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下不敢上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公司工作一年多,孙盛钟爱技术工作岗位,一心一意在车间技术组钻研业务。身边的年轻同事都想方设法,往公司机关挤,孙盛却从未动心。可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他没找机关,机关倒是找上他了。
  孙盛喜欢写点东西,工作之余,把所见所闻写成稿件,投给总部的报纸,结果真的见报了。车间主任很高兴,拍着孙盛的肩膀说:“行呀,小伙子,有两把刷子!以后多宣传宣传车间的事儿,让大伙儿的脸上都有光。”有了领导的支持,孙盛一发不可收,时常在总部的报纸上发稿。时间一长,自然引起了公司领导的注意。
  公司没有专门的宣传部门,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人事部刘主任找孙盛谈,希望他转岗到公司办公室,那里更适合他。可孙盛觉得读了4年工科,现在要转岗到管理岗位写写画画,这与理想相差太远,就婉拒了。
  可没想到,公司一把手辛总也找来了。辛总说,公司这些年的宣传工作薄弱,每年在总部报纸上发消息的数量总是个位数,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急需加强新闻宣传力量,希望孙盛能承担这方面的工作。
  按理说,老总亲自谈话,给足了孙盛的面子,但他真的不愿意放弃技术工作,只是敷衍说考虑一下。班长老薛看出了孙盛的为难,说他也不舍得放孙盛走,但还是要服从公司需要。薛班长说:“辛总这么看重你,你将来又在领导身边工作,别人都求之不得呢,将来肯定有大出息。还有,老总都看好你能胜任这份工作,你要是不去,这是和领导过不去,将来还怎么在公司里混?”
  孙盛意识到,再拧着不去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转岗到公司办公室,孙盛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去报到那天,办公室杨主任的态度不冷不热,甚至有点怪怪的。介绍孙盛时,主任说:“这就是老总给咱们推荐的大才子,以后我们都要向他学习。”这让孙盛的心里一激灵。
  负责宣传的是徐姐,兼管公司网站,她正举着镜子照呢。杨主任说:“小徐,以后你就带着孙盛一起把宣传工作做起来吧。”徐姐“啪”地一下把镜子放到桌面,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杨主任,您可别这么说,还不知道谁带着谁呢,人家小孙可比我能耐多了。”这让孙盛特别尴尬,不知道如何接话才好。
  杨主任给孙盛安排工作,要求他每个月至少往总部的报纸投出4篇稿子,年发稿量不少于20篇,还说办公室不只做宣传,孙盛也要负责其他工作,其实就是把扫卫生、换水、复印、送材料等杂事统统塞给他了。
  其实忙点也没啥,关键是其他人都坐在电脑前浏览网页或者玩游戏,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却得不到认可,让他心理很不平衡。他想撂挑子不做,但想到作为新人要忍耐,还是说服自己默默地承受着。
  有一天,徐姐对孙盛说:“我听说电解车间有个技改项目挺好的,你去采访写个稿子吧。”孙盛跑去采访,不到半个小时,办公室那边就来电话催他回去复印材料。“复印谁不能做?偏偏要我去!”孙盛来了拧劲儿,干脆就没理。
  第二天上班,杨主任责问孙盛为什么不复印资料。孙盛的火“噌”地就蹿起来了,他高声告诉杨主任自己没有去闲逛,是奉了徐姐的命令,去电解车间采访了。杨主任被孙盛的态度吓愣了,但很快就强硬地说:“你这什么态度?去采访为什么不和我打招呼?别以为老总把你招来,尾巴就翘上了天!”
  过了几天,杨主任问孙盛:“这个月的稿件量完成了吗?”孙盛说上班杂事太多,没有清静的时间构思稿子,再说是徐姐主要负责宣传这块工作,应该去问她。杨主任轻蔑地看了孙盛一眼,说:“你这样对待工作,怎么对得起辛总?还是踏实点工作吧,不要想入非非。”
  孙盛憋了一肚子气,他不想让别人瞧不起。在月末余下的几天时间,他利用午休时间去基层采访,晚上回家赶写稿子,给总部的报纸投了四五篇。
  孙盛在总部的报纸上发了文章,心里的底气壮多了。可他发现,即使他这样努力,办公室的同事对他的态度也没有转变。每次看到他的稿件见报,也没人说句表扬的话,闲言碎语倒是不少,不是说把事情写大了,就是写偏了。不过,辛总有两次拿着报纸到办公室这边来,说孙盛的稿子写得不错。
  有一天,孙盛写了一篇有关公司经营的稿子,当天下午必须投出去,不然就赶不上总部报纸的排版时间。他正在校对,杨主任让他立刻到车站去接客人,有几位专家要来公司做评估。孙盛只好把没校对完的稿子传给杨主任审核。等到孙盛回来,杨主任对孙盛大发雷霆,说他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把公司的经营数据少写了一个零,幸亏被发现了,不然登报可就丢了公司的脸。杨主任训斥孙盛,其他人都幸灾乐祸地看热闹。
  孙盛觉得冤枉死了,有时间校对的话,怎会犯这样的错误?想起在技术组工作时薛班长和同事的关心与体贴,再想想办公室里的刁难与冷遇,真是冰火两重天。
  孙盛找薛班长倒苦水,薛班长告诉他,杨主任对孙盛有意见是有原因的。据说杨主任原想让同学的孩子到办公室工作,但被辛总拒绝了。偏偏辛总把孙盛调过来,杨主任不敢得罪辛总,只好拿孙盛撒气。徐姐也有背景,是某位领导的千金,得罪不起。薛班长说:“当初是我考虑简单了,看见机会就劝你转岗,哪知道办公室的关系这么错综复杂。”薛班长拍了拍孙盛的肩膀,“想回来就回来吧。”
