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家到编剧的华丽转身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糗事一箩筐
  1编剧因为经常写剧本,经常一惊一乍、晕晕乎乎,特别是把自己的优盘看得特别紧,生怕一个闪失,就前功尽弃。
  有一次,张晓芸因为下午要开剧本会,然后拿着优盘去外面打印,回到家门口时,怎么都打不开门。当时时间紧迫,开会时间已快到,情急之下将老公搬回救援,谁料这时老公才发现原来对方一直是拿着优盘当钥匙在开门。“只要带着优盘外出,什么时候我都把它攥得紧紧的。”事后,张晓芸说。
  2早在几年前,张晓芸在朝阳区买了一套小一居,因为经常写剧本出差的原因,张晓芸把这套房子改造成了两间屋子,并把其中一间大屋子出租了。后来张晓芸发现这屋子里发生了一个奇怪
  的现象,就是租房的那对小夫妻干什么都理直气壮的,抢厕所,占厨房,还把阳台改造成了他们自己的书房。特别是有人来查电表、收水费,小夫妻跑得比自己都快,而且业务熟练,对答如流,弄得后来的物业人员有什么事直接找小夫妻沟通了,把张晓芸这个实实在在的房东晾在了一边。哈哈,房东变房客,这还真是北京城的新鲜事!这间屋里,而那对寄人篱下的小夫妻不折不扣地成了房东。后来张晓芸不依不饶地抗议,谁料对方一点不示软,张晓芸奇怪自己,为什么开剧本会对着制片人一条条一幕幕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到了这两个80后面前自己却溃不成军?细想之下,原来精力全被剧本分走,其他方面只能凑合。再后来张晓芸卖掉了小房换了大房,总算把委屈的日子划了个句号。
  3张晓芸新房的邻居是一位单亲妈妈,她离婚多年,因为不会生育,女儿是领养的。后来小孩在入小学时也同样遭遇了令人沉重的入学择校费,费用是两万 元。因为单亲妈妈收入有限,几乎没什么积蓄,所以她找到张晓芸想办法。张晓芸听着对方期期艾艾地哭诉,有了主意。首先她让对方把自己的离婚证;领养孩子的证明;孩子小时候大病住院的抢救证明,医院结账的清单;自己征婚受挫,婚介所对其资料的评价评语;自己为了给孩子交高价择校费而省吃俭用,买最便宜药的清单全部一一贴在了一个笔记本上。接着张晓芸在这个笔记本上贴了一个注解标签。题目是一个悲情母亲的眼泪。——离婚证上写了(痛苦的开始)——领养孩子(磨难的开始)——孩子大病住院(生活的考验)——征婚受挫(孤独的人生)——孩子上学高价(困惑与无助)。张晓芸把这个标签写完后,交代单亲妈妈去找校长,并且要肯踏破铁鞋,下足苦功夫。结果在找了校长5、6次后,对方终于被单亲妈妈打动,同意减免一半择校费。
  4张晓芸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说开会剧本被批,谈判受阻。一般这个时候,张晓芸自有一套解决和排遣的办法。比如说谈判陷入僵局后,一般投资方会邀请大家吃饭,这时张晓芸会故意把自己的筷子弄掉在地上,而假意把自己搞得手忙脚乱地在接电话。此时的制片人会觉得面前的女人其实已经方寸大乱,便稍稍有了得意和怜悯的心情,于是会主动帮她捡筷子,每次张晓芸都会很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说完之后她又会把自己的筷子弄掉……如此两三次之后,张晓芸处于劣势的心情已经调整过来了,她看到制片人弯腰的样子心里也有了点小小的平衡,之后马上就有了下一步谈判的思路。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从未被人发现,并且几次让晓芸度过难关。
  5有一年张晓芸和朋友到越南采访,由于没带翻译,所以朋友找到了自己一位已经定居越南的发小充当翻译。电话沟通后,一行人拎着礼品前去对方家拜访。老友相聚,不免打开了话匣子,可是到了午饭时间,“翻译”的老婆还没回来,为了表示热情,“翻译”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午餐。结果这时“翻译”的老婆回来了,她看到在厨房里忙碌的丈夫后脸色期期艾艾,好像很伤心的样子,结果吃晚饭她就悄无声地带着儿子离开了。事后张晓芸才知道,原来越南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定——如果婚后这个男人下厨房做饭或者自己洗衣服,就意味着他有了新的女人,不要自己的老婆了,这时她的妻子会带着孩子离开家,今后自己独立将孩子养大。
