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新混沌信号及其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单一混沌系统图像加密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利用超混沌Lorenz系统产生混沌序列.其次,利用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复杂的网络结构模拟混沌特征构造新的混沌信号.然后,利用最大Lyapunov指数,0-1测试,功率谱分析、相图以及NIST测试对新信号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将新信号应用到图像加密中.由于该方法生成的新信号不同于原有混沌信号,而且加密系统具有很高的复杂结构和非线性特征,故很难被攻击者攻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加密算法相比其他一些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抵抗常见的攻击方式.
其他文献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中包含着费恩曼教授大量的物理教学思想,他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在某些层面上契合了当下物理教育的要求.本文以《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第4章“能量守恒”的教学内容为例,探寻费恩曼在“物理观念”教学方面的方法与路径,以期为“物理观念”教学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近些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对量子多体系统的耗散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耗散动力学过程表征技术方面的实验也有了较大进展.实验上的进展驱使我们在理论上建立量子多体系统的耗散动力学计算体系.最近我们发现,通过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对系统的一个微扰,可以得到一般性的耗散响应理论.通过这一响应理论,可以回答物理可观测量以及熵在耗散下一定时间尺度内的动力学演化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非Markov环境下的一般理论,并讨论了何时可以取到Markov近似,同时综述了这种方法在计算强关联体系的耗散动力学、强相互作用开
分析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有助于改进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主要的错误类型可分为理解性错误、思维性错误和数学性错误3类,运用自制《学生物理错题错因反思单》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要错因依次为“不理解概念、规律”“运算错误”“不理解题意”“缺乏解题方法”等,且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错因分布特点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情,科学进行学法指导;重视过程,扎实搞好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深度研讨,切实进行审题方法训练;数理结合,灵活培养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实验思想、方法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水平,对国外部分知名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开设方式和培养模式进行了调研,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及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为国内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对微纳尺度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实验技术的进步,发生在这些小系统中的热输运和能量转换近期吸引了大量研究.不同于依赖静态热力学力(如温差、电势差等)的非平衡稳态调控手段,受时间驱动的非平衡非稳态小系统具有特有的高可调性和普遍性,其研究同时具有基础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从几何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热力学几何相(曲率)和热力学距离这两个关键物理量,以几何的视角展现和分析近期关于受驱动非平衡量子系统中输运调控和能量转换途径的热力学研究.热力学几何不仅可以看作是这一大类系统中非平凡输运和耗散的本质起源,也同样给我们提
能带理论是凝聚态物理的基石之一,其应用范围已延伸至许多其他物理领域.近年来,众多非厄米物理问题要求将能带理论推广至非厄米体系.人们在非厄米拓扑体系的研究中发现,这一推广需要修改能带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非厄米趋肤效应(non-Hermitian skin effect)这一普遍的非厄米现象导致了布洛赫能带图像的失效以及常规体边对应关系的破坏.在能谱计算与拓扑不变量定义中,通常的布里渊区概念需要代之以广义布里渊区(generalized Brillouin zone).非厄米体系的一系列独特现象可以在广义布里
在低温物理和量子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中,持续保持稳定的mK级低温是至关重要的.稀释制冷机是用来获得极低温的制冷装置,它利用了超流态4He与其同位素3He的混合溶液在超低温下的相分离效应.热交换器的性能是决定连续循环工作制冷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极低温下,氦与金属之间存在巨大的界面热阻(即卡皮查热阻),利用多孔的烧结金属颗粒来提高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解决热交换问题.因此,研究极低温下金属颗粒与液氦之间的热交换,并以此为指导研制高性能的银粉烧结换热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横场伊辛链模型及量子E8可积模型研究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及实验进展.在针对横场伊辛链的研究工作中,理论上发现格林艾森比率(热或磁胀系数与比热之比)在此模型中独特的奇异量子临界行为,并实质性地扩展了能涌现横场伊辛链普适类的微观模型.这些理论进展成功地推进了一系列合作实验在准一维反铁磁材料BaCo2V2O8及SrCo2V2O8中首次实现横场伊辛链普适类.在针对量子E8可积模型的研究工作中,理论上严格计算了该系统的低温局域动力学行为及在零转移动量之时的动力学结构因子,并在动力学结构因子的连续谱区
本文研究了耦合布朗粒子在空间非均匀摩擦环境下的定向输运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摩擦系数振幅、空间相位差等因素对耦合粒子质心平均速度及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耦合粒子的质心平均速度和能量转化效率随摩擦系数振幅的变化都能呈现多峰结构.这一结果表明摩擦阻尼并不总是阻碍布朗粒子的定向运动,一定条件下合适的摩擦环境还能多次增强耦合布朗棘轮的输运性能.此外,在小摩擦系数振幅条件下通过改变外力振幅、外势不对称度、空间相位差还能诱导摩擦棘轮流反转的产生.本文所得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摩擦环境中耦合布朗粒子的输运性能,还可为
本文用哈伯德模型研究各向异性ruby晶格中费米子行为,在团簇动力学平均场理论框架内将格点模型映射为有效自洽场中的杂质模型后用连续-时间量子蒙特卡罗算法求解杂质模型.基于自洽计算的结果,用最大熵方法得到各向异性ruby晶格中具有相互作用的费米子体系的单粒子态密度和双占据数后讨论了温度(T)、相互作用(U)和各向异性参数(λ)对体系的金属-绝缘相变的影响.最后给出各向异性ruby晶格中费米子体系的温度-相互作用相图,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和弱相互作用范围体系处在金属相,而在高温和强相互作用下体系内出现Mott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