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教体系统积极 投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9日,上饶县教体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进会在上饶县七中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分管创卫工作的副校长及负责创卫工作的中层干部,旭日街道幼儿园负责人及各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共计400余人参加。
  会上,上饶县教体局局长马焕斌传达学习了全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相关会议精神,并再次强調全县教体系统创卫工作任务目标。会议指出,全县教体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打好打赢创国卫这场战役。要紧盯目标,突出重点,抓实抓好健康教育课堂、疾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工作、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教师带动、活动推动、媒体联动,有序推进创国卫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要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确保教体系统创卫工作扎实推进。
其他文献
全校7000多学生,就有2200多名学生胸前戴着“双立班”班徽,而且个个脸上都写满了自豪,这是江西省医药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江西省医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阳欢说,创办“双立班”是学校创新德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新探索。“双立”指立德做人、立技成才。“双立班”不设门槛,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自然淘汰;目的是让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的一张新名片  “到4月20日,‘双立班
期刊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既道出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也阐明了世间万物都应具有各自的特色,呈现多样化发展的道理。对许多学校而言,它们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或许与其他学校相比并不占优势,那么如何实现特色发展,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南昌第二十中学就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创办于1963年的南昌二十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全
期刊
[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课堂上,齐雪坚持按教育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突出“实”字。教学过程讲求实效、实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一切从“实”出发,还学生一个真真实实的课堂。二是突出“精”字。教学设计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三是突出“活”字。张弛有度,灵活机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互补,达到课堂最佳效果。四是
期刊
2月20日,元宵刚过。莲花县六市乡因连日的阴雨还笼罩在水雾中,空气中透着寒意。  听闻今天学校开学,下午3点,94岁的老人王振美披了件外套,冒着冷雨,慢慢向学校走去。  10分钟过后,他出现在六市中小学的校园里。  “老师好!”六年级有的孩子喊着。待发現随后被扶着走进教室的王振美,全班齐喊了一声“王爷爷好”。  “同学们好!”王振美摆摆手,问起孩子们放假的情况,随后开始了他的“开学第一课”。  在
期刊
“造血式”扶贫最为持久有效。赣州技师学院深入開展技能脱贫行动,对口帮扶寻乌县、石城县,通过技能扶贫激发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力。  赣州技师学院在扶贫工作中坚持“造血式”扶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1222人,均享受标准补助。其中有毕业生287人,已就业279人,就业率达97.2%。  为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脱贫的效果, 2018年度,该院有针对性地面向建
期刊
3月9日,修水县职业中专组织帮扶村溪口镇南田村的干部村民60余人来到马坳镇黄溪村、双井村,学习产业脱贫经验,并座谈脱贫办法。  上午,大家首先来到黄溪村。这个十年前还是贫困村的小山村,如今成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丽宜居村庄”。看到这里屋舍整齐,村道干净,田地间桑树枝条发青,大棚里草莓飘香,大家啧啧称赞。随后,大家又来到了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的双井村。这里因是北
期刊
2月27日,“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集中研讨会在教育部举行。赣州市文清路小學校长刘艳琼代表江西在会上做典型发言。  本次集中研讨会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支持,教育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弘扬中华
期刊
鼓励教师下乡支教  奉新县近日出台新规:对农村教师实施生活补贴政策,在省定的原每月500元基础上增加100元(定岗不定人),且每满5年再加100元。 据悉,今年,该县将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300余万元,1280余人从中受益。图为该县冯川二小教师曷银锄在偏远的甘坊學校支教。
期刊
唐代,宜春籍江西第一位状元卢肇和第二位状元易重先后结庐于宜春市袁州区环境优雅的笔架山下,陶高远之情怀,垒学问之丘壑,织胸中之经纬,勤学苦读,最终流芳百世。如今,在这里,成立于2017年的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延续了笔架山深厚的人文底蕴,矢志创新,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致力提升办学品质,努力打造外语教学特色品牌,着力建设“最有味道”的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散发出浓郁的“党味”、淡雅的书香味、肃穆的书院味
期刊
“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期待为阿克陶教育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感谢上饶师范学院领导的精心组织,心系边疆心系阿克陶。”新学期伊始,新疆阿克陶县教育局党组书记李向东、工会主席于波在上饶师范学院4名顶岗实习学生抵达阿克陶后,向上饶师范学院相关领导发来微信表示感谢。  毕业生到边疆工作在上饶师范学院有着良好的传统。30多年前,该校1978级中文系毕业生戴子清在《光明日报》的帮助下,如愿援疆执教,扎根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