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1
存在的问题
对健康教育的观念、目的认识不清: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性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状况。而临床部分护士习惯用“卫生宣教”代替“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看作是“卫生宣教”的延续,认为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所患疾病的常规护理知识,缺乏从患者的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不健康的行为。
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①护士长对护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工作缺乏责任心,不按照质量标准严格要求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检查、监督、指导力度不够。②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厌烦:护士不愿意做健康教育工作,迫于工作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工作态度敷衍,只是进行简单的常规宣教,被动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主动的、系统的健康教育。③缺乏科学的工作程序:护士对健康教育程序是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护士对此认识不足,不能熟练应用健康教育进行工作。忽视资料收集、评估、计划和效果评价各环节的工作,只重视实施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致使健康教育成为单纯的说教方式的疾病常规护理知识的灌注,缺乏针对性、可逆性,因此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④知识缺乏:我院是一所基层综合性医院,大部分护士均为中专学历,虽然掌握了不少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知识,但仍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更缺乏有关心理学、论理学、人文学、美学、社会公共学等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新护理模式下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与患者沟通及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致使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缺乏教育时间:①护士忙于非业务性工作:目前,多数基层医院没有把时间还给护士,做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如:取药、催款、送化验物、陪患者做辅助检查等,每天只能机械化地完成“急需”的处置,缺少与患者交流的时间。②住院时间短:有些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承担不起全程住院治疗的费用,常常在刚渡过疾病危险期或急性期,尚未痊愈即出院,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按计划全程开展下去。
患者接受能力有限,健康观念有偏差: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少,接受能力和记忆力差,边听边忘,护士反复多次讲解,仍达不到预期目标,常常事倍功半。宗教信仰意识强的人,不相信科学,固执,不愿意接受健康教育。
患者相信医疗,不相信护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只有医生能治病救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不重视护理工作。近年来开展的整体护理工作也只不过是对患者改善一下服务态度,增强点责任心而已。因此患者愿意接受来自医生的信息,而不是愿意接受来自于护士的信息,甚至对护士有偏见,渺视护士,影响护士的热情。
潜在法律问题:目前,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没有按照法律的程序规定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致使护士健康教育缺乏规范的记录,再加上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时有遵循“多做少写”的原则,导致护理记录中主要记录处置、用药、病情变化等情况,忽视对健康指导内容的记录。虽然护士做了很多工作,但在记录上却体现不出来,即使记录部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少患者家属签字的环节,一旦发生护理纠纷,不利于举证。
对 策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讲课、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业务查房等机会,加强对护理人员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爱岗敬业的思想。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把时间还给护士:医院要重视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支持。进一步明确护士职责,减轻对护士工作的压力,在没有增加护士编制的情况下,减掉护士的一些非护理性工作,由相关科室自己承担。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成立护理服务中心等,把属于护理工作的时间还给护士,让护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护理工作,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组织专题讲座,通过分批、分期举办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班和业务查房等形式,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护士从理论上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熟悉健康教育标准,掌握健康教育程序,指导临床实际工作;组织护士学习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人际沟通技巧等边缘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健康教育内涵;通过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护理技术操作比赛、示范教学、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岗位练兵,提高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护士进行风险防范教育,通过典型护理纠纷案例分析,加深对护士触犯法律的护理行为引起严重后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护士的职责,患者的权利,充分认识护患之间的责权关系,规范护理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的义务。完善护理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实施单,护理记录单要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语言精炼、应用医学术语,并签全名以明确职责。对容易发生纠纷的护理行为,必须认真祥实记录,并要求患者签字,以示负责。加大检查力度,建立与评先选优、晋升职称挂钩的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实施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护理部加大检查力度,按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进行时间内检查、时间外抽查、定期考核,检查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对工作开展好的科室和个人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将成绩记入科室和个人档案,作为评先选优和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以此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该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患者的认可,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进而采取积极的对策,将该项工作深入、扎实、全面地开展起来。做好每一名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你们的贡献。
