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中学美术课,广大教师和教育学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笔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对“探究性学习”应用于美术教学实践提出若干体会,探讨“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学习能力
一、引言
探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日本被称为综合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非常盛行。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凸显学生的自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更适应生活实际,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具有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达到以下目标: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术态度和科学道德。
二、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从目前情况看,中学教育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探究性学习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把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知识的传授与应用探究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渗透一点经验性学习;四是把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一点知识发展的过程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对教师尤其是课题指导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使自己成为探究型的教师。
1.加强教学过程的预习环节:不仅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学生的预习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环节,必须要加强学生的“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收集新授课内容的背景材料;包括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将新授课内容中的难点或不懂之处找出来;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尝试解答新授课内容中提出的问题等准备工作。
2.改进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对课文内容实行 “精讲多议”的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讨论”,即教师提出本课的讨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预习准备的相关资料阐述各自的观点;对预习时不理解的内容实行“质疑式讨论”,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提出疑问并陈述自己理解等方式。
3.改进课后作业环节:拓展课后作业的类型。不仅有复习式作业,还要增加“预习式作业”,“自学式作业”,“析疑式作业”等。增加课后作业的层次,即:设计难度水平不同的作业,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作业进行选择;丰富完成课后作业的手段。不仅有绘画类作业,还有设计应用类、造型表现类作业,以及“调查式作业”等;改进作业方式。
三、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自觉地、探索性地学习为基础,围绕探究专题进行的,它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我以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三个学年在课堂开展了探究型美术教学的改革尝试。其具体操作如下:
在讲授第十一课《策划一次校园活动》时,首先,设计论题,激发兴趣。给出四个探究方向:“艺术节策划方案”、“艺术节海报”、“艺术节会徽、会标”、“艺术节舞台设计”,请同学们根据兴趣或者熟悉的方面自行收集材料,整理成方案或效果图,准备时间一周,对命题作好指导。为了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预习的效率性,我做了如下指导:指导学生结成合作小组;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设计方法;指导学生编写探究大纲。接下来,在上课的时候,由四组学生在课堂上对其探究成果进行发表;最后,由我带领同学们对策划方案以及设计效果进行评判。在肯定了探究性学习的成功之后,针对不足之处作总结,并提倡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总结出本次探究性学习结果发表的全过程的心得、体会、思考和意见,达到巩固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三是使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互动因素。通过探究性学习给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以下变化:学生的学习由书本学习变成走向生活的学习;从按部就班式的被动学习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由非兴趣的学习走向由兴趣出发的学习;由依赖教师的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从传统的课程化学习到新型的课程化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追求最佳学习状态的学习。
由上所述,可以看到探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都是全方位和深刻的。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作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角色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探究性学习中,指导教师“量体裁衣”式个别化指导,会增强教师与学生角色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割裂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钟龙飞.探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DB/OL].教育论文网,www.jiaoyulunwen.net.cn
[2]张富洪.探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www.studa.net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学习能力
一、引言
探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日本被称为综合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非常盛行。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凸显学生的自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更适应生活实际,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具有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达到以下目标: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术态度和科学道德。
二、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从目前情况看,中学教育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探究性学习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把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知识的传授与应用探究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渗透一点经验性学习;四是把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一点知识发展的过程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对教师尤其是课题指导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使自己成为探究型的教师。
1.加强教学过程的预习环节:不仅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学生的预习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环节,必须要加强学生的“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收集新授课内容的背景材料;包括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将新授课内容中的难点或不懂之处找出来;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尝试解答新授课内容中提出的问题等准备工作。
2.改进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对课文内容实行 “精讲多议”的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讨论”,即教师提出本课的讨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预习准备的相关资料阐述各自的观点;对预习时不理解的内容实行“质疑式讨论”,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提出疑问并陈述自己理解等方式。
3.改进课后作业环节:拓展课后作业的类型。不仅有复习式作业,还要增加“预习式作业”,“自学式作业”,“析疑式作业”等。增加课后作业的层次,即:设计难度水平不同的作业,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作业进行选择;丰富完成课后作业的手段。不仅有绘画类作业,还有设计应用类、造型表现类作业,以及“调查式作业”等;改进作业方式。
三、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自觉地、探索性地学习为基础,围绕探究专题进行的,它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我以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三个学年在课堂开展了探究型美术教学的改革尝试。其具体操作如下:
在讲授第十一课《策划一次校园活动》时,首先,设计论题,激发兴趣。给出四个探究方向:“艺术节策划方案”、“艺术节海报”、“艺术节会徽、会标”、“艺术节舞台设计”,请同学们根据兴趣或者熟悉的方面自行收集材料,整理成方案或效果图,准备时间一周,对命题作好指导。为了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预习的效率性,我做了如下指导:指导学生结成合作小组;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设计方法;指导学生编写探究大纲。接下来,在上课的时候,由四组学生在课堂上对其探究成果进行发表;最后,由我带领同学们对策划方案以及设计效果进行评判。在肯定了探究性学习的成功之后,针对不足之处作总结,并提倡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总结出本次探究性学习结果发表的全过程的心得、体会、思考和意见,达到巩固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三是使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互动因素。通过探究性学习给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以下变化:学生的学习由书本学习变成走向生活的学习;从按部就班式的被动学习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由非兴趣的学习走向由兴趣出发的学习;由依赖教师的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从传统的课程化学习到新型的课程化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追求最佳学习状态的学习。
由上所述,可以看到探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都是全方位和深刻的。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作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角色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探究性学习中,指导教师“量体裁衣”式个别化指导,会增强教师与学生角色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割裂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钟龙飞.探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DB/OL].教育论文网,www.jiaoyulunwen.net.cn
[2]张富洪.探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