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布里渊区与非厄米能带理论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带理论是凝聚态物理的基石之一,其应用范围已延伸至许多其他物理领域.近年来,众多非厄米物理问题要求将能带理论推广至非厄米体系.人们在非厄米拓扑体系的研究中发现,这一推广需要修改能带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非厄米趋肤效应(non-Hermitian skin effect)这一普遍的非厄米现象导致了布洛赫能带图像的失效以及常规体边对应关系的破坏.在能谱计算与拓扑不变量定义中,通常的布里渊区概念需要代之以广义布里渊区(generalized Brillouin zone).非厄米体系的一系列独特现象可以在广义布里渊区下得到精确刻画.基于广义布里渊区的非厄米能带理论成功描述并预言了非厄米系统的大量新颖现象.因其相对布洛赫图像的偏离,这一理论被称为非布洛赫能带理论(non-Bloch band theory).本文梳理了广义布里渊区和非布洛赫能带理论的主要概念,并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在非厄米体边对应原理、格林函数、波包动力学、手征衰减和非布洛赫宇称-时间对称性等方面的应用.
其他文献
以吉林莫莫格湿地常见植物三江藨草(Scirpus nipponicus Makino)为材料,设置6个盐浓度梯度和6个水位梯度进行室内控制实验,对三江藨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进行测定,以探讨该植物在光合过程中对水盐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水位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低水位范围(-10~20 cm)处理下,Fv/Fo、Fv/Fm、qN值较高,而Yield、ETR和qP在高水位环境(40~80 cm)中较高.随着盐度的升高,三江藨草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
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压轴题(下文简称压轴题)为例,按审题、作图、列式、验证4个步骤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解析,阐述图表演绎法在分析复杂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用两种方式解答了一道漫灰体的热辐射竞赛题目,并就该题做了拓展,从不同的方向启发学生对这一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医学物理学实验担负着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重任,同时也促进了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实验独立设课的新大纲要求,实验室进行了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即TRIZ理论)的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探索.通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这一系统化方法学,将它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用于实验教学,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对考核办法也进行了改变,并利用该理论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实施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较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物理学科一流课程建设助力.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中包含着费恩曼教授大量的物理教学思想,他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在某些层面上契合了当下物理教育的要求.本文以《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第4章“能量守恒”的教学内容为例,探寻费恩曼在“物理观念”教学方面的方法与路径,以期为“物理观念”教学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近些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对量子多体系统的耗散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耗散动力学过程表征技术方面的实验也有了较大进展.实验上的进展驱使我们在理论上建立量子多体系统的耗散动力学计算体系.最近我们发现,通过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对系统的一个微扰,可以得到一般性的耗散响应理论.通过这一响应理论,可以回答物理可观测量以及熵在耗散下一定时间尺度内的动力学演化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非Markov环境下的一般理论,并讨论了何时可以取到Markov近似,同时综述了这种方法在计算强关联体系的耗散动力学、强相互作用开
分析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有助于改进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主要的错误类型可分为理解性错误、思维性错误和数学性错误3类,运用自制《学生物理错题错因反思单》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要错因依次为“不理解概念、规律”“运算错误”“不理解题意”“缺乏解题方法”等,且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错因分布特点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情,科学进行学法指导;重视过程,扎实搞好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深度研讨,切实进行审题方法训练;数理结合,灵活培养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实验思想、方法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水平,对国外部分知名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开设方式和培养模式进行了调研,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及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为国内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对微纳尺度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实验技术的进步,发生在这些小系统中的热输运和能量转换近期吸引了大量研究.不同于依赖静态热力学力(如温差、电势差等)的非平衡稳态调控手段,受时间驱动的非平衡非稳态小系统具有特有的高可调性和普遍性,其研究同时具有基础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从几何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热力学几何相(曲率)和热力学距离这两个关键物理量,以几何的视角展现和分析近期关于受驱动非平衡量子系统中输运调控和能量转换途径的热力学研究.热力学几何不仅可以看作是这一大类系统中非平凡输运和耗散的本质起源,也同样给我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