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考查新要求: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以2020年北京卷第19题为例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评价体系中渗透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是新高考下生物学科的考查要求.以2020年高考北京卷第19题为例,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从情境创设、学业质量要求、关键能力等方面研究试题命制的特点.
其他文献
针对传染性疾病,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便是接种疫苗.疫苗是高中免疫学模块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介绍4种新冠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制作原理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学生了解新冠疫苗相关的基础原理,提高其对免疫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从“展示中国生物科学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纵观生命科学发展历程,树立科学世界观;学习科学家优秀品质,养成基本道德规范;重温经典探索历程,感悟科学理性精神;关注重大环境事件,提升生态文明意识”5个方面探讨了挖掘生命科学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
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内容,逐渐生成酶的概念图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浙科版教材中“探究影响酶催化功能的因素——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存在操作复杂、数据采集困难等不足.通过对该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实验装置,摆脱了水环境且排除了压力对气体体积测量的影响,操作简易,测量精准;并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完善了原实验中酶溶液未能在反应第一时间达到预设pH的不足,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
深度解读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的特点,从知识考查、能力要求、题型特点等3个维度对科普阅读理解题进行评价探究,结合具体试题,从价值观导向、学科特征、文本材料的选择、设问形式的设计、基础性的重视等5个方面阐述科普阅读理解题的评价改革成效及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