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创新教育经验点滴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从事教育的学校是民族中学,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70%,因此我校的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起步比较晚,是从2006年9月开始的,至此已经有两届毕业生接受的是新课标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除了不断学习,还将自己的点滴经验总结在一起,希望能不断完善自我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转化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教师观、学生观的转化。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之说,而今的教师是既能教书育人又能研究、创新的学者,不再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教学中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化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自然学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一定不如老师。
  二、优化知识教学
  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知识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创造了新的资源架构,我们走进教学化与网络时代,教师不仅可以充分运用资源共享,使教学手法现代而优化,因此化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宽厚广博的相关知识,对于诸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艺术、美学、管理等人文学科和科技都需要有一定的涉猎,这样的教师才会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知道如何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量,才能注意到学生的独特性,并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教法知识的优化,现行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教学大纲提出的一般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要根据学生情况、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做到不仅能分析教材,还能处理教材。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在语言表达、板书方面多下功夫,对责任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教学法中教师语言应该准确、精练、丰富、生动活泼且不乏幽默和风趣,好教师应该像出色的演员,具有深厚的“表演”功底。
  三、认真备课
  备课要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不搞形式主义,不做无效劳动,可有可无的教学步骤应该删除。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应该废止,化学教师备课中应该明确什么时候做演示实验,什么时候应该补充实验;哪些演示实验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哪些内容后面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实验;为了学生做好课后巩固却不搞题海战术,要把学生获得的概念、知识点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一步深化或适度引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问题,问题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度太大,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太简单却又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什么时候设问,设置什么样的疑问,怎样提示问题也应该有讲究。
  四、作业批改中写好批语
  在作业批改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写上批语,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作业多为探究性的,作业答案不是惟一的,已不能用传统的对和错全部包罗,要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意见、建议或启发与提示,另一方面,恰当的批语可以使师生感情更融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作业难度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近期表现不同,因势利导给予指导、启发、鼓励、敲警钟等形式的相应批语,既可以达到谈心的效果,又可以节约时间,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保持健康心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目前,中学生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特长发展较好,在智力发展、聪慧程度等方面占有优势,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又处于劣势,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却偏重于认知方面的教育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就要靠现在的教师来培养,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师德高尚、樂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师应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生活,做到不将个人的烦恼、不良情绪带进教室迁怒于学生,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一个令人心情舒畅和感到亲切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挫折忍耐力和独立性、自信心。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具有不怕挫折、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严谨科学作风,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实验教学中教师正视失败,适时讲解化学家轶事及开展第二课堂等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在教学中既教人以知识,又教人以创造、教人以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而应是求学路上的“好向导”,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倡导者、执行者,教师应该先做好心理和知识、能力方面的准备,应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让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一、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1、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独立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这样学生提供的信息才是深层次的而不是表面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教师在获取信息后,应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矫正方案。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题论题,就事论事,否则矫正就是低效的或无
【摘 要】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梁产生的各种裂缝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原因和特征,从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阐述了混凝土梁裂缝的控制方法,以期合理有效控制裂缝,消除隐患,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 工程施工;桥梁;裂缝;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桥梁工程施工工艺的飞速发展,各种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与加强,桥梁工程的内在施工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外观质量已成为反映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
在猪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冷冻引起精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导致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与新鲜精液人工授精相比,猪冷冻精液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滑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进行分析,分别从滑升速度控制、钢筋制作与安装、砼浇注、预留洞口留设、停滑与滑空处理、滑模装置拆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为广大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滑模 建筑工程 施工  1 引言  滑模施工是一种连续快速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组织、机具配套、材料、水、电供应等方面要求比一般工程更加严格。因此制定施工方案时特别熏视两项工作,一项是混凝土赖以成型
一、教学环节  对于几何定理的教学,我在集中讲授时分3个环节。第1环节是理解定理的基本要求;第2环节是定理在推理过程中的呈现方式;第3环节是定理在解题分析时的导向作用。  二、操作分析和说明  1、定理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能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读、二画、三写”的步骤,让学生尽快熟悉每一个定理的基本
【摘 要】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建筑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阐释。希望本文的提出,能为推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以及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各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