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几个误区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于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在许多方面都能很好地和课程标准相呼应。但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存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度,易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偏离正确的方向。
  1 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会先进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领导和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式教育依然我行我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4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也被称做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合作在分工越来越精细,对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严格的21世纪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协作可以有小组协作确定主题、分组合作、协作收集资料、合作完成作品、合作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更是无一例外地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然而目前在大部分教学实际中,学生分组进行学习的形式比较常见,但是在一段时间的小组学习过后,教师请小组长或一位组员进行汇报,而这个观点并非组内成员的共识,而是学生个人的观点表述。基于任务的分工不明确,交流缺乏,没有观点的交锋,没有良好的组织和总结,只是为了分组而分组的现象较为普遍。
  2 上公开课、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在许多地区,许多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时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活动效果。
  3 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教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错了!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从来就不存在万能媒体或唯一媒体,这种观点在教育技术领域里经过多年的误区产生及争论后,早已有了这样一个定论,网络亦然。它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确是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作为提供学习资源来讲,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如语文课程标准中界定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标牌广告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资源。其他学科也是这样。因此,对于资源的调用不应只局限于网络资源的查询,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4 制作课件即备课
  制作课件需要有充足的资料,因而制作课件往往会花去很多时间。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而忽略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备课,他们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要过好教材关和学生关。而制作课件只是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并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备课。
  笔者不否认这样做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比较死板的授课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将抽象的事物转变成具体的、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动态信息,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样的课件仅仅在课堂上起到一个演员的作用,表演结束了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围绕教师设计的这个课件来转,并不能体现出课程改革的真谛。同时,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一般只会在一些公开观摩课上才会使用,而平时的课堂教学还会沿用比较传统的授课方式。
  5 教学中以视听代替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在努力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这样才能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设计出更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新时代学生不可或缺的挖掘知识的工具。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宝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语言所指、能指或表达的不确定、不具体、不肯定的现象入手,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出英语语言模糊性的几种常见类型,以《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要 企业培训的效果已经是各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以一个具体的培训实例为研究对象,用量身定制的课程培训方案,量化地测评面向企业的教育培训效果。  关键词 企业培训;培训效果;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1-0067-01    教育培训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项产业,涉及到各个行业。企业培训在社会的教育培训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企业
对抚顺市300名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且上网是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情感,值得思考。    1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教学的做法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学生树立自尊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与学生交谈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一
国际商法源于各国内国商法,由商人习惯法发展而来。国际商法课作为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等非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课程实践、考试方法等方面都
摘要 根据PBL教学法的优点,结合医用物理学的特点,阐述医用物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叙述如何运用PBL教学法对医用物理学进行教学及教学的体会和效果。  关键词 PBL;教学法;医用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4-0047-02  PBL Teach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
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三个分离",形成了"三种形态";尽管市民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从动态和静态角度研究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正
高校扩招后就业高峰期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夹击,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艰难,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和复杂。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和分析高职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