗器来看,都是同时代的欧洲的不管是罗马军团还是还是哥特骑士,条顿骑士,圣约瀚骑士团等等,任何军事集团都无法比拟的。
  说到武器就不得不说一说剑。
  剑在中国起源于商代,历来被冠以“百刃之君”“短兵之王”等多种封号,在我国数以百计的冷兵器中始终占据着至尊地位,享有崇高的声誉。
  剑是短兵相接用的“匕首”,可手持和佩带,作为战场上的武器,基本都只存在于历史早期,青铜和铁混用的时代,接下来就渐渐被刀所代替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剑的制作工艺复杂,上手难度大。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剑成为了权贵的专宠,尤其是打造细腻装饰精美的剑。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很多,刀、剑、长枪、矛、锤子、缠手、棍棒、袖箭、飞刀等等。但是公认的冷兵器排行第一的是刀。“刀拼 的是霸气,使刀的,多是将才。比如关云长一柄青龙偃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比如兰陵王鬼面单骑,十步一杀,闻者丧胆。
  剑走的是轻灵,用剑的,多是侠客。
  白衣仗剑走天涯,斩尽恶人狂笑去,骨子里便透着份独来独往的飘渺仙气。”虽然论杀伤力刀要比剑强出许多,但是侠客们大多爱用剑。
  受儒家文化的文人们创造出来的侠客也用剑居多。剑是兵器中的君子,侠客是孤傲的君子。所以剑比较符合侠客的气质。
  印象比较深刻的剑客有两个:古龙小说中的西门吹雪,一提到他,就会想到:无边无际的茫茫雪地上有一片梅林,鲜红美艳的梅花花瓣飘飞,天空兀自飘洒着鹅毛般的大雪,一个白衣人衣袂翩跹地孤独地站在梅林中,仰头望着天空,若不是腰间的那柄墨黑色的长剑,仿佛他整个人便要与漫天风雪融为一体。
  这个经典形象似乎是人们对侠客的印象,带着浓浓的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忧郁。
  另一个是《三侠五义》中的南侠展昭,少年英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开封府尹包拯包龙图的左膀右臂。一柄巨阙,铲奸除恶,匡扶正义。御猫——展昭在江湖与朝堂的边缘,身为江湖人,放弃自由的生活,追随在包拯身边,为正义,为百姓,为忠诚舍生忘死。他的兵器是上古名剑巨阙。名字都带着古雅的味道。
  《三国演义》中曾写到蜀国大将赵云赵子龙大战长板坡,夺得青虹剑,远者枪挑,近者剑劈,七进七出,血染战袍,勇不可当,剑仿佛成了勇猛和忠诚的化身。后来,随着时代的改变,侠客们的剑不但可以致敌于死地,还把武功变成了艺术。
  笔者想,无论剑代表高尚、君子、正义还是权势,终归使用它的都是人,是人便有善恶、正邪之分,比如“君子剑”,三个字听着俊逸儒雅,充满了正气,可是当它是岳不群名号的时候便成了虚伪的小人的代名词。
  剑与人一样,端看你是正是邪!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音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但笔者发现大多数高中生不能熟练应用音标,因此在单词的听、说、读、写上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音标学习现状并阐述了高中阶段英语音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 音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13   高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发速展,人们已经逐渐不满足与基本物质的追求,逐渐的开始对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方面开始有迫切需求。在这个大的背景条件下,涌现了大量的艺术机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对于成都地区高校原创艺术品和艺术机构的位置和条件得到了新的特殊的认识,对于艺术技术机构聚集发展的原因有了新的理解。其中详细阐述了高校原创艺术品与艺术区域结合的期望和各方面需要作出的努力。  【关键词】高校原创 艺术产
期刊
【摘 要】材料作文是高中作文写作的重要形式,考察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为此本文从把握高中语文作文材料观点、多角度分析材料和提高创新能力、深入挖掘材料广度和引发学生思考这三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帮助学生对材料性作文进行审题立意。并且从突破作文材料限制写作、引用新颖且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增加个人观点的表达比重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写作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材料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 材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考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避免“灌入”式讲授,而应多以“循循善诱”式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数学规律。那么到底怎样的提问方式才能达到“循循善诱”的效果呢?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45   中学阶段在人的整个教育阶段中正处于
期刊
【摘 要】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发现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住机会,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 契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204  要想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从中小学生入手,班主任有着责无旁
期刊
【摘 要】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6至1797年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篇幅第二长大的作品,其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情感细腻,饱含热情。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调性变化、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 第四钢琴奏鸣曲 曲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期刊
【摘 要】如今,可以说,英语已经不只是英国人的语言了,而成了一种全球型的大众语言。而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在单纯学习语言本身,语言都根植于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英语也毫无例外,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就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本文着重从地理地域差异、民族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差异三方面,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 地理地域差异 民
期刊
【摘 要】民俗文化包含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积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文化风貌、文字符号、语言、民居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中必要不可少的伴身物,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民俗 民俗文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
期刊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又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怎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本文就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作一些粗浅的交流。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准备和介入均以观察为前提;游戏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四种指导策略: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材料隐喻法、同伴互动法,试图用“潜”、“润”等方
期刊
【摘 要】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