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用量及配比对脱叶催熟效果影响

来源 :棉花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棉花脱叶催熟是实现机械采收的前提.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脱叶催熟方式.鉴于不同棉区的环境条件和种植模式差异较大,研究了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的适宜用量及配比.[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和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北疆棉区的石河子Ⅰ和Ⅱ、南疆棉区的轮台和沙雅共9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设50%(质量分数,下同)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40%乙烯利水剂3个混用处理,每公顷用量分别为450 g+1725 mL(T1)、600 g+3000 mL(T2)、600 g+4500 mL(T3),噻苯隆和乙烯利有效成分配比分别为1:3、1:4和1: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在江苏大丰,药后16 d各处理脱叶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其他8个试验点,大多数处理药后14 d的脱叶率显著高于对照,且自然脱叶率越低提高幅度越大;但噻苯隆和乙烯利不同用量及配比之间的脱叶率差异不一致,且大部分情况下差异不大.部分地点某些处理药后14~16 d的脱叶率可达到90%.不论药前吐絮率低或高,药剂处理14~16 d后,与清水对照相比吐絮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然而,药前吐絮率较低的试验点药后吐絮率增幅大,反之,吐絮率增幅小.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对大部分试验点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结论]药后14 d左右,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的脱叶效果比较明显,不同剂量和配比之间无一致性和大的差异;催熟效果相对较差,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和药剂成本,初步建议各棉区每公顷应用600 g的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3000 mL的40%乙烯利水剂进行脱叶催熟.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也在校本课程丌发之列.本文从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有关校本课程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8年4月26日,由《证券日报》主办,广州和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联合承办,宝来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全程支持的“两岸新局下的大中华金融市场”投资研
成人高等教育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行业实用人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主要原因有忽视教学质量,师资不足等。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实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面向市场,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出成人教育特色。    一、成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目的上偏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现在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关心人的发展
曾竹韶先生是我国著名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者.曾先生虽已过期颐之年,却依旧神清气朗、思维敏捷、举止平和、谈吐有致.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强调改变过于重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反映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明确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数学基础差、厌烦数学、缺乏动手实践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师普遍感受到的难题。因此,活用新课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内容摘要:针对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数学》教材中一道求空间直线方程的例题,在原有的一般解法之外,给出了另外四种解法,这四种解法灵地的运用了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和三个向量的混合积等相关知识求空间直线方程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直线方程 ; 方向向量 ; 点向式方程; 两点式方程;垂足。   在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学生解题是往往很难下手,不知怎
摘 要:采矿工程建设发展中,对于MMD破碎机的应用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工程挖掘设备,在其设备的应用辅助下,能够为整体的工程采矿管理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在采矿工程建设管理中,对于MMD破碎机应用中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使得整体的破碎机应用故障不断,为了将整体的采矿工程建设开采能力提升,需要及时的针对采矿工程中的故障处理分析,保障在其分析处理中,能够将整体的采矿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鉴于此,本文针对用于采矿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和教学管理风险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风险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风险、高校、原因、探析    一、风险的定义  根据艾瓦尔德(Ewald)考证,风险(risk)一词是舶来品,这个词来自意大利语的risque一词,是在早期的航海贸易和保险业中出现的。在老的用法中,风险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反思,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什么是育?如果把教和育联起来又作什么解释?笔者认为,教和育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人们常常把它们搅和起来,造成思维上的误区,操作上的混乱。教是主要是一种简单而直白的告诉,即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明确的语言说服,你应该怎样如何,这非常容易,而且在短时间很可能见效果,但时间一长,教的效果就难寻踪迹。而育主要是创设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是精心设计的,或者长期形成,让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