  第二天,孙盛向杨主任递交了调离报告,又找到人事部刘主任请求回到技术组工作。最后,他找到辛总,没有说办公室同事一句坏话,只是说他在机关里接触不到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写起文章不是很得心应手。他回到技术组工作,也可以抽出时间写稿宣传公司。辛总沉吟片刻,答应了孙盛的请求。
  搬着东西走出办公室的那一刹那,孙盛心里一下子晴空万里……工
其他文献
编辑:商场最终承担了责任,这是依据了什么法律?在不同交易模式中,消费者该向谁索赔?  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的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提出赔偿。下面我们根据经营者的不同销售模式阐述相关的法律规定。  经营者提供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销售平台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固定门店模式;第二种是举办展销会或租赁柜台
期刊
问:辽宁沈阳市胡雅婷  现在国家允许生育两子女,如果只生育一个的是否还有奖励?  答:  以前的奖励规定继续执行。  文件规定:“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
期刊
【民片】付长伟,原鞍钢炼铁总厂技术骨干。50岁时,他没和家人商量,就向厂里递交了居家申请,迈出了鞍钢大门,到私企打工。1年后,他有了立足之地;5年后,他成了业界专家;13年后,他想告诉工友们:离开国企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瞒着媳妇辞了职  我是个实在人,不会也不愿意唱高调儿,一辈子就愿意实话实说。  2003年的时候,全国的国有企业都遇到了空前的困难,鞍钢也不例外。当时,鞍钢应对的办法是“减
期刊
问:河南鹤壁市左鹏飞阿  我和爱人目前在城市打工,请问国家对农民工享受城镇公共服务有哪些规定?  答:  文件规定:“逐步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在城镇常住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使其逐步平等享受市民权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逐步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
期刊
普通上班族攒点钱不容易,有了积蓄都想“保值增值”,偏偏现在投资渠道太少,银行利息低、买房怕调控、炒股总被套、搞收藏怕被骗……正为难的时候,网上突然出现了P2P。  正规的P2P是一个网上中介平台,一些个人或企业需要借款融资,P2P网站对他们进行审核,认为资质健全,就把这个借款信息放到网站上,并标明借款期限和利息。普通人看了这些信息,觉得靠谱,就通过网络支付把钱借出去,到期连本带利收回。这种新兴的理
期刊
2016年,在整个文化娱乐圈里,名人们最怕的词恐怕非“P2P”莫属。诸多P2P平台的老板跑路或被查,让给这些平台代言的明星名人们遭到千夫所指。  大概直到这些明星被卷进去,他们也没完全弄懂什么是P2P。简而言之一句话,这年头给互联网金融做代言,很容易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那么什么是P2P?从正规的解释讲,它是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P2P平台是指在互联网上建立
期刊
我老公是保险公司销售员,平时工作辛苦,收入却不多。他有好几个QQ号,说每个号都有用途。  与大学同学互加好友的QQ号名字叫“你不拜金金拜我”,签名是“在酒店吃鲍鱼,怀念的是大学食堂的清炒萝卜;开着宝马,思念的却是校园林荫小道骑自行车的美好时光”这不是吹牛吗?老公振振有词,“同学都暗自较劲,看谁混得有出息,我不能输给他们。”  老公工作用的QQ号签名是“新产品,新观念,本公司即将推出金色朝阳少儿保险
期刊
怪奶奶  都说现在工作岗位少、就业难,但在家政服务业,似乎还在闹用人荒。就说找保姆吧,就是个烦心事。找个能干的保姆还容易,但找个可心又可靠的保姆很难。在顾家,找保姆伺候已经瘫在床上3年的顾奶奶,就是一件艰巨而且是需要经常打理的家政大事。为什么用“经常”二字?因为顾家的保姆都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经常换,所以是经常性任务。  从顾奶奶卧床后家里请第一个保姆开始,到顾奶奶离开家去养老院,顾家已经换了
期刊
无论如何,“个人破产”于中国大陆人都是陌生的。尽管2002年传出香港影星钟镇涛个人破产的消息,但对这一法律术语,国人还是有意无意让其从身边溜掉了。之所以无视,大概当时多数国人“产”还不多,或本来就无产,没必要关注。现在不同了,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前不久指出:国人大规模置业时代几近结束。这说明很多国人已进入有产阶层。这样一来,个人有产与个人破产就搭上了关系,于当下言说,恰逢其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期刊
伤心男 36岁  我和妻子是大学同学,结婚10年,我们都成了公司的中层,儿子也进了重点小学,生活无忧。年前,妻子突然说要离婚,理由有三:我给不了她被爱的感觉了;她会阻碍我的事业,我对她也没有帮助;很多事她曾多次暗示过我,我却从没改变,以后也不会改变。我无法说服她,侧面打听才知道,她着急离婚是因为和上司有了暧昧关系。  我质问妻子,她恳求我好聚好散。我告诉她,那个男人只是想和她玩玩,否则为什么不去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