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细无声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师爱 真诚 传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57-01
  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已有二十多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离不开师爱。师爱既像父爱、母爱,又有别于父爱、母爱,它是更高层次上的爱,是出于公心,真诚、坦荡、无私的爱。
  一、关心爱护胜慈母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学生就是我的孩子,而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的一种本能。因此,我关心爱护学生,就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儿女那样,给他们温暖而绵长的爱。记不清有多少个中午,当别人午休时,我正在和学生谈心;有多少个夜晚,当别人被精彩的电视节目吸引时,我打电话与留守孩子的父母沟通联系;有多少个假日,当别人呼朋唤友一起度假时,我或是陪学生到公园散步,或是请班上那几个留守孩子到我家小聚……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把满腔的爱都给了孩子们。有一次,我班学生小畅发烧了,我在她生病那几天监督她喝水、吃药,摸她的额头还烫不烫,并带她去医院检查。孩子非常感动,在日记里写道:“老师多像妈妈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老师的骄傲。”孩子的话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句问候都会使学生感到兴奋与温暖。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眼神、微笑、问候传递爱的信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喜爱和期待,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体状况,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爱护下成长。
  二、严厉如父却真诚
  师爱有时表现为温柔而体贴的母爱,有时则表现为严厉而炽热的父爱。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一般教师是比较疼爱的。但是,如果疼爱过了头,对学生成长很不利。我在疼爱学生的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就像严父般鞭策他们成长。教师的这种爱,比一般的父爱更有原则性、方向性。
  晓静是我班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同学们选她当班干部,她非要当学习委员不可。我有意锻炼她,安排她当卫生委员,她努着嘴巴很不乐意。她认为,当卫生委员一方面对自己学习不利,另一方面又要带头做重活,很不合算。针对她的心理,我专门给她讲述了很多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劳动模范的事迹,并指出她怕苦怕累、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思想是不利于她今后发展的。经过耐心的教育和启发,她终于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欣然担任了卫生委员一职,并给全班同学树立了热爱劳动的好榜样。
  三、激励表扬树信心
  每一名后进生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用欣赏的眼光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表扬、肯定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老师的期待,产生学习动力。
  记得以前我带的班级有一名叫小亮的同学,他在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忙于工作的父亲无暇管教他,更谈不上与他沟通,经常是给钱打发他。因此他养成了放学就去玩游戏机的坏毛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很差,还经常违纪,很多教师都认为他无可救药了。后来,我发现他有许多可爱之处,比如:有一次,有同学在厕所里玩闹,把许多砖头扔进了尿槽,堵住了出水口。学生们见此都捂着鼻子走得远远的,谁愿意去掏这些令人恶心的东西呢?小亮同学一声不吭地挽起袖子,把这些砖头全部清理掉了。我想:“这个爱集体的学生怎会无可救药?爱集体、爱劳动、不怕脏累就是他身上的闪光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因此,我郑重其事地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学生向他学习。趁此机会,我又鼓励他努力学习,并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功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而且更爱劳动、更爱集体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好学生。
  四、因势利导促立志
  徐惟诚在《爱心与教育》的序言中写到:“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今天,更要想到孩子的明天。因此,我常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口,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从小立志,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
  课堂上,我观察哪些学生善于口头表述,哪些学生善于理解分析,哪些学生善于空间想象;课外活动中,我观察哪些学生爱动,哪些学生喜静;与家长交谈时,我留意学生在家喜欢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样,我通过多种渠道发现他们的个性特长,有意识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例如,小莉同学的爷爷是个画画爱好者,受爷爷的影响,小莉特别喜欢画画,并参加了画画训练班。平时,在出板报、布置班级文化墙时,我都会让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推荐她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在比赛中,小莉获得多种奖项。她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美术老师,教更多的孩子学画画。看到如此自信的学生,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深深地明白:只要我们洒下爱的阳光,孩子们一定还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只要我们付出浓浓的爱心和辛勤的汗水,成功与喜悦将会不期而至。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关键词】励志 主题班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0-02  一、活动背景  对高三学生开展适时的励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面临高考的他们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在几次模拟考后,部分学生产生了挫败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陷入被动状态。为了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笔者策划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此次
期刊
【关键词】语用训练 语用能力 《普罗米修斯盗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3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用”教学理念后,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语用训练必须充分联系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切实的教学策略,真正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基。下面,笔者以
期刊
【关键词】特色班级 责任教育  向日葵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55-01  2011年9月,我调入南宁市仙葫学校,学校安排我担任三(4)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三(4)班是一个由各地学校转学而来的学生组成的新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个性也不一样,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成了我首要的任务,同时更快地让他们融合,增强班级凝聚力,
期刊
【关键词】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 病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49-02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实施有效教学不仅强调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和把
期刊
【关键词】读者角度 四年级 作文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9-02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笔者和大多数教师有一样感觉,最难教的是作文。课堂上,如果教师如果指导过多,学生们的作文就会千篇一律,反之,指导太少,学生作文寥寥数语、辞不达意。笔者认为,作文和说话一样是为了表情达意,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是让听者、读者明
期刊
【关键词】 《倍的认识》 生活化 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0063-02  最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徐斌《倍的认识》一课。课上徐老师创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中认知、情感和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听罢,获益良多,感慨良多。现将徐斌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的教学片段整理出来,与读者共赏。  一、从生
期刊
【关键词】经典元素 古诗文教学 语文S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88-02  小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古诗文学习,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古诗文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仅通过死记硬背未必能深入理
期刊
【关键词】数学经验 《圆的面积》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82-0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活动探究,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教师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由此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现根据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本
期刊
【关键词】德育 雅文化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06-02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构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千千万万茁壮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梦。南宁市桂雅路小学一直践行雅文化,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找准雅文化与少年儿童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在践行中国梦的同时注入雅文化的元素,把中
期刊
【关键词】困惑 对策 大数的认识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23-02  《大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整数的认识的最后内容,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扩充。学生之前学习了万以内数的知识,已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的数大小,也掌握了求近似数的方法。《大数的认识》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会读写亿以内及亿以上的大数,进而懂得比较大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