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心怀大气儒雅的中国梦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德育 雅文化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06-02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构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千千万万茁壮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梦。南宁市桂雅路小学一直践行雅文化,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找准雅文化与少年儿童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在践行中国梦的同时注入雅文化的元素,把中国梦的教育内涵转化为儿童化的特色表达,让少年儿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少年儿童培育成为儒雅大气、坚韧奋发、自强不息的人。
  一、雅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中国梦的关联
  《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以文教化”之意,是独立于经济、政治之外的一个体系,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雅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相对于俗文化而言,属于“阳春白雪”这一文化层面,品质更高,更注重精神生活,常常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位与外在形象,是精英文化。
  雅文化是以各自本土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高层次文化,在历史更迭中不断吸取先进养分而演进。它凝聚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哲学智慧,具有“高雅”“高端”的特征。中国以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思想为代表,欧洲中亚地区则以宗教哲学等为代表。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这一层次的社会精英分子是雅文化的代表群体。雅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脉络,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重要精神支柱,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基本精神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与发扬光大。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之时,也是雅文化大放异彩之时。
  我国在近现代曾经备受凌辱,自此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苦苦追寻独立自强、国强民富的中国梦。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前提条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必将实现全面振兴。
  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包含经济、军事的强大,同时包含文化的强盛。可以说,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盛的文化,强盛的文化必然依存于强大的国家。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华文化必将振兴,延续数千年的雅文化也将发挥其精神支柱作用。
  二、雅文化教育切合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雅文化教育是南宁市桂雅路小学重点提倡、打造的特色教育。桂雅路小学坚持“贵于品、雅于行”的办学理念,追求“育文雅学生、塑儒雅教师、创高雅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校训为“传递微笑,共享高雅”,校风为“大爱、大雅、大气”。在办学实践中,桂雅路小学将雅文化渗透到教书育人的每一个方面,扎实开展既切合“中国梦”精神实质,又彰显学校特色的雅文化教育。
  中国梦教育与雅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首先,雅文化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国梦是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这种复兴包含文艺、文化的伟大复兴,将雅文化发扬光大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雅文化应一代一代传承,一代一代发扬光大,少年儿童应承担起这一责任,应延续这一梦想。其次,我国传统的雅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活动成就的结晶,具有启迪智慧、开拓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的重要作用,让少年儿童传承和发扬传统雅文化,不仅能提升少年儿童对于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更能唤起少年儿童追求中国梦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开展雅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少年儿童追寻充满中华传统特色的中国梦,换言之,有利于塑造具有传统灵魂的中国梦追梦人。
  总之,引领学生追求、实践中国梦,有利于发扬光大我们的经典文化——雅文化;而开展雅文化教育又有利于少年儿童追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国梦。而在少年儿童的教育起点加强雅文化教育,毫无疑问会推动中国梦加快实现。
  三、让学生心怀大气儒雅的中国梦
  (一)打造高雅校园,构建精美雅致的培育环境
  桂雅路小学积极打造高雅校园,构建精美雅致的中国梦培育环境。学校建设了镌刻着“贵于品 雅于行”的正雅堂、别具匠心的雅艺亭、大气磅礴的文化石、刻着古诗的竹简形石雕、美丽灵动的荷花池,以及独具特色的3D荷花道。每一栋楼均以“雅”命名,行政楼、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分别取名为雅爱楼、雅学楼、雅趣楼、雅竞楼、雅韵楼,为校园增添了几分情趣和雅致。在走廊、教室、实验室、学生食堂等师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张贴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的图片和格言,处处营造雅园拾趣的感觉。在校园内部的小池塘,学校还种植了代表学校特色的桂树以及充满人文色彩的荷花。在校园每一层廊道设置品雅轩,学生可以在品雅轩阅读先贤经典著作,还可以弹奏古筝,醉享一曲高山流水、江头潮平。整个校园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首有着韵律的散文诗,耐人寻味,悄悄浸润着学生,使学校的有限空间发挥出了无限的育人功能,成为帮助学生追求中国梦的良好场所。
  (二)构建风雅课程,增强学生的国学素养
  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结合中国梦的精神,桂雅路小学着力构建风雅课堂,分年级编写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主要选取中华文化中的典范著作,包含《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论语》等七种典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雅文化的浸润和熏陶。2015年,桂雅路小学编辑了校本教材《给孩子们的书》,该校本教材结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年代为主轴,从少年儿童的兴趣入手,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天文、地理、历史、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国学素养,达到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强化底蕴、激发潜能的目的。   (三)开展儒雅活动,搭建培育优雅气度的实践平台
