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中专组织帮扶村干部村民到先进村学习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9日,修水县职业中专组织帮扶村溪口镇南田村的干部村民60余人来到马坳镇黄溪村、双井村,学习产业脱贫经验,并座谈脱贫办法。
  上午,大家首先来到黄溪村。这个十年前还是贫困村的小山村,如今成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丽宜居村庄”。看到这里屋舍整齐,村道干净,田地间桑树枝条发青,大棚里草莓飘香,大家啧啧称赞。随后,大家又来到了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的双井村。这里因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故里,早已闻名遐迩。近年来,双井人做活旅游产业,精心打造“华夏进士第一村”的旅游品牌。大家一边参观一边感叹:有了资源,要脱贫并不难。
  下午,学校组織大家齐聚学校会议室,畅谈了参观学习感受。
其他文献
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这么多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共识。在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里,“确保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而在学校管理中,如何确保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做到“目中有人”,让学校管理“暖心”“贴心”“走心”,還需要科学探索和努力践行。于此,教育管理心理学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保持心理距离,拥有神秘感。新学期第一次教师大会,会场上谈话声此起彼伏。大家时不时地张
期刊
“快看,这个下联对得好,音韵和谐,语言精练。”“这个下联对得还不错,可是平仄有点不协调。”……星期三的课间,在莲花县三板桥乡清水中学校园内,学生们正挤在“对联擂台赛”的展板前欣赏品鉴。据悉,“对联擂台赛”是由老师或学生出好上联,下联由师生共对,填写在展板上。这次的上联是“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九年级刘宇航同学的对句“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他也
期刊
[学生眼中的“周爸爸”]  1989年7月,周明学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带着回报桑梓的信念,回到九江,投身于基础教育事业。“那时候思想特别单纯,只想回到家乡,做自己热爱的事。”周明学说。1993年,周明学所带的第一届文科班参加高考,成为九江一中当年高考录取人数超计划最多的一个班。回忆当年,周明学感慨万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学生考得好,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我吧。”  有一次,周明
期刊
永新县龙源口镇绥远山村,是著名的龙源口大捷战斗遗址所在地,也是一个省级贫困村。200多户人家散落在各个山谷,祖祖辈辈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该村时有山洪暴发,过去, “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的恶劣自然条件使绥远山村许多村民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周边百十里的村民们更有“有女不嫁山村郎”的说法。  如今的绥远山村,在井冈山大学的帮助下,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绥远山茶油和当
期刊
“今天又有老师到我家来,我真是太感动了!相信有这样的老师,遂川的教育一定会越办越好。”遂川县高坪中学的李艳香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父亲李根发得知老师常到家里来,在电话里激动地说。李根发长年在矿山打工,难得回家一趟,孩子住校,全都靠老师教导帮扶。因为住校,孩子每学年有1750元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现在,孩子更懂事也更自信了,学习也有了进步,她发自内心地说:“老师,您辛苦了!”  遂川县通过实行“
期刊
全校7000多学生,就有2200多名学生胸前戴着“双立班”班徽,而且个个脸上都写满了自豪,这是江西省医药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江西省医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阳欢说,创办“双立班”是学校创新德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新探索。“双立”指立德做人、立技成才。“双立班”不设门槛,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自然淘汰;目的是让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的一张新名片  “到4月20日,‘双立班
期刊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既道出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也阐明了世间万物都应具有各自的特色,呈现多样化发展的道理。对许多学校而言,它们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或许与其他学校相比并不占优势,那么如何实现特色发展,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南昌第二十中学就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创办于1963年的南昌二十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全
期刊
[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课堂上,齐雪坚持按教育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突出“实”字。教学过程讲求实效、实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一切从“实”出发,还学生一个真真实实的课堂。二是突出“精”字。教学设计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三是突出“活”字。张弛有度,灵活机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互补,达到课堂最佳效果。四是
期刊
2月20日,元宵刚过。莲花县六市乡因连日的阴雨还笼罩在水雾中,空气中透着寒意。  听闻今天学校开学,下午3点,94岁的老人王振美披了件外套,冒着冷雨,慢慢向学校走去。  10分钟过后,他出现在六市中小学的校园里。  “老师好!”六年级有的孩子喊着。待发現随后被扶着走进教室的王振美,全班齐喊了一声“王爷爷好”。  “同学们好!”王振美摆摆手,问起孩子们放假的情况,随后开始了他的“开学第一课”。  在
期刊
“造血式”扶贫最为持久有效。赣州技师学院深入開展技能脱贫行动,对口帮扶寻乌县、石城县,通过技能扶贫激发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力。  赣州技师学院在扶贫工作中坚持“造血式”扶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1222人,均享受标准补助。其中有毕业生287人,已就业279人,就业率达97.2%。  为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脱贫的效果, 2018年度,该院有针对性地面向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