存在的问题
对健康教育的观念、目的认识不清: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性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状况。而临床部分护士习惯用“卫生宣教”代替“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看作是“卫生宣教”的延续,认为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所患疾病的常规护理知识,缺乏从患者的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不健康的行为。
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①护士长对护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工作缺乏责任心,不按照质量标准严格要求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检查、监督、指导力度不够。②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厌烦:护士不愿意做健康教育工作,迫于工作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工作态度敷衍,只是进行简单的常规宣教,被动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主动的、系统的健康教育。③缺乏科学的工作程序:护士对健康教育程序是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护士对此认识不足,不能熟练应用健康教育进行工作。忽视资料收集、评估、计划和效果评价各环节的工作,只重视实施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致使健康教育成为单纯的说教方式的疾病常规护理知识的灌注,缺乏针对性、可逆性,因此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④知识缺乏:我院是一所基层综合性医院,大部分护士均为中专学历,虽然掌握了不少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知识,但仍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更缺乏有关心理学、论理学、人文学、美学、社会公共学等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新护理模式下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与患者沟通及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致使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缺乏教育时间:①护士忙于非业务性工作:目前,多数基层医院没有把时间还给护士,做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如:取药、催款、送化验物、陪患者做辅助检查等,每天只能机械化地完成“急需”的处置,缺少与患者交流的时间。②住院时间短:有些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承担不起全程住院治疗的费用,常常在刚渡过疾病危险期或急性期,尚未痊愈即出院,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按计划全程开展下去。
患者接受能力有限,健康观念有偏差: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少,接受能力和记忆力差,边听边忘,护士反复多次讲解,仍达不到预期目标,常常事倍功半。宗教信仰意识强的人,不相信科学,固执,不愿意接受健康教育。
患者相信医疗,不相信护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只有医生能治病救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不重视护理工作。近年来开展的整体护理工作也只不过是对患者改善一下服务态度,增强点责任心而已。因此患者愿意接受来自医生的信息,而不是愿意接受来自于护士的信息,甚至对护士有偏见,渺视护士,影响护士的热情。
潜在法律问题:目前,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没有按照法律的程序规定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致使护士健康教育缺乏规范的记录,再加上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时有遵循“多做少写”的原则,导致护理记录中主要记录处置、用药、病情变化等情况,忽视对健康指导内容的记录。虽然护士做了很多工作,但在记录上却体现不出来,即使记录部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少患者家属签字的环节,一旦发生护理纠纷,不利于举证。
对 策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讲课、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业务查房等机会,加强对护理人员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爱岗敬业的思想。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把时间还给护士:医院要重视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支持。进一步明确护士职责,减轻对护士工作的压力,在没有增加护士编制的情况下,减掉护士的一些非护理性工作,由相关科室自己承担。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成立护理服务中心等,把属于护理工作的时间还给护士,让护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护理工作,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组织专题讲座,通过分批、分期举办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班和业务查房等形式,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护士从理论上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熟悉健康教育标准,掌握健康教育程序,指导临床实际工作;组织护士学习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人际沟通技巧等边缘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健康教育内涵;通过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护理技术操作比赛、示范教学、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岗位练兵,提高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护士进行风险防范教育,通过典型护理纠纷案例分析,加深对护士触犯法律的护理行为引起严重后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护士的职责,患者的权利,充分认识护患之间的责权关系,规范护理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的义务。完善护理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实施单,护理记录单要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语言精炼、应用医学术语,并签全名以明确职责。对容易发生纠纷的护理行为,必须认真祥实记录,并要求患者签字,以示负责。加大检查力度,建立与评先选优、晋升职称挂钩的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实施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护理部加大检查力度,按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进行时间内检查、时间外抽查、定期考核,检查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对工作开展好的科室和个人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将成绩记入科室和个人档案,作为评先选优和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以此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该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患者的认可,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进而采取积极的对策,将该项工作深入、扎实、全面地开展起来。做好每一名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你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