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要求切实保证中小学科学教育效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公民素质的提高,包括科学素质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主人,对于他们科学素质的培养极为关键,他们是我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强大基础,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学校教育是基础,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实现《科学素质纲要》目标的主要渠道。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中小学科学教育处于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第一线,任务重、责任大,在科学素质教育上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这也与《科学素质纲要》的目标相一致。但事实并不乐观,中小学科学教育亟需加强。如果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得不到改观,中小学科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实现,自然也就无法达到《科学素质纲要》的阶段性目标。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1、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严重短缺,政府的教育工作要求与资源配置相脱节。增加教育投资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中央政府曾经承诺,20世纪末政府对教育投资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要达到4%,事实上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教育投资比例不增反减,离4%越来越远。世界各国教育支出比例平均值为5.1%,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属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尽管近年来我省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但占GDP的比例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科学课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来习得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知识。科学课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具和学具,没有相应的教学器材、仪器、设施,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目前迫切需要增加教育投资,使科学实践活动能顺利进行。
  投入不足还突出表现为政府推动力度不够,各种媒介宣传面不宽、不深入,难以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政府推动是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科普阵地建设投入,鼓励支持学校、文化站建好科普阵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通过相关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有效地让广大中小学生处于一个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科学环境之中。
  2、农村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难中之难。农村教育的发展对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重城市,轻农村”的配置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日益拉大。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和教育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等手段,来实现对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机整合。首先,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只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政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缩小与城市教育硬件设施差距,完善教学设备,丰富教育资源。其次,要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针对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学历层次较低的情况,教育部门要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农村科学教育需要加快形成一支科学教学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的科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学校科学课教师普遍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较低,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不足,在科学课教学中仍普遍采用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需要大力推进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农村科学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快农村科学教学专业化进程。再次,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城市学校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大学生教育实习、支教、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等方式,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需要同时提高家长的科学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这已经成为城市学校和家长的共识,但在农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素质是长期形成的,从小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将对他们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承担着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家长有责任教育子女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为子女接受学校科学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拥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对子女提高科学素质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的加强,对子女科学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农村家庭来说,虽然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了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把子女培养成才,但由于他们自身素质较低,无法达到对子女进行良好家庭教育的目的。因此,提高农村家长的科学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子女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家长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具备科学精神,可以更好地依靠科技发展农业来增加收入,也可以很好地抵制愚昧迷信和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势必对子女产生重要影响,可以有效地辅助学校科学教育,增加其科技知识,培养其科学精神,并且为其提供较多的教育投入,促进子女科学素质的提高;还能够更好地消除“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改变其男性偏好的选择性物质投入倾向,而对子女一视同仁地进行良好的培养。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 云南】
其他文献
新课程教学中,要重视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一、实现小学有效体育教学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准备:  1、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否有效不是客观来判断,而是决定于人们体育教学价值的观念的教学的目标的观念。当前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运用运用技术和技能,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目标和心理状态。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
我园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就立足于寓教于乐,以鲜活有趣的音乐活动为手段,使幼儿的审美感知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综合的方向聚合与转化,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移情和创造的活动,获得美的感受和智的启迪。  一、选择恰当的音乐素材,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1、把握幼儿的兴趣点,选择音乐作品  如我在设计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希望》时,了解到韩剧《大长今》吸引了千家万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
摘要:偶发性科学活动如不及时捕捉,蕴藏的有价值的资源将“昙花一现”;由于受到各因素的影响,无适时的关心和指导,来自幼儿即时生成的信息稍纵即逝。如何及时捕捉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微妙点”,巧妙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关键词:偶发性科学活动;捕捉“微妙点”;幼儿;巧妙引导;    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令成年人意想不到的事,而幼儿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在幼儿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更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他具有其他科学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首先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育  1、注重培育学生爱国主义主义思想。结合教学向学
为实现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为聋生“打造”一个人文、对话、开放、感悟课堂新模式。  一、关爱听障儿童,凸显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中给语文学科做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准确定位。课堂是人与文本、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精神的全方位交融,人文精神应体现在每个
有人说过:“教育是一片绿洲,它洋溢着数不尽的生命力。教育是一个舞台,它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育人故事。”作为班主任,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意味着付出和责任;每送走一批学生,都体味着
什么是特长教育?多数人的认为是根据学生特别擅长和特有的长处进行的教育。而笔者认为不仅仅如此,它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智力多元化”理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进行的特长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智力多元化”的教育。   “智力多元化”理论根据人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把人的智力又分为 1、语言智能(言语/语言智力) 2、数理逻辑智能(逻辑/数理智力) 3
教育是一种互相寻视、发现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临场智慧。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所以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创新的姿态和安静的心态。只有老师自己静下来,慢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科学的设计好课程,才能把学生真正的吸引进课堂
6月22至24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在四川省德阳市召开。会议旨在贯彻全国标准化工作会精神.共商电器工业”十一五”标准发展规划。中国电器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