  这个消息让张晓芸和屋里的朋友全部震惊了,几人轮番去“翻译”妻子的娘家请她回来,可是对方哭哭啼啼根本不肯回来,还说没脸见人。当时张晓芸的项目即将开机,制片人一天十几个电话催她回国。情急之下,张晓芸编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用了好莱坞的一个电影,但是晓芸把电影搬到了越南。大致是说,有关越南这个民俗曾出现在美国的电影里,而结尾这个越南王者承认了自己虚构这个传说的罪恶,目的是为了惩罚自己不再得宠的爱妻。最终,在张晓芸展示的iPad画面中,在众人的劝说下,这个倔强哭泣的妻子终于同意回家,与丈夫和好了。
  事后,朋友调侃晓芸,“肚子里有多少故事啊,张口就来啊,真行。”张回复:“编剧嘛,编个故事还不容易,何况我们办的还是积德的事。”别看张平时晕晕乎乎的,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一下子显示出了中国编剧力量的不俗魅力。
  6有一次张晓芸去参加婚宴,因为赶到时已临近开场,所以她急急忙忙去洗手间补妆。谁料洗手间的推拉门背后有个钩子,一下子把她的衣服袖子挂了个大洞。因为这个口子靠近肩膀处,所以长袖套裙非常明显。马上开场,时间也不允许再去买一件衣服来,情急之下,张晓芸干脆又用手撕出第二个洞来,然后解下自己脖子上的丝巾从这个大洞中穿了过去,然后再从新洞里穿了出来。接着她系了一个蝴蝶结,正好在肩膀处垂下来,很飘逸的感觉。结果那天婚礼的朋友,都在问衣服在哪里买的。张晓芸心里偷着乐,难怪自己能这么快速的反应呢,还得感谢制片方,都是他们平时没日没日夜逼稿子逼出来的。
  张晓芸学习同行的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创作之初,张晓芸都要拉出详细的人物关系图。
  Q:据说你是从记者转行当编剧的?
  A:对,以前的记者生涯让我拥有众多采访对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拿过不少奖,还成就了复杂而丰富的经历,这些过程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素材。
  Q:与此同时,你还是一名作家。小说和剧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体裁,你是如何在编剧和作家这两种身份中间彼此穿梭?
  A:首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题材,其次是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一样,剧本的难度大过小说。小说是小众,剧本是大众。小说是作者个人的倾吐,剧本更需要做市场的迎合。小说的作者喜欢个人情感的抒发,对于故事的讲述穿插大段的心理描写、景色描写,喜欢把细节扩充情节来用,看了十几页了发现情节丝毫没递进。但是剧本必须讲究非常重要的三点:第一,故事讲述是否完整,是否流畅;第二,剧中人物是否刻画生动;第三,故事是否有市场有主题有情怀有高度。   我能够如此穿梭自如,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当我认识到自己影视方面的空白后,我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在这里,我又一次把自己所有的技能升华了。因为当过编剧的原因,我懂得如何抓住观众,懂得市场第一的原则,所以我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比一般的小说作者强。开篇就是一个炸弹事件,接着所有人原先的命运轨道将发生变革,随即进入更有张力、更有戏剧性的轨道。我的小说能让你从第一字一口气读到最后一个字,并且还满足剧本的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怀。
  Q:你非常高产,年纪轻轻已经有了10本长篇小说,而且还不算电视剧,你是刻意训练过自己吗?
