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视角下中国老年教育师资所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人们对老年教育及其师资方面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然而,我国老年教育在师资建设上面临着许多的困境,比如存在着数量上严重缺乏;质量上水平不足、参差不齐;管理上不到位,比较混乱;教师本身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找出其背后的原因:即政府方面缺乏引导和政策支持,对老年教育认识和准备不充分;学校方面激励和约束程度不够,缺乏合作;物质方面工资待遇偏低,没有吸引力;培训方面体系不健全,过于零散,流于表面;教师方面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和严格要求自己等等。揭示这些原因是摆脱老年教育师资困境的重要前提,也是老年教育师资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老年教育;师资;困境;原因
  一、 学习型社会视角下中国老年教育师资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一) 老年教育师资在数量上严重缺乏,分布不均
  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老年教育的师资在数量上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相对于人们对于老年教育越来越大的需求,老年教育的师资在数量上并没有跟人们的需求同步发展,也就是说老年教育师资在数量上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跟不上人们对老年教育的需求的增长速度。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师资是指专业意义上的那些精通教育并且专门从事老年教育和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员。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的教师队伍,需要大量的专门的教学人才,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团队。由于数量上严重缺乏专业的教师,老年教育机构只能是聘用一些兼职人员,退休人员和临时人员,这给老年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另外,专业的老年教育师资在分布上也比较不均,往往是东多西少,省市多乡镇少。一般在东部地区和省市大城市的老年教育机构才具有多一些专业的老年教育教师,但在西部地区和一些偏远的乡镇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专业师资数量就显得更加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在巨大的需求面前,专业的老年教育师资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分布上也不是很合理,有待于改善。
  (二) 老年教育师资在质量上水平不够,参差不齐
  老年教育师资数量上的不足,必然也会影响到师资质量。在绝大部分的老年教育机构中,70%以上的教师都是由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一些外行人员组成。在这些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并不是师范专业出身,他们大都不是很熟悉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专业知识更是没有了解。他们的科研能力也比较弱,一般很少有创新性的成果。甚至在这些“外聘人员”当中,相当一部分人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获得。另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水平差距也比较大,教学质量高低不齐,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大不相同。比如有的教师能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创新式的方法,够照顾老年人的需要和差异,能够引起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有的教师则是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结果造成上课氛围比较严肃,教师和老年人都比较被动,积极性不是很高,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 老年教育师资在管理上不到位,比较混乱
  老年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问题也说明了老年教育师资在管理上是存在着很多不到位的现象,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老年教育师资比较混乱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缺少对老年教育师资管理方面的政策,现在的法律法规缺少对老年教育师资管理制度方面的详细规定;二是现在的老年教育是由教育部门、老龄办和老干部工作部门共同管理,对于师资这一块存在关注不够、功能交叉、效率不高、推卸责任等问题;三是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不穩定,教师的流动流失程度大;四是对老年教育师资的职称评审存在问题和不足,缺乏高级职称人才。
  (四) 老年教育师资本身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积极性不高
  老年教育师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本身在主观上对老年教育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难形成一个正确的态度。与基础教育相比,他们有的会认为老年教育始终是“旁门左道”,是老年群体娱乐消遣的一种手段。甚至有些教师还存在着一种偏见,即不认为从事老年教育是一个光辉的职业。因此,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面对老年教育的时候显得要不就是底气不足,要不就是有些不屑。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就只是完成任务,机械劳动,很难从中获得快乐,很难找到幸福感和归属感,有些工作甚至是应付了事,走个形式,更不用谈什么责任意识。老年教育教师缺乏积极性还体现在退休教师年龄程度偏大,受限于身体因素,他们很难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老年教育事业上;而年轻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来去匆匆,往往在其他地方还有工作,也不愿意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棵“树”上。
  二、 学习型社会视角下中国老年教育师资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政府方面缺乏引导和政策支持,对老年教育认识和准备不充分
  我国老年教育师资问题的首要原因就是政府在宏观层面领导的缺失。政府在老年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领导者和指引者的角色。虽然近几年越来越重视老年教育发展,但大部分依然只停留在口头上。政府的主要精力依旧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上,老年教育的发展则经常会被边缘化,被放到其次的位置上面。这样对老年教育的师资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使其得不到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那样足够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政府好多人员是非成人教育,非老年教育专业出身,他们很难对老年教育及其师资有正确的认识,无法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老年教育师资方面的问题,也就无法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领导老年教育及其师资的发展。比如,教育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在老年教育舆论宣传方面没有发挥出引导的作用,使得许多老年教育的教师在对待自己的职业上都显得有些迷茫,甚至不愿意从事这些职业。
  (二) 学校方面激励和约束程度不够,缺乏合作
  我国老年教育师资出现的问题与学校方面对师资的管理工作的不积极和不到位的做法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大部分的老年教育机构都没有为他们的老年教育教师团队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没有一个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一些学校机构就算是有这些制度并且挂在很显眼的位置,但是大多都没有很好地贯彻实行。教师觉得教得好和教得差并没有什么区别,只需要按时完成任务,完成课时甚至是与上级搞好关系就可以了,这对于提高老年教育师资的水平,改善老年教育师资的质量都是非常不利的。   老年教育师资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因此高校、社区和社会团体等对于老年教育师资的发展和提高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但是现在的状况是老年教育机构与高校、社区和社会团体的联系和合作远远不够,有一部分的老年教育机构更是处于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的状态,老年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老年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 物质方面工资待遇偏低,没有吸引力
