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睾屏障组分在γ射线致不育症小鼠中的变化及影响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γ射线损伤致不育症小鼠中血睾屏障重要组分Claudin-3、Claudin-11表达的变化. 方法 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们选取42只雄性昆明小鼠,6~8周龄,体质量20~25g.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A组;接受60Coγ射线单剂量射线下腹局部照射的B、C、D组,照射剂量分别为2、6、10 Gy;接受6 Gy剂量照射后应用雌二醇1、2、4μg/d干预4周的E、F、G组.于末次给药后2周,处死各组小鼠并收集睾丸,计算各组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分化指数(tubule differentiation index,TDI),应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睾丸组织抑制素βB、Claudin-3、Claudin-11 mRNA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睾丸Claudin-1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A组(100.0)比较,B、C、D组睾丸TDI显著下降(68.5±6.4、35.0±6.1、16.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睾丸组织抑制素βB mRNA显著降低(0.5±0.2比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Claudin-3 mRNA水平分别为A组的2.17倍和3.49倍,Claudin-11蛋白水平分别为A组的2.18倍和2.23倍.与C组(35.0±6.1)比较,F、G组TDI显著增高(61.7±7.2、55.8±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素βB mRNA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G组Claudin-3 mRNA水平分别为1.3±0.2和1.6±0.3,低于C组(2.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组Claudin-11 mRNA水平(1.2±0.2)和蛋白表达水平(1.5±0.5)均显著低于C组(1.79±0.2和2.17±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DI与Claudin-3 mRNA、Claudin-11 mRNA水平均呈负相关(rs=-0.884,P<0.05;rs=-0.758,P<0.05). 结论 γ射线照射可使小鼠血睾屏障组分Claudin-3、Claudin-11表达水平升高。

其他文献
肾周血肿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发生4例ESWL术后肾周血肿,现报告如下.例1 男,38岁.因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结石于2008年6月27日入院.体质指数(BMI) 29 kg/m2.入院后查血常规示RBC 4.46×1012/L,Hb140 g/L;尿常规示WBC 10个/μl,RBC31个/μl;尿培养阴性.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5.
期刊
目的 研究V-loc缝线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2010年8月针对V-1oc缝线进行了系列研究:①利用测力器和离体猪肾对比研究间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下V-loc缝线和Hem-o-lok的组织抓持力;②利用球囊扩张对比研究V-loc缝线和Hem-o-lok无结法关闭离体猪肾后的抗膨胀能力;③利用活体猪肾部分切除术验证V-loc缝线能否有效完成肾脏缺损重建.结果 在离体猪肾模型中,间断
为促进我国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规范腔镜技术的培训,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培训中心、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办的第41期腔内泌尿外科研修班于2013年9月2—30日开班,研修班学员可获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Ⅰ类学分10分。
期刊
患者,69岁.因"发现右阴囊肿物半年,增大1个月"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既往有"胃炎"病史.查体:腹软,腹部未触及包块,无压痛,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侧阴囊肿物,质硬,向阴囊根部及腹股沟区与精索延伸,形状不规则,大小约5 cm×4 cm×2 cm,与右睾丸分界不清,活动性稍差,无压痛,无红肿,透光试验(-).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附睾头显示不清,双侧睾丸未见异常.血HCG 1.9 U/
期刊
目的 探讨重复膀胱灌注测压中不同类型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的变异性. 方法 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78例男性DO患者,其中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41例,BPH 37例.DO诊断标准为在膀胱充盈灌注期间发生逼尿肌非自主性收缩(involuntary detrusor contraction,IDC).患者均进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技术在小儿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软性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3~16.0岁,平均7.2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原位10例,2例系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硬性输尿管镜碎石移位所致)、肾结石9例,均合并同侧轻、中度肾积水.其中三聚氰胺所致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肾结石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双侧3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成像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应用Viking 3D HD腹腔镜系统完成腹腔镜手术62例,包括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切除术7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肾部分切除术19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6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5例,全膀胱切除术2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肾蒂阻断时间、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数据.
目的 明确我国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相关参数的年龄特异性正常参考值. 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体检中心22 055名≥40岁男性血清PSA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10岁为组距分成5组,记录总PSA(tPSA)、游离PSA(fPSA)、前列腺B超等结果,计算游离-总PSA比值(f/t)、PSA密度(PSAD)、PSA速率(PSAV).百分位数P95视为某参数的正常值上
目的 探讨遗传性垂体性尿崩症合并肾积水的病因和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两个家系6例遗传性垂体性尿崩症合并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l例.年龄11 ~53岁,平均33岁.均自幼有多饮、多尿表现,24 h尿量5290 ~15 040 ml,尿比重< 1.005,禁水-力Ⅱ压素试验阳性,垂体大小及形态正常.B超和IVU检查显示6例患者双肾均有不同程度积水.5
目的 评价一种自行设计的碎石固定钳在体外实验时的碎石效率.方法 2010年10月选取结石替代品48颗,成分为碳酸钙,大致加工成椭圆形,质量0.5 ~0.7 g,直径约1 cm.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4颗,第1组使用自制激光碎石固定钳,第2组不使用碎石固定钳,两组均采用钬激光碎石.在钬激光能量消耗2 kJ时记录碎石时间及碎除结石质量,至彻底击碎结石后再记录碎石时间及消耗能量.比较两组碎石时间、消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