  桂雅路小学让学生经过各种平台的锤炼,成为知行合一的中国梦追梦人。首先,搭建传统礼仪训练平台。组织专家编排校园礼仪操,经常性地开展礼仪操练习,主要内容为站姿礼、见面礼、握手礼、鞠躬礼等。其次,创新活动平台,开展“开心雅秀”才艺比赛,通过“雅乐”“雅韵”“雅姿”“雅言”“雅音”才艺展示交流,锤炼学生气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温、良、恭、俭、让”等传统道德品格。开发“雅逸乐园”,开展“我的菜园我规划”“我是劳动小能手”“雅逸乐园丰收节”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节俭意识、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第三,利用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让学生为父母捶背,学习扫地、洗碗、叠被等,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孝敬父母。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为少年儿童的中国梦注入爱国主义精神。以每年三月开展的纪念雷锋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最后,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以“中国梦·桂雅梦”为主题,通过“点亮中国梦”“践行中国梦”“歌颂中国梦”“描绘中国梦”“舞动中国梦”等一系列活动,化传统授课为别开生面的聚焦“梦想”主题活动,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促成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构建考评系统,引导学生养成高雅行为
  德育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系统,以巩固与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桂雅路小学重点开展“桂雅之星风尚榜”评比,分为“慧雅”“习雅”“儒雅”“静雅”“清雅”五个方面,每周对各班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及时公布考评结果。“慧雅”是对课堂学习的要求,“习雅”是对早操集会的要求,“儒雅”是对文明礼仪的要求,“静雅”是对用餐就寝的要求,“清雅”是对保洁卫生的要求。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构建有利于少年儿童养成高雅行为的评价体系,系统全面地敦促少年儿童形成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坐端行正、谈吐优雅、志趣高雅的新时代中国梦践行者。
  桂雅路小学在孩子们重要的成长阶段注入特色雅文化元素,让他们成为具有优雅、高雅、大雅传统人文气质的优秀中国梦追梦人,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一批学生已经在国家、自治区、南宁市等各层次的活动中崭露头角。学校编排的雅文化剧目《魔法森林》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部分学生应邀参加自治区大型专题活动,得到了到场领导的高度评价;南宁市组织“美丽南宁畅通有序大行动”专题活动,桂雅路小学受邀派出师生代表在活动上作出发言和倡议,学校的雅风、雅行得到南宁市委领导的赞扬。在今后的探索实践中,桂雅路小学将继续将中国梦教育与雅文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儒雅大气、勇于追梦的新时代接班人。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关键词】《夏》 教学实录 立足文本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68-02  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夏》这篇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在钦州市第一中学“龙岗名师工作室”示范课活动中,笔者为兄弟学校展示了《夏》的教学,得到了观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长期以来,我区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辛勤耕耘,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全区广大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默默奉献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去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同该校师生
期刊
【关键词】励志 主题班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0-02  一、活动背景  对高三学生开展适时的励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面临高考的他们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在几次模拟考后,部分学生产生了挫败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陷入被动状态。为了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笔者策划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此次
期刊
【关键词】语用训练 语用能力 《普罗米修斯盗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3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用”教学理念后,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语用训练必须充分联系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切实的教学策略,真正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基。下面,笔者以
期刊
【关键词】特色班级 责任教育  向日葵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55-01  2011年9月,我调入南宁市仙葫学校,学校安排我担任三(4)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三(4)班是一个由各地学校转学而来的学生组成的新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个性也不一样,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成了我首要的任务,同时更快地让他们融合,增强班级凝聚力,
期刊
【关键词】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 病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49-02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实施有效教学不仅强调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和把
期刊
【关键词】读者角度 四年级 作文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9-02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笔者和大多数教师有一样感觉,最难教的是作文。课堂上,如果教师如果指导过多,学生们的作文就会千篇一律,反之,指导太少,学生作文寥寥数语、辞不达意。笔者认为,作文和说话一样是为了表情达意,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是让听者、读者明
期刊
【关键词】 《倍的认识》 生活化 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0063-02  最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徐斌《倍的认识》一课。课上徐老师创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中认知、情感和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听罢,获益良多,感慨良多。现将徐斌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的教学片段整理出来,与读者共赏。  一、从生
期刊
【关键词】经典元素 古诗文教学 语文S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88-02  小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古诗文学习,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古诗文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仅通过死记硬背未必能深入理
期刊
【关键词】数学经验 《圆的面积》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82-0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活动探究,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教师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由此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现根据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