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唑肟钠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间选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25例患者有效例数为24例(96.00%),B组患者有效例数18例(72.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肟钠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头孢唑肟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24-1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節。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本研究在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间选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间选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的患者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性别比为1.5:1,年龄介于56-80岁,平均年龄为(68.66±12.95)岁。
  1.2分组方法
  将入选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性别比约为1.0:1,年龄介于56-79岁,平均年龄为(68.46±12.76)岁;B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性别比约为1.0:1,年龄介于56-80岁,平均年龄为(68.76±12.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试验方法
  A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头孢唑肟钠,2.0g/次,加入到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同样连续给药一周),B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头孢他啶,2.0g/次,加入到10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给药一周),两组其余治疗不变。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疗效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连续给药一周后,患者咳喘消失,痰液消失,气促缓解,胸闷不见、体温、血白细胞总数、X线胸片均恢复正常,咳喘和痰液减少,呼吸频率正常,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减少者为好转.连续治疗一周后,各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为无效。方法参考文献1。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部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采用X2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当P<0.05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A组25例患者有效例数为24例(96.00%),B组患者有效例数18例(72.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例)
  组别 总例数 有效例数 有效率
  A 25 24 96.00%
  B 25 18 72.00%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拥有大量的患者群,感染、理化、过敏、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均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感染又是引发病情加重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感染致病原主要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随着病情进展,细菌感染最终成为主要病原体。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迄今尚有许多因素还不够明了。近年来认为,有关因素如下:①大气污染;②吸烟;③感染;④过敏因素。除上述因素外,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能引起粘液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
  头孢唑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广谱,抗菌能力强、半衰期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病毒、支原体引起的感染及炎症,具有较强的作用,同时,该产品不良反应较其他同类药物低,偶见副反应症状也轻微可耐受,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本研究在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间选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组25例患者有效例数为24例(96.00%),B组患者有效例数18例(72.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头孢唑肟钠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峻,陆凤翔.实用内科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7.
其他文献
仔猪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尚未建立,如断奶仔猪突然从吮吸母乳为主转向采食配合饲料为主,由于仔猪消化道中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能力不足,极易导致仔猪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并
沼气灯由喷嘴、引射器、泥头、纱罩、反光罩、玻璃灯罩等部件组成。沼气通过输气管,经喷嘴进入气体混合室,与一次空气混合,然后从泥头喷火孔喷出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得到二次空气补
【摘要】:本文以医院供应室管理为切入点,从注重害供应室建设战略化、风险防范与预警、精细化管理等三方面介绍了我院的基本做法,以启迪新思路。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战略管理;风险;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71-1    医院供应室是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宗旨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心脏”科室,其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那西肽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制 那西肽又名诺西肽、诺肽菌素和诺肽霉素,是一种含硫环多肽类抗生素,为淡黄色至淡褐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和石油醚,微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和
2013年年,石市将以畜禽粪污综合整治为重点,各县(市)区畜牧部门,会同环保等部门确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内禁止一切畜禽集中养殖;限养区内逐步控制和削减畜禽饲养总量,不
风险评估是解决如何更好地对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把信息系统的威胁性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风险评估在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金融业、制造业、网络
通涩兼用法多用于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虚实夹杂证。临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可选用相应的通涩之法。笔者在脾虚所致病证的辨治中,诸如脾虚夹瘀之崩漏、脾虚水湿下注之带下、脾虚湿滞之泄泻、脾虚水饮不化之流涎等,均以通涩兼用为法随证组方,每每收到良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1 对母体的影响    1.1 胎膜早破  由于胎儿头径过大,造成相对应性头盆不称,先露不能很好的衔接于骨盆入口。胎膜受力不均,而致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机会。
近年来,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斷提高,甲状腺肿块在外科的就诊率明显提高,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甲状腺肿块的重要手段,而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也是学者们争论较多的问题.笔者对我科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共75例甲状腺肿块手术方式进行回顾,目的是能够较好地掌握各类甲状腺手术方式的适应证,为以后甲状腺手术方式的选择做出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美洛昔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我们采用美洛昔康片治疗的4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患者显效43例,显效率87.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结论:美洛昔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美洛昔康片;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