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整容”讲评

来源 :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暑假期间,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痴迷追求外貌的完美,不少家长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某班一共32个人,以前单眼皮的女生几乎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一些家长还把整容当作给孩子们的“开学礼物”。
  2.据《中国青年报》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少量应届毕业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911位受访者中,70/0接受过整容手术,而没有做过整容手术的受访者中,40010的人表示有整容意向。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时事生活类的作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主要是说暑假期间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第二则材料主要是讲大学生参加整容的情况。写作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内涵,作出自己的思考,然后综合材料的含义进行立意。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们的这种做法都是爱美的一种表现,追求美丽也是每一个个体的正当权利,应当被尊重。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微整形在青少年群体中继续泛滥,大家所追求的都是那“千篇一律”的审美倾向和状态,不仅会导致审美疲劳,还会出现“个性缺失”的情况。此外,我们也要明白,整形不是变美的唯一途径,如果青少年过于盲目追逐,家长过于支持和放纵,学校和社会又没有正确的指导和价值传递,那就会问题丛生,所以,引导正确的审美观是关键。写作时要注意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能够由现象深入本质,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主要立意方向有:(1)整形不如整心;(2)美,内外兼修;(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4)整容需有度;(5)美在自然何需整?
  [作文示例]
  美,不只是外貌
  梁蓝月
  美,可分为两类:外貌美和心灵美,但是大多数的人往往都追求前者。在我看来,美,不只是外貌。
  据有关调查,一些孩子痴迷追求外貌的完美,不少家长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某班一共32个人,以前单眼皮的女生几乎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一些家长还把整容当作给孩子們的“开学礼物”。另据某机构的问卷调查,911位受访者中,7%接受过整容手术,而没有做过整容手术的受访者中,40%的人表示有整容意向。这数据说大不大,说小确实也不小,至少足以证明如今整容正成为一种趋势,且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所谓的“美”,虽说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外貌上的美,却是不可取的。
  外貌美与心灵美究竟哪个更重要?当然,一个人如果两者都拥有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在现实生活中,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这个时候就要作出坚定的选择。《天龙八部》中的阿修罗长得极美,可她是会吃人的;韩红也许其貌不扬,但她到处做慈善,乐于助人,且创作出许多令人称赞的歌曲,内涵极佳。可想而知,心灵美比外貌美更加重要。
  在生活当中,我们为美吸引,为美陶醉,常常都指的是心灵美。
  奉献是一种美。近年来,“最美人物”成为一种时尚。“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荣誉,难道是因为他们外表长得最美吗?非也。他们或舍小家为大家,或舍己为人。这样的美又何尝不是心灵之美?
  劳动是一种美。马路或街道上的环保工人,医院清洁工,或是垃圾场的清理员,哪怕他们做着最底层、最不惹人注目的工作,他们依然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着,兢兢业业用双手支撑起一个小家。农民耕作,匠人磨木,教师育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劳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这个世界,这样的美又何尝不是心灵之美?
