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69例原发性NSCLC患者血浆(手术前、后)及对应新鲜肺肿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以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血浆、5例健康献血员血浆作对照。并同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NSCLC患者血浆(术前)和对应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8%(26/69例)、54%(37/69例),其共同检出率达54%(20/37例);而对照组肺良性病变及健康人血浆中均未检出该基因突变。术后血浆中p53突变率明显低于术前,仅7例(10%)检测到p53突变,包括Ⅲ期3例,Ⅳ期4例,多为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44/69例),PCR-SSCP分析与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为81%(56/69例)。NSCLC患者血浆(术前)中p53基因突变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在NSCLC患者血浆与原发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检出率,且其改变与NSCLC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监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p53突变具有一定意义,通过检测外周血中p53基因的改变可能对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术后追踪具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崔永华0.引言0.1本文拟提出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汉字教学单位体系。这个体系由汉字部件(本文称“基本部件”)和一部分汉字(本文称为“基本字”)构成。体系所适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偶发乳头状癌(IP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偶发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92例(7.2%)结节
以中药芜荑的总提取物、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感染P.vinckei的小白鼠和醇提取物的两个层析组分C0及C3对人工培养的恶性疟疟原虫P.falciparum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总提取物显
目的 探讨巴比妥类药物麻醉下低温对大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肿瘤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温组 (维持直肠温度至 32℃ ) ,常温组 (维持直肠
<正> 鱼类耗氧率、能需量、窒息点、以及呼吸系数(呼吸商)的测定,不仅在鱼类生理和鱼类阶段发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鱼类养殖学上也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如我们
目的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两种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点和缺点,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01年10月至20
以阿斯匹林为对照,观察甲基莲心碱(Nef)对家兔、大鼠及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ef体外能明显抑制ADP、Adr、胶原诱导的不同种属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呈剂量依赖性。对A
1993~ 1998年夏季间研究了森林 /草原过渡地带鸟类群落结构及与该生境的关系。共记录鸟类 10 3种。该地区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相互渗透 ,鸟类组成混杂 ,4种环境梯度鸟类群落的相
应用扫描电镜对鳜Siniperca chuatsi鳃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鳜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丝表面分布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微嵴结构,
目的探讨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13种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可能出现在饮用水水源水体中的致病细菌的特异性序列为靶序列,设计了14对特异性引物并分成3组进行多重PCR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