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成本和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ong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浙江省建德市水稻、草莓、茶叶、柑橘等4种主要作物生产成本和成本结构调查,明确了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40%~79%,列首位,劳动力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此,提出大田粮油生产适宜规模性生产,草莓、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宜家庭式经营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和思路,并通过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关键词 农业生产;成本;成本结构;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6-293-03
  农业生产成本主要是指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1],为便于统计,分为当年直接用于生产而发生支出的费用和间接用于生产管理的费用,如设施折旧等。农业生产者的利润是影响和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关键性因素之一,明确当下不同农业产业的生产成本和构成,从而针对不同农业产业特点,确定发展模式和思路,进而控制和减少成本支出,提高利润,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2-3],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浙江省建德市水稻、草莓、柑橘、茶叶等4种主要作物生产成本和构成进行调查统计,提出今后产业持续发展思路和措施。
  1 农业生产成本调查
  1.1 研究区概况 浙江省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
  118°53′46″~119°45′51″E、29°12′20″~29°46′27″N,地域总面积2 321 km2,其中耕地3万hm2,水田15 333 hm2,“八山一水一分田”,多丘陵山地。建德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6.9 ℃,年平均积温6 180 ℃,无霜期254 d,年均降水量1 500 mm,是一个适合亚热带多种作物和果木生长的综合农业区。建德市农业以粮食、茶叶、草莓、柑橘等为主导产业,其中草莓产业列浙江省首位,获得“中国草莓之乡”称号。
  1.2 调查方法 笔者对建德市水稻、草莓、茶叶和柑橘4个主要农业产业生产成本和成本构成进行了实地调查,每个产业分别调查5个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流转土地进行规模性生产,需雇工)和5户农户(没有流转土地,不需雇工),取平均值。为便于统计,生产成本匀不包括规模化农业生产主
  体和农户自己的用工投入,成本以2015年度实际价格计算,其中田地流转租金为实际租赁年份的租金,政府政策性投入的烘干、耕作机等设施不计入成本。
  2 农业生产成本调查结果
  2.1 水稻生产成本和构成 经调查,承德市水稻生产成本和构成见表1。由表1可知,农业企业等规模性水稻生产主体,水稻生产成本达25 275元/hm2,其中第一位是工资性支出(包括人工工资、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10 725元/hm2,占总支出的42%;处第二位的是流转田租金9 750元/hm2,占总支出的39%,然后是肥料、种子和农药,分别是2 475、1 500、825元/hm2,分别占总成本的10%、6%和3%。在建德市一般农户种植水稻,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也由专业性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机械劳作,总成本13 350元/hm2,其中第一位也是工资性支出(包括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8 550元/hm2,占总支出的64%;肥料、种子和农药支出分别占总成本19%、11%和6%。
  2.2 草莓生产成本和构成 在规模性种植条件下,草莓产业生产成本136 965元/hm2,其中人工工资55 005元/hm2,占总成本的40%,列第一位;草莓苗按繁育成本价折算,需要1 800元/hm2,占总成本的20%;草莓种植需肥量较大,投入18 960元/hm2,占总成本的14%;由于草莓种植对田块要求相对较高,流转田租金10 500元/hm2,占总成本的8%。钢架大棚因材质不同,价格相差悬殊,以建德市目前应用较多的材质计算,需投入78 000元/hm2,按10年折旧,每年7 800元/hm2,占总成本的6%。大棚膜、地膜、农药受市场价格略有波动,按2015年计需要投入12 750、1 800、2 250元/hm2,分别占总成本的9%、1%、2%。在农户种植条件下,由于无需雇工,草莓苗自繁自种,草莓投入成本44 460元/hm2,其中肥料投入18 960元/hm2,占总成本的42%,列第一位;大棚膜、钢架大棚折旧、农药、地膜等投入分别为12 750、7 800、2 250、1 800元/hm2,分别占总成本的29%、18%、5%、4%,具体见表2。
  2.3 茶叶生产成本和构成 茶叶产业包括鲜茶叶农业生产和加工2个部分,该研究调查鲜茶叶农业生产部分。茶叶生产中总成本66 300元/hm2,由于茶叶采摘尤其是制作名优茶鲜叶采摘具有机械难以替代性,主要成本是人工工资,成本52 500元/hm2占总成本79%。人工工资包括茶叶生产基地管理和采茶雇工工资,其中采茶雇工工资占总人工工资的83%,具体见表3。
  2.4 柑橘生产成本和构成 建德市柑橘园一般建在丘陵山地上,柑橘的采摘、修剪、施肥需人工较多,尤其是果实采摘后需要人工挑运到果园操作道上,故在规模化柑橘生产成本中,人工工资11 625元/hm2,占总成本的54%;肥料、农药、果园流转费用分别为5 625、1 875、2 250元/hm2,分别占总成本的26%、9%和11%。单个农户的生产成本不包括人工工资和桔园流转费,总生产成本较低,见表4。3 基于生产成本考虑的产业发展模式思考
  3.1 劳动力成本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主要成本 调查显示,在水稻、草莓、茶叶、柑橘等4种作物的规模化种植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40%~79%,匀列首位。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以年龄50~70岁老年劳动力为主,劳动力紧缺会越来越严重,和其他地区一样,农业雇工价格年年见涨,且增长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后继无人和成本增加会成为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尤其是如名优茶叶采摘等机械化无法替代或替代量较少的产业,今后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劳动力已成为必须考虑的首要因子。   3.2 大田粮油生产适宜规模性经营 在水稻生产成本中,尽管工资性成本占总成本的42%,但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匀实现了机械化,约占工资性成本的72%,水稻、小麦、油菜等大田粮油生产已成为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同时水稻的规模性生产成本中土地流转租金占总成本的39%,由于农田是宝贵的有限资源,农田流转租金存在增长趋势。故在一定时期内,在政府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扶持下,水稻等大田粮油产业生产成本将有增长趋势,但相对稳定。由于机械化生产的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在负荷内随着规模扩大而降低,故大田粮油生产要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提高产业机械化程度,把土地流转到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经营,并产生良好的规模效益。农户种植要依托农机、植保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和规模性生产主体的生产机械设施,推进统防统治、统一育秧等社会化服务机制。
  3.3 草莓、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宜家庭式经营发展 从理论上讲,在活劳动力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包括物化劳动消耗、活劳动工资等费用在内的地均作业总成本,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4]。由于草莓等经济作物在管理上机械替代难度大或替代量少,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劳动力成本相对更高。故在劳动力紧缺地区,在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以夫妻二人和家庭成员为劳动力主体,农忙时雇工的家庭式生产经营模式将会取得良好的效益。例如目前建德市草莓生产,农户栽培草莓生产成本44 460元/hm2,仅是规模性生产的1/3,按一对夫妻种植0.47~0.67 hm2计,比规模性生产节本增收4万~6万元。近年来,建德市大量夫妻二人外出异地种植草莓0.47~0.67 hm2,年收入20万~30万元;相反在全部雇工情况下种植草莓,经营主体只有微利甚至无效益。
