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幼儿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在幼儿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其严重危害了幼儿的全面成长。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思路和模式,结合幼儿的特征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成因 策略
  1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概述
  1.1 具体表现
  (1)内容“小学化”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标志便是内容的“小学化”发展。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幼儿的数学能力是要通过教育逐步使幼儿“体验到生活中数的存在”“能掌握数与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知形状、空间”。然而实践中有的幼儿园教学却是以小学低年级教学内容为模板,即便是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幼儿园,也开始了对幼儿进行数学运算等“小学化”的教学,教学内容严重超纲。部分大班或者中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学习拼音以及两位数的数学计算等内容。
  (2)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准则,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应当以学生为核心,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幼儿的智力、对世界的认知等都较为薄弱,并且处于形象思维逻辑时期,需要教师依照幼儿的这一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以生动的游戏来向幼儿传授知识。对于幼儿来讲,其更喜欢在游戏以及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死板地为幼儿灌输很多的小学内容,就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这不利于幼儿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存在“小学化”倾向。
  (3)评价“小学化”
  教学评价“小学化”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幼儿园管理层、幼儿家长等方面的原因,但总体来说产生评价“小学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人才竞争的加剧,逐渐在幼儿园内形成了一种以幼儿认字、识数多少评价幼儿学习能力水平、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幼儿园教学质量高低的错误认知。在这种影响之下,幼儿园教师无法依循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去为其量身打造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1.2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错误的教育方式,无论从个体发展角还是从国家发展角度,它都有不容忽视的弊端。从个体发展角度看,一方面,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之中,非常脆弱,易受伤害。另一方面,容易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在学前阶段超前学习小学内容,幼儿入小学后容易养成因提前学过相应内容而不认真听讲的习惯,长期如此会导致幼儿在小学高年级成绩突然下滑,进而产生挫败感,对学习失去信心。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不利于我国人才竞争力的提高。“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强调对儿童进行大量的机械训练和知识灌输,限制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2.1 幼儿教育被禁锢于应试教育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是普及性、全体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我国中小学过度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的发展,这一现象逐渐趋于低龄化,幼儿教育被完全禁锢在应试教育下,幼儿园不再是幼儿释放天性的“乐园”,而是成为小学教育的“预备班”。
  2.2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大多数家长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严重影响,从幼儿教育展望将来的高考成绩,认为不能让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主张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知识性学习,甚至存在严重的幼儿成绩攀比现象,认为成绩好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这样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加注重有知识性教育内容的幼儿园,这在无形中导致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
  2.3 幼儿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幼儿教育走向“劣势”。同时,幼儿园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对幼儿的终身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幼儿过早地接触小学教育,会严重影响幼儿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现象会对幼儿教师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约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3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解决策略
  3.1 重视幼儿的成长规律,做好“幼小”接轨工作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成长规律,做到因材施教,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幼儿教育不仅要体现出内容层面的启蒙性与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幼儿学习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適当性,努力做好“幼小”接轨工作。幼儿教师有必要明确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不是不思考如何科学有效地接轨“幼小”,而是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不受到小学教育的“挟持”,尊重幼儿园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性,强调幼儿园教育的独立性。因此,幼儿教师要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应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以此让幼儿得以快乐健康的成长。在上述基础上,教师也有必要为幼儿后续的小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为了切实做好“幼小”的接轨工作,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启蒙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其主要目的是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实际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其二,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活动,展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国的幼教法规中对“课程”没有明确的概念,缘由是幼儿教育的规律。对此,幼儿教师要安排好幼儿的每日活动,让幼儿有充足的自由。另外,教师在设计每日活动时,要有机地结合活动的各个环节,注重室外与室内活动的相互补充。
  3.2 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
  目前很多幼儿园对幼儿的考核存在“小学化”倾向的问题,经常将幼儿的理论成绩作为考核的原则,加深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程度,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构建合理的考评体系,全面、系统地评价幼儿,将考核的准则进行细化。比如:在考核中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将幼儿的课堂表现、想象力、发散性思维、思想品质以及实践能力等渗透到评价体系中。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不能过于束缚幼儿,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通过更多的活动来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比如:开展讲故事比赛、组织角色扮演等趣味性的游戏,进一步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3.3 改进家长幼儿教育观念
  家长作为幼儿的启蒙者与引路人,对幼儿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后续幼儿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进家长幼儿教育观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进家长教育观念可从教育理念、意志尊重、科学教育三方面出发,首先,应促使家长具备素质教育意识,认知到素质教育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认知到素质教育对幼儿环境应变、适应、改造能力的价值,进而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幼儿人格、生活技能、智力、认知基础等方面上,其次,应促使家长充分尊重幼儿意志,在幼儿教育阶段,应以幼儿情绪引导教学行为,不应以教学行为压抑幼儿天性,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发展,为义务教育阶段做足准备;最后,应将科学教育理念灌输给家长,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教育体现在幼儿年龄阶段尊重、认知能力考量、情绪引导教学、智力开发教学等方面,借助此,可以减弱家长知识教学重视程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例如,借助事业单位、教学单位对素质教育的宣传,可以让家长形成素质教育意识、科学教育理念,也能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意志,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家长可以认知到知识教学对幼儿存在较大负荷,学习效率、质量较差,在学习兴趣无法凝聚下,幼儿会及早地产生学习倦怠,面对于此,家长自然不愿意让幼儿较早的接触算术、英语等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幼儿阶段的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已经十分明显。结合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特点,幼儿园应该针对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策略应对,减少对幼儿天性的束缚,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一些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幼儿以后接受更为专业的小学教育奠定基础,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红梅.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普童话,2020,(28):130.
  [2] 张爱新.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改革的策略探讨[J].教师,2020,(17):78-79.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汀流河镇中心幼儿园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查询和经验总结,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家园合作方式的意义,家园合作在当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家园合作方式应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展开综述。  关键词:家园合作方式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研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保护幼儿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幼儿心理教育需要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小学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可预防可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是COPD的主要治疗方式[1]。他汀类药物除了强大的调脂作用外,还
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医务人员通过多维度、多学科的方法,对老年患者的共病状态、心理状态、衰弱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估的诊断程序[1],其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数学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的建立联系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让幼儿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够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动机和兴趣,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具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说明,幼儿学习数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操作,从中抽象出事物的“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无论宏观调控,还是微观管理,都离不开统计工作的支持。作为了解国情国力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必须做到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科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于患者吸入了环境中新生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后导致肺部感染而形成,是一种在临床上呈现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机会性疾病。常见于免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体现为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帮助学生理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此,幼儿园方面必须积极承担起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职责使命,通过户外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加强身体锻炼,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 阳光体育 教学内容 选择  1 引言  为推动新时期幼儿全面与和谐发展,幼儿园方面纷纷选择展开阳光体育教学,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
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原子空间排布不同的化合物,异构体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常见的糖类、氨基酸、手性药物等化合物。催化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即为异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