  A:对,创作除了天分和经历之外还需要勤奋。在每一个作品创作之前,我会用十天的时间画一张人物关系图,这张图非常重要,不仅标明了每个人物的出场设计,每组人物之间的关系,重要的冲突事件,以及重要的情节点的显现。这张图画完之后,我的创作会进入快速轨道,它会让我事半功倍。
  其实我想说很多行业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比如美国总统当选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忙着签署文件,而是要接受由专业专家进行的培训,这些培训包括表情训练,应急答辩,危机处理意识,危机状态下的肢体语言,等等。也就是说你在镜头前看到每一届美国总统那么有号召力有魅力,那么完美并且亲民幽默,除了自身的素质外,都是经过了一定的特定程序后出来的效果。
  Q:你的小说几乎全都被影视公司看重,只不过有些拍了,有些没拍,这是你写作之初就有意为之的吗?你是如做到这一点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
  A:影视剧的运作过程非常复杂,运气不可忽视,天时地利非常重要。我只能做到人和,我只能保证我的作品有市场,观众爱看,这是一个创作者的职业责任感。我在写每个作品前,初衷当然都是想把它们都拍出来,因为我觉得目前电视剧市场缺好东西,所谓缺好东西就是缺戏剧张力强悍,人物关系新颖,故事角度切入独特,主题温暖的故事。我把好故事定义为8个字:高尚,温暖,纠结,震撼。我的故事全部满足这8个字。
  假如说经验,我确实有三点可以分享。第一,对于一个小说作者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你20万字的小说概括给制片人听,这一点
  很重要。
  第二,要多些情节,淡写细节。要明白细节是为情节服务的,要懂得为你们冗长的故事瘦身。因为制片人没时间看你们的长篇大论,他要看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
  第三,就是你作品的卖点和创新点是什么?比如是话题感?还是人物台词?还是故事的结构?还是刻画人物比较另类?如果想清楚这些再去写,你就会离成功近一点。
  Q:目前内地一个作家和一个编剧的收入差异到底有多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先说就你了解到的普遍行情,再可以拿自己当例子)
  A:我了解的一般作家的收入是靠小说版税,项目创作费以及影视版权这三部分收入构成的。我自己是这样的。如果不屑走影视改编的作家,他们的收入只有前面两块。当然一线作家的版税也很惊人,他们无需走影视改编的路,这是由品牌价值决定的。
  编剧主要是靠剧本稿酬的。总得来说我的感觉是编剧收入比作家高多了,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Q:现在,许多作家都开始尝试当编剧,宁财神也在采访中说过,作家的功底非常扎实,只要在技巧上稍微点拨,基本不成问题。你是怎么看待作家转行当编剧的?(行业性,社会性,钱,操作技能……)
  A:我的观点1:如果你想让你的作品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那么我鼓励你转行。我的观点2:拥有原创作品的编剧,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不会像单纯的编剧那么被动。
  Q:你认为一个作家当编剧,最大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A:最大的优势:思想深刻,观察事物眼光独到,发散思维强悍。
  最大的劣势:不屑向市场低头。认为小说的小众正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他们的心态是,你说我作品不好,是因为你没档次。
  Q:作家转行当编剧,对传统编剧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影响?(好坏都可以说,畅所欲言)
  A:作家对于生活和创作的基本功比编剧扎实,作家的原创作品生活气息浓郁,生命力强悍,但是影视范畴专业技能差。
  Q:和制片人打交道,你有哪些心得和经验?