  3.4 加强管理,应用科技,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此次调查中肥料、农药支出占总成本的13%以上,尤其在柑橘生产中高达35%。故通过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预测预报、微喷滴灌、肥水一体化管控等技术措施,提高科技水平,可降低成本投入[5]。同时加强管理和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效率,也是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忠.农业生产成本控制与收益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5):98.
  [2] 郭枚香.关于农业生产成本及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J].会计师,2012(9):65.
  [3] 李丽.浅析农业生产成本管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95.
  [4] 黄佩民.依靠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J].农业科技管理,1994(2):6-7.
  [5] 康超,杜婧,王晓云.实施节水灌溉模式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必要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2(6):92-9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质及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为提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及植物合理布局与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设6个采样点,于2014年9~12月和2015年6月测定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3-N)、氨氮(NH+4-N)含量,2014年10、11月及2015年6月测定湿地部分植物体内Cu、Cd、Zn、Pb含量,研究水质及植物重金属含量的特征,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横断山小江流域生境质量,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优化土地利用现状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采用InVEST模型,利用道路、农田、城市、乡镇及土地利用等数据,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横断山区小江流域的生境质量进行了量化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江流域生境质量普遍偏低,流域中部区域退化严重。②土地利用类型和覆被对生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还林还草政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绿色消费”浪潮席卷而来,绿色食品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该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引入健康意识、社会影响2个变量对原模型进行扩展,认为健康意识、社会影响分别对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施以正向影响,并间接影响消费意向;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消费者绿色食品的购买意向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能够共同解释行为意向。  关键词绿色食品;计划
期刊
摘要:重点探析目前农业科技中介体系的不足,并从信息化建设、机构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政策与法规4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升农业各主体的创新能力,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中介体系建设,以及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促进农业各主体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中介;体系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5-247-03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
期刊
摘要利用曹县1966~2015年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9点二次平滑、累计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曹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日照时数变化与山东省的变化趋势一致,减少趋势非常明显,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56.59 h/10 a;夏季和秋季减少极明显,冬季、春季显著减少;5月份减少趋势最大。1982年是曹县日照减少
期刊
摘要 采用列表形式综述了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的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极小种群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极小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 S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6-031-04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和全球变化使得许多野生植物面临灭绝的风险成为极小种群,目前,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云
期刊
摘要:以鞍山为例,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高的Ⅰ型;市辖区、立山区、海城市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较高的Ⅱ型;千山区、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中等的Ⅲ型。为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
期刊
摘要:以古浪县为例,根据当地基本农田现状,运用ArcGIS10.2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利用年度遥感监测影像数据进行有效核查比对。通过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确定了保护目标,落实了空间位置,实现动态管理,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永久性基本农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S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5-259-03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
期刊
摘要:以龙泉灵芝孢子粉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和总结了龙泉市灵芝孢子粉产业现状特征及规模。在结合龙泉市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溯源制度的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运用HACCP危害分析技术,分析了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等过程中影响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符合灵芝孢子粉产业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使其能够对产品供应链中反映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的信息进行有效地追
期刊
摘要针对“中心—边缘”理论构建的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解构,乡村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基于企业管理中的期望理论,延伸搭建在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主体的合作方略集,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对方略集进行融合性验证,总结昆山市乡村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推广性意义,以期为相关地区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环境治理;期望理论;合作方略集;昆山市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