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小儿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3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9例儿童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5~ 16.0岁,平均9.6岁.男16例,女13例.左侧16例,右侧13例.无痛肉眼血尿17例(3例为外伤后血尿),血尿+腹部包块3例,腹部包块3例,腹痛2例,血尿+腹痛1例,B超检查偶然发现3例. 结果 29例中3例因肿瘤直径<7 cm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因肿瘤直径15 cm包绕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肿瘤姑息切除;1例肿瘤巨大,最大径25 cm,术中有肉眼残留;余2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直径2.5~25.0 cm,平均6.8 cm.T1N0M0 16例,T1N1M0 5例,T2N1M0 3例,T3N1M0 2例,T4N1M0 2例,T4N1M11例.病理检查示Xp11.2易位相关肾癌21例,其中淋巴结转移11例(52.4%),透明细胞癌6例,乳头状癌2例.21例获随访,其中Xp11.2易位相关肾癌13例、透明细胞癌6例、乳头状癌2例.随访时间1.5 ~ 34.0年,平均12.3年.3例(均为Xp11.2相关肾癌,T1N0M0 1例,T4N1M12例)肿瘤复发后死亡,18例(T1N0M011例,T1N1M02例,T2N1M03例,T3N1M01例和T4N1M11例)无瘤存活. 结论 儿童肾细胞癌少见,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血尿为主要症状.Xp11.2易位相关肾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易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分期高,但在儿童表现为生物活性惰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直径<7 cm者主张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Ⅰ、Ⅱ期和T1-2N1M0的局限性肾细胞癌可仅行手术切除,术后无需辅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遗传性垂体性尿崩症合并肾积水的病因和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两个家系6例遗传性垂体性尿崩症合并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l例.年龄11 ~53岁,平均33岁.均自幼有多饮、多尿表现,24 h尿量5290 ~15 040 ml,尿比重< 1.005,禁水-力Ⅱ压素试验阳性,垂体大小及形态正常.B超和IVU检查显示6例患者双肾均有不同程度积水.5
目的 评价一种自行设计的碎石固定钳在体外实验时的碎石效率.方法 2010年10月选取结石替代品48颗,成分为碳酸钙,大致加工成椭圆形,质量0.5 ~0.7 g,直径约1 cm.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4颗,第1组使用自制激光碎石固定钳,第2组不使用碎石固定钳,两组均采用钬激光碎石.在钬激光能量消耗2 kJ时记录碎石时间及碎除结石质量,至彻底击碎结石后再记录碎石时间及消耗能量.比较两组碎石时间、消耗能
目的 探讨γ射线损伤致不育症小鼠中血睾屏障重要组分Claudin-3、Claudin-11表达的变化. 方法 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们选取42只雄性昆明小鼠,6~8周龄,体质量20~25g.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A组;接受60Coγ射线单剂量射线下腹局部照射的B、C、D组,照射剂量分别为2、6、10 Gy;接受6 Gy剂量照射后应用雌二醇1、2、4μg/d干预4周的E、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泛素连接酶Pirh2蛋白(p53-induced RING-H2 protein,Pirh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肾透明细胞癌标本92例,G1 29例、G2 36例、G3 24例、G4 3例,T1 55例、T2 16例、T3 20例、T4 1例;正常肾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Pirh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
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需要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对器械的要求也很高.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们利用传统腔镜器械行改良单孔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患者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 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肾肿瘤伴静脉瘤栓患者12例(右侧3例,左侧9例).CT检查右肾静脉内充盈缺损3例,2例略突入腔静脉内,1例瘤栓尖部达右肾静脉、腔静脉交界处;左肾静脉瘤栓尖部位于肾脏与腹主动脉间5例,骑跨于腹主动脉上或跨过腹主动脉但未进入腔静脉4例.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及静脉取栓术.手术放
输尿管癌以尿路上皮癌多见[1],原发性输尿管肉瘤样癌临床罕见[2].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诊治2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输尿管肉瘤样癌患者,占我院同期诊治输尿管癌的0.9%(2/218),现报告如下.例1 男,64岁.因左腰疼痛6个月余于2010年12月15日入院.B超检查提示左输尿管上段距左肾盂3 cm处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大小为3 cm×4 cm×2 cm.静脉尿路造影(IVU)示左肾、
期刊
作者报告〈50岁局限性前列腺癌(Pea)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RP)的功能学和肿瘤学结果。1992—2011年RRP治疗患者13268例,其中〈50岁者443例(3.3%),≥50岁组12825例(96.7%),对两组临床(D’Amieo分级)、
期刊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变化情况,比较我国与西方国家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RP治疗的650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术前PSA值、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情况、确诊前列腺癌方式、合并内科疾病、确诊时Gleason
目的 探讨BPH患者合并前列腺炎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BPH患者300例.年龄47 ~ 93岁,平均69岁.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单纯BPH组136例,PSA(4.9±8.3) μg/L,前列腺体积(41.4±18.1)ml,IPSS评分(21.9 ±7.0)分;合并前列腺炎组164例,PSA(7.0±8.5) μg/L,前列腺体积(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