  许多人拼命模仿他人天仙似的美貌,却很少有人去模仿他人良好的品德习性。外貌美是天生的,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美却可以由后天养成,是独一无二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如此,一个饱读诗书的人给人的印象自然内涵丰美、人格高尚。
  心灵美的人不惊艳却耐看,且易于相处。长相美但缺乏心灵美的人,惊艳却不耐看,且难于相处。当然,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我们不能因此鄙夷整容之事,只是追求相貌美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自我,追求内涵美、心灵美,切不可舍本逐末。
  美,不只是外貌。唯有追求外貌美的同时注重心灵之美,方能成就真正的美。
  [点评]
  本文围绕“美,不只是外貌”的观点,阐明了“心灵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头非常简洁地提出问题,作者把美分为外貌美和心灵美,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美,不只是外貌。”第二段开始到最后,都以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第二段写道:“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所谓的‘美’,虽说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外貌上的美,却是不可取的。”这就显得非常辩证,外貌美可以追求,但不能“过分地追求”,这样的表述非常得体。而增加的过渡句“在生活当中,我们为美吸引,为美陶醉,常常都指的是心灵美”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文成为和谐的一体。最后部分的表述如“我们不能因此鄙夷整容之事,只是追求相貌美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自我”等句子,也是充满思辨性,结尾句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显得非常中肯、辩证,既照应标题,又点题升华,使全篇具有非常强大的雄辩力量。
  改得了外貌,改不了灵魂
  陈钇含
  当今社会,追星逐梦、争做网红的一代人掀起了一股追求“颜值”的流行风,“整容”成为新潮,风靡大街小巷。
  在我看来,“整容”并不是不好,它能改变外观上一些缺陷,使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未成年的孩子争相“动刀”,割起双眼皮,垫起假鼻梁,疯狂追求外在的美丽时,我们是否应当对“整容”进行思考?   作家王尔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不论你对你的外貌如何修改,你也无法改变内在的灵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试问有几个女孩子不曾在儿时偷用过妈妈的化妆品,学着她的样子去打扮自己?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一切美的渴望。但我们也一定听过或看过这句话: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外貌的修饰与调整只是我们对外在美的一种追求,我们还是我们,我们的本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也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身着艳丽,穿戴华贵,但举止却令人厌恶;有些人衣衫破旧,蓬头垢脸,但却心地善良,展示出他们的精彩与闪光之处。其中的差异,就出在灵魂上。
  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颜如玉”。丰盈灵魂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阅读和学习知识去改变自己。著名演说家余世维曾说过:“我知道自己长得不是非常帅,但别人看我第一眼就觉得我有点学识,我就非常满意了。”他也曾在演说中提到过,他家的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书,不论卫生间、厨房还是卧室,都有书。如果没有,那肯定是我们走错地方了。可以说,他的外表没有决定他的生活;他对阅读的热爱成就了他的一生;而他有趣而丰盈的灵魂,则为他铺平了未来之路。
  相比之下,那些花费大把金钱和精力去整容的人们,不如省下钱去书中提升一下自己的人格魅力吧!在书中,你可以游览三国,穿行红楼,感受水浒情意,同唐僧师徒西游取经;你可以从海上捞取宝藏,去宇宙摘取星月,累了便回小楼细听夜雨,闻深山土腥,与古人同行,与哲人共谈。在不知不觉中,你已遨游多地,上天入地,摘星取月,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这时的你或许才更适合用“风度翩翩”“闭月羞花”来形容。
  现在,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在外貌改变的同时,不如也丰盈一下灵魂吧,这样的你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整容”成功。
  [点评]
  这篇文章从材料出发,标题“改得了外貌,改不了灵魂”直接揭示了文章中心。开头摆出“整容”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然后表明自己的思考。作者承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更加坚定“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列举生活中的两类人,目的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其差异性,从而强调灵魂的重要性。而“有趣的灵魂”是从书本里来的,唯有读书,才能“丰盈灵魂”。最后总结全文,简洁有力,点明题旨,表达坚定的信念。文章论据充足,条分缕析,说理充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线贯穿,论证结构非常完整。
  善待皮囊,注重灵魂
  游启波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愈加注重自己的外表是否长得好看,而忽视了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好。
  人的皮囊,在其出生之时就已经注定下来,无论它长得好看与否,我们都应接受。苏轼有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者,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其实也是在启示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别人说我长得好不好看,那只是取决于他人的审美观念,不同的人,观念不同,所认为好看的人也有所不同。况且外表的美与丑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是生命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一个人内心的好与坏,才是我们所应看重的,所以我们更要注重灵魂。