  A:总得来说经验就是:懂进,懂退。其次还有两点:第一,首先得让对方知道,你是个有才华的人。其次还要明白一件事:出来闯,掌一定要让别人来鼓。
  制片人什么样的都有,有深藏不露的,有气宇轩昂的,有业务极差的,有吹吹嗒嗒的,还有盛气凌人的。一般情况我先问对方是哪里人,先有一个大概了解,一个人的饮食结构和他(她)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它能帮助我增加分析和判断。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比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女资方,不但自己迟到半个小时,而且来了之后出言不讳,非常瞧不起人。谈话的时候,我明显有些被动。这时我注意到对方的名片上有个邮箱,上面写着actress@……。我知道这个单词是英语“女演员”的意思,接着我把话题转了。我说现如今有特别多自不量力的人,自己都长成那样了,还成天幻想着当演员,你说都让那样的人演女一号了,你还让观众活不活了?你还想不想让制片人赚钱啦?大概这句话击中对方软肋了,对方的气焰一下子没了。
  但是对待为人真诚,赏识我才干的制片人,我也会真心诚意地想办法帮他们。一次吃饭聊天,某投资方说自己和一个国家机关(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承办了一个关爱晚会,想邀请一些国内一线的作家莅临。但是邀请发出后,没什么回应。我听说后,给了他一个建议。我说一般文化人都非常看中自己的作品,如果你通读了他的作品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再或者能找出几个错别字什么的,之后反馈给他,应该会有回音。结果这个投资方就按我的建议做了,他派手下人通读了对方的作品,还真找出了两本书中的4个错别字,于是后面的事情很自然就上了轨道。事后,他很感谢我,夸赞我脑子活。这件事让我感觉,对于投资方来说,你用你的智慧去帮他,他一样会感激你。总的来说和投资方打交道需要技巧,首先得让对方知道,你是个有才华的人。其次还要明白一件事:出来闯,掌一定要让别人来鼓。
  Q:作家转行编剧,也未必个个成功吧?淘汰的概率大概多少?你认为他们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淘汰的原因:一,他们不愿意认认真真研究市场需求;二,这一行有门槛。
  因为小说和剧本是两种不同文体,所以剧本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严格来说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一般的人很难自如地从平面文学直接转化为镜头语言。简单地说,有门槛。
  Q:作家完成一部作品,交付出版社就算齐活,然而一个编剧往往还会进组,能不能讲一讲进组编剧的主要工作情况?
  A:进组的编剧对业务要求非常高,不但要质量,更要速度。因为一个戏开机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于一个进组编剧来说都需要完美处理和良好面对。一般来说有的投资方有10集剧本就会赶着开机,因为要赶演员档期。假如女主角或男主角只给了45天档期,那么她(他)的戏要拎出来先拍。因此对于剧本来说就要跳着写,即单写每一集中女主角或男主角和剧中一些人物的对手戏,这对编剧要求相当高,如果做不到每一集内容心中有数,这样的工作方式根本拿不下来,一定会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还有开机后,统筹会给出第二天的场景表,如果是大结局的场景先谈下来,那么就是先拍大结局。那么作为编剧就要从后往前写剧本。从前往后写剧本每个剧本都会,但是从后往前写很多人干不了。所以进组编剧不仅要会从前往后写,还要会从后往前写,还要能跳着写(把单集拎出来写)。如果拍着拍着,投资方说某个演员不能来了,你还要有处理危机的意识,让他们带着故事性地很自然消失或死去。
  进组后会根据实际拍摄情况,对剧本进行场景的调整和修改。比如原先剧本的场景(看守所)谈不下来,那么需要改场景,那么剧本中的这个场景都要改掉,而且还不能破坏故事的张力。
  另外编剧写剧本一定要有制片概念,不要人为地没有目的性地扩充场景,既浪费钱,拍出来也不好看,还没有任何意义。而且现场拍摄的时候,剧组成员频繁转场,带来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
其他文献
他叫刘牧,刘邦的刘,牧马的牧。《大风歌》的副导演找到刘牧时,他已经接了另一部戏,合约也签了,定金也拿了,为了信守承诺,他忍痛割爱推掉了《大风歌》的邀请。第二天,黄叔亲自打电话给他,“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你先看看剧本,再做出慎重的考虑。”刘牧在话筒这边“哦哦哦”地点头捣蒜,一边在内心挣扎着,一边思忖着如何以不伤和气的方式推掉黄叔的邀请。黄叔似乎看穿他那点小九九,于是换了一副语重心长的男中音,“我觉
