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学实践,助力道德生长——谈研学旅行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

来源 :新课程导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ping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品德课程,具有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这就决定了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要以更鲜活生动的综合性学习,发挥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的作用。研学旅行的目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将其作为实现品德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和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应切实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研学计划,做到有旅有学、旅学结合,在寓教于乐的研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正>为增强小学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我校加强教学研究,在学科融合和实践贯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校内:道德与法治课程同各学科走向深度融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融合的趋势也更为明显。吸纳不同学科的知识与元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对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亲和力和趣味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作为高考评价的根本任务,通过分析"生物与环境"模块学业要求,明确模块育人价值;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落实模块育人功能;利用区域化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将育人路径显性化;提升学科思维品质,最终实现育人目标。以期在高考一轮复习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目的了解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状况和耐药性特征,为其预防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江苏省各设区市哨点医院共收集24 292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进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毒力基因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2.48%。EAEC(36.48%)、EPEC(31.85%)及ET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直流极间短路故障迫使全网换流器迅速闭锁,快于直流断路器动作时间,导致系统停运,极大的降低系统可靠性。为此,本文针对直流电缆早期短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早期故障区段定位的线路保护方法。通过本地换流器的主动注入,从而削弱线路阻抗对注入信号的衰减,显化早期故障特征,实现对早期短路故障的准确识别与区段定位,解决短路故障引发系统失电的问题。为避免频繁注入,提出基于差动电流量测的注入启动判据
推动我国加工贸易效益增强、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是党和国家在新发展阶段对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加工贸易大而不强,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随着新一轮对科技全面性变革的到来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贸易及产业分工发生重大变化,全球价值链也相应有所调整。基于价值链的视角,通过对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面临的复杂形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加工贸易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如研发品牌经营环
2022年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学第29题是以血糖调节为主题的实验探究题。试题以真实科研案例为情境体现应用性,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参考信息兼具启发性和干扰性,实验设计注重科学研究的实用性。解题时需要区别干扰信息。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研读新课标,注重收集素材、创设情境。
仲裁制度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一元,其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仲裁保全程序作为仲裁制度的核心程序之一,能够有效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整个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与终局裁决的完整执行,从而实现当事人的仲裁目的。在最新公布的《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更是对仲裁保全程序作出了许多突破性的规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需修改完善。因此,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企业亟需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亟需提升的一个薄弱环节。相对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对滞后,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不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当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校企合作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的平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至关重要。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1990—2019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疾病负担数据,为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数据对我国1990—2019年NAFLD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具体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当今世界离不开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离不开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即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中最关键的就是光刻技术。光刻技术开始于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公司试制的世界上第一块平面集成电路,在短短的60年中,光刻分辨率极限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创造了人间奇迹。作为微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的光刻技术与微/纳米加工技术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精度最高的加工技术。光刻加工尺寸从百微米到10 nm,加工手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