  我国老年教育师资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本的原因就是工资待遇偏低。这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最近几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教育师资的工资待遇却没有很多的改善。现在我国大部分老年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都在2000多至6000多不等(北上广个别除外),而在一些落后甚至偏远的地区教师就只有两三千左右。物质层面解决不好,达不到教师心目中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就没有充足的动力让自己心甘情愿做得更好,也就无法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年教育的事业上。这在一些年轻教师身上尤为明显,他们不仅要考虑到谋生的强烈需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还要考虑到自己的机会和前途。因此,他们会经常在学校外面有一些其他的工作,并且有一部分教师甚至会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给我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现在的老年教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对许多年轻教师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现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下,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现在的老年教育师资里为何年轻教师那么少,教师流失那么严重。无论是经费支持还是福利待遇,老年教育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上的一些培训都有很大的差距,这难免会让老年教育教师心中产生一种不平衡,导致他们很难在工作中能够充满激情,从而很难在工作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四) 培训方面体系不健全,过于零散,流于表面
  我国老年教育师资的建设离不开其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然而,老年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最主要的体现为四点:一是现在的师范高校还没有普遍地设立老年教育专业,针对老年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培养比较欠缺;二是缺乏与老年教师成长发展相配套的继续教育制度和在职学习制度;三是现在绝大部分的老年教育教师培训没有制度化,显得非常零散,缺乏联系,不成系统,过于形式化;四是老年教育教师的培训没有常态化和普及化,只是少部分教师能够参加。实际上大部分的老年教育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摸索着前进,这给老年教育师资的专业成长和水平素質的提高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五) 教师方面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严格要求自己
  我国老年教育师资问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本身的原因。教师本身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错而犯错,二是明知错而犯错。第一种情况是部分老年教育教师从思想上和认识上没有意识到老年教育师资对老年教育整体发展以及老年教育师资建设对当代教育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老年教育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发展上也没有那么紧迫,所以就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性和创新性不是很高,总是显得那么碌碌无为。第二种情况就是部分的老年教育教师从思想上和认识上也明白老年教育师资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但是就是在工作中不严格要求自己,放低对自己的标准,不尽力尽为,有时候情绪和态度比较消极,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他们时常认为自己在里面就只是完成任务和打发时间,甚至就把自己当做是临时工和兼职人员来看待,对待老年教育没有很大的责任心和归属感。这两种情况都对老年教育师资建设,对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危害很大。特别是后一种情况,如果这种教师过多,对老年教育的发展状况将是灾难性的。
  参考文献:
  [1] 马国云.关于老年教育师资建设对策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2-84.
  [2] 柳华盛.终身教育视域下城区老年教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J].当代继续教育,2014(10):25-29.
  [3] 柳华盛.老年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07-110.
  [4] 陈旭亚.谈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老年报,2009,09(16):03.
  作者简介:文建章,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民办高校如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这是一个新课题.黑龙江财经学院党委结合实际,把突出“民”字作为切入点、把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作为创新点、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
劳动保障档案是记载个人所有的包括学历、工作经历、职称、作风品德、保险或者其他社会经历的资料,是政府部门帮助就业、人员培训规划或扶贫扶弱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档案管理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结合OM、SEM、TEM及-40℃低温冲击韧性实验,研究了焊接热循环(不同峰值温度和t 8/5参数)对P460NL1高强正火容器钢热影响区组织和低温韧性的影响,重点分析
本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背景,通过课堂录像和案例转写来分析五位汉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点时的互动话语,旨在研究汉语教师话语中“支架”的构建方法以及构建后所起到的作
本课题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中药复方制剂乳康巴布膏剂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提取工艺的研究;2、成型工艺的研究;3、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4、质量标准的研究;5、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技工院校仍然是这一教育模式的主办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不高,行业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来,这
目的:为阐明内南五味子和异形南五味子的植物亲缘关系,确定药材滇鸡血藤的基原植物,探究不同物种中特征性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及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内南五味子的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文章通过对赵萝蕤《草叶集》译本的细读和文本分析,探讨其作为知名翻译家、教授对待翻译的态度、标准和方法。她的态度是严谨且坚持;她一贯遵循的翻译标准是忠于原著及具有高
摘 要:本文从加拿大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理念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一体化进行设计和内容选取,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过程中的课程设置不兼容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管理;中高职;课程一体化  目前,我国各级职业院校正在积极实践中高职衔接项目,但在实施中发现,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定位的衔接,教学组织的衔接等。其中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是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