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农村改革前10年的主要突破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改革前10年的主要突破龚晓宽,刁其武回顾西部农村10多年的改革历程,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农村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突破之一: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广泛推广,使西部农村初步确定了与改革前完全不同的农村经济体制,农户家...
其他文献
周恩来关怀船舶工业二三事郭洪庆一代伟人周恩来,是中国人民公认的好总理。本文通过几项重点工程的研制,反映他对船舶工业的关怀和支持,借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一集中当今许多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核潜艇,是一项技术非常复杂的国防尖端工程。这一工程从研制伊始,...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农村“六条”。其主要内容是:1.搞好公社的经营管理;2.减轻社队和社员负担;3.分配要兑现;4.粮食分配要兼顾三者利益;5.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6.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家庭...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两次历史性飞跃,这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的。1995年中共中央批准印发的中央宣传部撰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两次历史性飞跃,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
中国是个农业古国,从采集、狩猎转为种植与饲养产生农业以后,成为东方农业的发源地,创造了光辉的农业文明。据考古学家研究,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谷物和家畜,分布在北方的长城内外和南方的珠江流域,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①。自古以来,把耕种土地的劳动者称...
为了描述和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的社会变迁过程及其效果。本文从众多的社会经济指标中选择了37个重要指标组成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等六个子系统,这套指标体系较全面、概括地反映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提高...
建国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和特点陈廷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按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从建国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属缓慢转移时期;1979年...
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袁宝华43年前,我随周恩来总理、陈云同志和李富春同志到莫斯科,参与商谈和确定苏联援助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征求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同志对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见。在苏联前后生活了10个月。回忆起在苏联参加谈判的日日夜夜,许多...
新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其经验教训当代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研究课题组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棉花生产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1984年创历史最好水平,1991年是第二个高产年,这两年全国棉花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13....
台湾问题与我国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汪青松一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败退台湾,形成大陆与台湾对峙分离的局面,这就产生了台湾问题即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美国有一种议论说,对台湾问题,美国采取"不介入"的态度。邓小平驳斥...
“斗、批、改”运动与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郑谦"斗、批、改"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前期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又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阶段。它提出于1966年,于1968年至1969年达到高潮,1971年以后,以不了了之而告终。现在,引起我们注意的不是这个阶段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