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一步一策略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来自生活、学习、品行方面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让我们就如何批评孩子,分享一些具体策略吧。
  
  Step 1: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教育孩子,应建立在“可信”和“可行”的基础上,家长的态度应是诚恳的。有研究表明,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孩子自信心与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及行为控制能力。有的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态度粗暴、语言尖刻,把批评教育变成了审犯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而有经验的父母则会用平和的语言先让孩子讲清事情的经过,在帮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孩子才知道批评的目的是使自己知错改错,把紧张的批评变成宽松的谈话。
  
  Step 2:抓住批评的时机
  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把过失和自责联系起来,切忌秋后算总账。由于孩子年龄小,早上发生的事情,往往到晚上就全忘光了,这时家长再去批评容易使他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及时的批评会让不良行为和不愉快体验建立更加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系,进而减少犯同一错误的几率。另外,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不仅要指出哪里做错了,还应告诉孩子怎样做才不会错,因为孩子越小,越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他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成长的。
  
  Step 3:建立有效的“父母同盟”
  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要一致,意见要统一,才能形成共同教育的合力。切不可一个批评、一个袒护;这个说好、那个说坏,混淆孩子的是非界限,父母之间更不能相互埋怨、推卸教育责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相互理解、折中、达成一致意见,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效果。
  
  Step4:注意批评后的抚慰
  孩子受到批评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疏远父母,那是因为他情感上感到受挫。这时,作为父母应主动亲近他,必要时还可增加一些身体接触(如搂着肩膀,拉着手等)。要让孩子知道,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批评,但爸妈不会因此就放弃他甚至不爱他了。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爸妈的这种做法绝不是为了讨好他,而是相信他今后一定能改进。
  批评是爱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批评是手段,爱才是目的。其实,天底下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学习走路时要经历无数次的跌倒和爬起一样,孩子总是在错误中学习与成长的,有时候,父母的容忍与耐心反而是激励孩子努力上进的动力呢!
其他文献
我们本次拿到的试驾车是搭载1.2T引擎的雷凌燃油版车型,官方标号为185T。TNGA架构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外观设计上整车的视觉重心更低,车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张“大嘴”,在中央进气格栅的设计上可以明显看出,设计师利用横向线条营造出向中间聚拢的趋势,从而让大家把眼光的重点落到丰田标上,这就是丰田家族最新版本的设计语言——Keen Look。沿着面积巨大的进气格栅往两边延伸的大灯采用
目前挑食、偏食的孩子越来越多,许多父母忧心忡忡,苦于难觅预防矫正方法。下面就谈谈孩子挑食、偏食的来龙去脉和解决方法。    有关食欲的知识  偏食挑食说到底就是食欲出了问题。那么食欲是怎么回事呢?  食欲是指进食前或进食时对食物的愉快感觉,是人对食物的欲望。是食欲决定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食欲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现象。人们应该了解的是:  味觉的基础——味蕾  人吃东西能品尝出酸、甜、苦
这次活动的名称叫做“性能试炼场”,顾名思义为测试车辆的性能、操控,体验主要分为直线加速/ 制动、连续弯道和麋鹿测试等环节。由于我们这次试驾的P7还不是最终量产交付的状态,软件更新速度远远高于整车硬件,所以这批试驾车的软件版本与最终交付状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没有体验到小鹏P7在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方面的功能。  在首先进行的连续弯道和绕桩环节中,我们主要体验的是车辆在转向时灵敏性与指向性,以及悬架的支
开讲专家:关鸿羽,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教育管理学会秘书长, 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有《家庭教育学》、《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智力的方法》、《心理素质教育》等教育著作30余部。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对父母的情感依恋也逐渐增强,愈发不愿意离开家人身边。但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离别,妈妈要上班、爸爸要出差……大人总有自己要忙碌的事情,这时,如何让小小年纪的孩子学会面对分离,战胜依恋就成了父母首要解决的问题。    Step 1:离别前的准备  提前使孩子的心理有准备,平时注重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父母在平时应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不可对孩子过冷或过热。孩子对父
改革开放30年, 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形态变得更加多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灵动开放。众所周知,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却是一潭死水:一套教材、一种格式、一个套路、一种思想、一个目标。分数论英雄,高考定终生,把人当做工具来培养。我们所看到的改革基本停留在形式上,比如扩招、远程教育等等。当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现在看
前苏联著名幼教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对于儿童来说,体力劳动不仅能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而且还给能儿童一个丰富的思想世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其意义并不仅仅在劳动本身,而在于促进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劳动助长孩子身体发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劳动主要是双手的劳动,手的发展有利于整个机体的发展,尤其能促进脑的发展。在幼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家长循序渐进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人父母的独生子女表现到底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的编辑在周末兵分三路,对几位“独生爸妈”进行了调查访问。    访谈对象一:周先生,孩子4岁,关键词:参与  我们家是典型的“421家庭”,妻子和我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都不强,刚结婚时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儿子出生后,我母亲就搬了过来,一手包办小家伙的吃喝拉撒,住在附近的岳父母也常来帮忙。我和妻子学着抱宝宝或者给他
暂时隔离法,主要是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而采取暂时将其隔离、以达到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又称“面壁法”。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终止孩子某些不良行为,还能够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自我调节。暂时隔离法对于处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打人、骂人、咬人、分享和合作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那么家长该如何应用此种方法呢?  艳艳正在饭桌上画画。妈妈手里端着一摞餐具对艳艳说:“请把彩笔和画本收起来,妈
宝宝3岁,喜欢吃梨,而且还吃得特别有意思。他有时喜欢从上往下转着吃上几圈,然后惊喜地大叫:“妈妈,快看,像不像我们涮羊肉的火锅?”有时他又从下往上吃,当吃到剩薄薄的一圈时,会高兴地将梨举过头顶:“妈妈,我的小雨伞!”哪怕吃到最后只剩下了梨核,他还在津津有味地舔着:“我的小雪糕好甜哦。”  从宝宝吃梨这件事,我开始意识到家长应该随着他的想像去分享他的快乐,进而呵护宝宝的无限创意。如何让孩子在想像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