第一流的科幻作家,总能提出一个完整的宇宙观,并用小说把它演绎到令人信服。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和霍金对外星生命的担忧完全一致。  近些年小说读得越来越少,而且,在读过的小说中,科幻小说占了很大比例。在文学爱好者的眼里,科幻小说是很难被归为文学的吧,在大雅之堂里恐怕也没有它的位置。几乎可以肯定,诺贝尔文学奖在近期内不会颁给位科幻作家。不过,假如列文字没有那么挑剔,为了获得想象力的
郭晓冬在上北电之前,应该很少人想到他会进入演艺圈,在他那个年代,农村长大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不奇怪,但是想要考北电、学表演就太奇怪了,因为他们从小的生活跟艺术距离太遥远。郭晓冬因为家里穷,高中就辍学去城里打工,清洁工、建筑工、雕刻工、邮递员、服务员、跑龙套,当过主持、唱过火锅城、走过穴……这是考上大学之前郭晓冬经历的动荡N部曲。在北电表演班里,他年纪比别人大,又是农村来的,所以他一直很自卑,不过也
只要和这个字沾上边的词语,似乎都有一些羞于启齿的感觉:裸体、裸奔、裸戏,还有如今的流行词“裸婚”,唯一给裸争回点面子的只有今年时尚界大热的“裸色”了。裸有一丝不挂之意,所以保守的国人将其视为不齿之事,裸婚当然不是指一丝不挂的婚礼,但是没车、没房、没钞票的婚姻,在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看来比不穿衣服更可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保障的婚姻是不是真的走不下去,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贫贱夫妻暴富之后离婚收
纵观电视荧屏,2012年的上半场最火的要数电视剧《甄嬛传》,下半场最火的非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莫属。  “好声音”的走红可不像鸟叔的神曲那样莫名其妙,它的成功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当然这个脚印也是从国外copy的——可不能再乱用“山寨”这个词了,节目组可是花了天价购买的荷兰版权。这天价辣到什么程度?据说当年连财大气粗的东方卫视都望而却步。不过,好在物有所值,该节目的宣传总监陆伟说,“荷兰版权方专
今年,电视迎来全新的格局,各卫视纷纷积极研发新类型栏目,填补版面空缺。除了之前的婚恋交友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等类型节目之外,职场类、励志类、公益类节目应运而生,收视“分众化”时代已经悄悄到来。    口味挑剔的观众还是在分众化时代尝到些许“雷同”的味道,有网友说:“同类节目太多,是否会产生收视疲劳?”更多观众则呼吁:“ 动不动就五个卫视在播《壹周立波秀》,八个卫视在相亲。各个电视
“新公司都是在慢慢熬着,能维持下来,让大家在这儿找到一些做电影的乐趣,能网罗一批人才,让这些人才更专业化、更简洁、更顺利地完成一部作品是我的心愿。”虽然进军文化产业不久,但袁熙伯一直对这个行业有着一腔热血,而难得的是,他有热情却不冲动,在浮躁的整体环境下,保持着冷静。“我们还是希望稳扎稳打,一年做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现在内地影视行业的现状是,不专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做不专业的事,这是一个优胜劣汰
鸟叔是谁?  2012年之前,即使关注韩国乐坛的中国朋友恐怕也没几个人知道鸟叔。生于1977年的鸟叔,是韩国比较小众的Hip Hop艺人。他在美国从波士顿大学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就读。2001年正式的出道,不但歌唱的很好舞蹈实力也相当的被认可,加上他独特的台风和幽默讽刺的歌词,这一切都使得他与众不同,但并没有因此脱颖而出。与音乐相比,似乎韩国歌迷对花样美男更有兴趣,因此鸟叔也曾被唱片公司的高层多次力劝
在抢夺优秀学员的过程中,四位导师的表演功夫绝对都是实力派的老戏骨。他们根据各自的特色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求贤若渴”。舞台上是小情歌;导师们是长恨歌。这种反差一改以往选秀节目导师高高在上的面孔,所有的权威都被颠覆和消融。  2012年,《中国好声音》在一片争议中落帷幕。有人对吴莫愁的唱法吐槽,也有人抱怨广告太多不如取名“中国好生意”,还有人对赛制和透明度不满意,当然,更多人的不满是针对评选结果——热
芦墟实验小学“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有机统一”的生态文化理念的指引, 学校开发了“生态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连续两次在吴江区校本课程评比中三次获得一等奖, 并作为典型在吴江区进行推广。在以“生态教育”为内涵, 开发和实施生态教育课程的过程中, 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1. 完善课程资源, 构建课程实践体系  (1 )依托校园生态文化资源, 营造课程生态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