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 读写相长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不少语文教师重视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而忽视了教材中的语文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人为地分割开来,可贵的文本教学资源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若能充分挖掘文中的写作资源,可以为学生寻求到仿写的好基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情感撞击,发散式阅读,写出新故事
  有人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的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学生在读教材时,会情不自禁地发散联想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所经历的时代,在和文本的对照中发生共鸣,产生强烈的情感撞击,使他们的灵魂和精神都受到冲击,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因而笔者常提醒学生及时写作,把这些灵感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笔者的做法是:①读教材,确定自己发散联想的点。发散联想的对象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情节,一个人物。②发散联想自己相似的经历、耳闻目睹的事件。③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故事,形成文字。
  二、锤炼思维,个性式阅读,亮出新观点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教材,笔者尽量不给他们统一的答案,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哈姆雷特”。尽管,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孩子们心中的东西也许不那么完美,不那么成熟,但是,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学习《越巫》学生们得出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害人者必害己”等常见的结论外,还说出了“一个人无知是一个人的悲哀,众人无知是民族的悲哀”的警句,学生对人、事、物的认识有时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深刻!
  三、提出质疑,探究式阅读,成就新报告
  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同理,没有问题的阅读也是不成功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了问题,才真正读了进去。笔者还尝试着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五柳先生传》中作者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对于作者的做法,学生提出问题: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是作者崇尚的一种读书方法,怎样看呢?学生有争议: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是快节奏的,这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的读书方法;有的则认为像我们现在学的这些功课,都是真理、经典,不咬文嚼字,精读细品怎么能读透呢?笔者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旁征博引说服对方,专门开了一个小小的读书报告会。
  四、体会精髓,仿写式阅读,构思新篇章
  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的轨迹变化同步的文字。在写作中学生会学会审视自己,反思社会,与自然对话,因而写作应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作品后,学生会积累一些写作技巧,笔者觉得及时地进行仿写,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功愉悦,而这种愉悦又会成为新阅读、新写作的强大动力,这个过程得到关注,阅读动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提升。一篇文章的精妙,有时并不只是表现在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还有其精巧的构思。在阅读中笔者常帮助学生理出构思形式,例:段落排比式、心语倾诉式、日记连缀式、片断组合式、镜头特写式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构思进行仿写,会使他们的文章更精彩。有一个学生采用日记体,写了一篇《下雨天,真好》,其灵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浑然一体,使之在作文大赛中获奖。这样的过程对于写作既是一个入格的过程,也是一个力求破格的过程。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这种怪现象:一方面,老师这边苦口婆心、费心费力的教,那边学生毫无兴趣学,经常冒出一句:语文课没意思;另一方面,语文作为中学的一门主课,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了一肚子知识,但很多人竟然写不好一篇作文,让人怀疑语文教学无用。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用?如何改变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对此有过一些思考,甚至对国外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做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更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人格的培养,与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是背道而驰的。基于以上认识,有感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本人在教学中
期刊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而学生时代是培养潜能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以文化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熏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 ,更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沃土。所以,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大程度的挖掘并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期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爱,陶冶、培养学生的情操,学会去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从而播撒爱的阳光。而《老王》便是其中一篇。这篇文章,语言浅显易懂,但字里行间却流淌着爱的清泉,闪烁着人性与人道主义的光芒。李健吾曾经评价杨绛的作品风格为: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其中。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那么,如何在这浅显的文
期刊
一、“潜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简单一点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下面笔者就对各年级的分段教学目标及具体的训练内容进行阐述。  (一)七年级总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文从字顺;病句和错别字少;记叙线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特定的价值观指引下构建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师生精神、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和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古今中外,凡是在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名校,都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培育和塑造,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典范。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科学健康的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
期刊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美的现象和美的规律,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语文美的规律来创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课本来进行的,因此美育也应以课本为主,培养审美能力。以课本为主即要挖掘文章的美,作品的美。我则是通过 品析文章的语言美,来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1、赏析词语 体会自然之美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抒情散文,
期刊
也许是初来一个新学校的缘故吧,领导委以重任,让我肯硬骨头分配我管理一个“食物不化”的班级。  内心十二分的委屈与心酸不知如何释放,满腹的怨气只能让这些食物不化的学生来消释。每碰到酸甜苦辣毫不进味的家伙们,心里一股无名火便升到了脑门,“黄金棍下出好人”,这是一条最行之有效的捷径,几条子下去,什么都招。好办法,于是乎我便似乎找到规律,也由此摇身一变,由十多年来的慈爱,一跃而成了学生心中的严师。  条子
期刊
断想之一:“实效教学”离我们有多远?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令人担忧,现实仍然不容乐观。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距离实效教学的距离有多远?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差了一点,对文本关键处、精彩处的精读不到位;对课文入情入境的朗读差了一点,少了琅琅的读书声;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差了一点,不能引领学生细细咀嚼文中精妙的语句;对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