  当今时代,为何会出现如此多追求好看皮囊的人呢?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可得知。人们确实会对好看的人产生好感,所以追求好看的皮囊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也不可过分追求外在美,譬如家长把整容送给孩子作为“开学礼物”就是荒唐至极的行为。在十几岁的孩子脸上“动刀”,不仅会对孩子的外貌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形成“外在美才是真的美”的价值观,从而忽视对心灵的滋养,荒废了学业。
  好的皮囊固然能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但却不能让人知其心。孔子有过两个弟子,一个相貌出众,另一个则相貌平平。起初,相貌出众者凭借高颜值在孔子心中留下个不错的印象,而相貌平平者则被认为资质平庸,不是可造之才。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貌出众的弟子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刻苦程度远不及长相平庸的弟子,自然最后的学问也远不及他。所以,好的皮囊是能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但有趣的灵魂才是我们所需追求的。再者,“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再好看的皮囊,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堪入目,如果一味追求好看的皮囊而荒废了其他,那么等到皮囊腐朽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因此,为了在岁月面前始终优雅从容。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不断充实自己,满足自己灵魂上的需要,让灵魂变得更加有趣。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皮囊一般但灵魂有趣、超然的人。就像马云,虽然上天没有给他一副好看的皮囊,但他能被我们所铭记的原因在于他的睿智和有趣,在于他为时代作出的贡献。所以,从今天起,善待自己的皮囊,丰盈自己的灵魂吧!让灵魂和内在成为骨架,让皮囊和外在来锦上添花。
  [点评]
  这篇文章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就是“善待皮囊,注重灵魂”,也就是既要善待自己的外貌,也要注重自己的内心,“美,要内外兼修”。作者首先承认追求外貌美是没有错的,是“人之常情”,但更应该重视灵魂,“丰盈自己的灵魂”,体现出观点的辩证性。作者写生活,写对生活的感受,整篇文章体现出对生活、对现实和对时代的深刻感悟,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说服力。论据充实,论证有力。本文主要采用两种论证方法:一是例证法,如孔子两个学生的事例、马云的事例等;二是引证法,引述了苏轼、《诗经》等有关名句,借以阐明道理,使形象性与深刻性较好地融为一体。
  审题立意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著名农民歌手在某银行服务窗口领取自己的小麦补贴的视频传得火爆,并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该明星不该领取,也有人认为应该领取。
  对此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这道作文题中,题干已明确要求考生从两种观点中任选一种进行作文。
  观点一:反对该明星领取小麦补贴。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①作为明星,收入颇丰,不必再在乎这几百元钱;②小麦补贴应该花在更需要的收入颇低的农民身上;③主动放弃领取小麦补贴,体现的是传统美德;④国家发放补贴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确实有需要的人,该明星再去领取是一种资源浪费;⑤该明星有权利领取补贴,客观上反映出国家相关政策的不足。
  观点二:支持该明星領取小麦补贴。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①作为一个农民歌手,他首先是一个农民,领取补贴是他的权利;②补贴不是困难救济款,任何具有农民身份的人都可领取;③领取小麦补贴是权利,怎么支配应该由该明星自己做主;④反对是一种仇富的行为。
其他文献
新西兰毛利族人口是世界土著民族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之一。从人种、人口、民族、经济、遗传、考古、语言等方面对新西兰毛利人口祖先源流问题进行引证,结论是:新西兰毛利民族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共享经济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共享经济注重通过融合社会生活中的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而这些资源包括服务、
阳离子系统分析中 ,利用不同组试剂可提出许多分组方案 ,较有意义的是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和酸碱系统分组方案。组内进一步分离又依条件不同而各异
英雄之路辛弃疾的英雄之悲实际上是融合在整个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集体之悲中的。中国传统读书人有着深刻的建功立业的焦虑。西方知识分子很多有基督教的信仰,有着对彼岸世界的
鲁迅先生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同时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确,读者的声音是如此庞杂,其中常有荆棘丛生,在作者希望人人喜
目的:探讨神曲与酶对化风丹药母发酵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α-淀粉酶组、胃蛋白酶组、胰蛋白酶组、脂肪酶组、混合酶组、原处方组和阴性组,采用HPLC
魔方(英语Rubik's Cube,原名MagicCube),在台湾称为魔术方块,在香港称为扭计骰,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ErneRubik),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被称
When 66-year-old Londoner Sylvia Haller was laid off in February,it wasn’t just her income that took a hit.It was her self-esteem.“I had this feeling like,‘I
导数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结构,《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或排列',指事物基本单元或部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具象世界,宏观如太阳系,中观如建筑,微观如分子,还是抽象世界,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