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建设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owdp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道德就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既是商业得以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对市场中商人和商业组织进行约束的基本规范。现代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职业人,他们既要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又能谙熟西方先进的商业伦理道德。因此,国际商场的大势所趋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务职业道德精神的领会和践行是开展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运用的必要条件。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必要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国际商务 职业道德 商业伦理
  自古以来,职业道德就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既是商业得以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对市场中商人和商业组织进行约束的基本规范。现代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职业人,他们既要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又能谙熟西方先进的商业伦理道德。因此,国际商场的大势所趋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务职业道德精神的领会和践行是开展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运用的必要条件。现代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抓技能,更要注重素质教育、品德教育。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必要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规范人们在职场活动中的行为标准与要求,又是界定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和职业责任。职业品德主要包括敬业乐业、忠诚守信、感恩分享、公平正直等;职业纪律主要有时间意识、自律意识、团队意识、专注精神、契约精神等;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跨文化意识、匠人精神等;职业责任主要有执行力、使命感、奉献精神等。中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理念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集中体现。中国商业主体在构建现代商业伦理时,要以仁为本、以义为准、以礼为上、以信立业、以智为先的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结合,形成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又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商业伦理体系。
  商务职业道德并不等同于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后两者带有浓厚的强制性、他律性特点,而商业道德则属于道德范畴,有着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也就是职业道德对市场经济领域的商家及其成员的要求,如诚信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合法谋利等。树立职业道德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市场经济中商家的平等竞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借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同时通过培养个体的职业道德意识,完善个体的道德人格。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习得外语技能和商务知识,还需要增强职业道德教育,让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不仅精通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商务伦理意识和商业道德情操。
  二、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是形成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情操的主要途径。职业道德一方面指个人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念,以及对职业与工作的关系权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某一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是本行业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级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职场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职业道德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行业行为活动中具有辨别、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具备与职业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更多地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对道德伦理教育关注不够,致使部分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存在缺口,引发诸如人文精神缺失、良好素养缺乏等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以平等开放为基础、以合作、参与、自主、积极为特征的新型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同社会经济文化与大环境的关系、教育与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身心健康教育。职业教育一定要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以人为本,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负责任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传承优良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猛烈冲击着传统的道德和伦理学理论体系。在新旧观念的碰撞和经济体系的转换时期,社会道德生活领域呈现出严重的无序状态和反道德行为不断冲击着大家的底线。尔虞我诈、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等不良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现代商业交易中的各个领域。现代商业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当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爱心被讹新闻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知名品牌奶粉被查出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当越来越多的电信欺诈让大学生花季陨落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社会正在遭遇越来越严重的道德危机;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无论干什么都得小心谨慎,提防上当受骗。
  商业道德的缺失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正视和培养现代商业道德意识迫在眉睫,建立经济与正义、人道相一致的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使商业和商业主体既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和谐发展的要义,才能形成以人文本和谐社会风气。
  四、解决方案
  1.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形成德才为本的校园文化新风尚。德者,本也。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根本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便是崇德修身。可见,中国文化强调的立世根本,就是德。小而言之,“君子以厚德载物”;大而言之,“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人们心向往之的良好社会风尚。晋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重德行,把德放在经商的首位,依靠良好的道德求得生存与发展,铸就辉煌业绩。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国际间经济、科技、政治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重视学生的人格健全及身心健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推进资源共享的建设步伐,注重课堂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专业职业道德教学与高校思想品德公共课的共享融合。将现代高校必修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大学人文”、“国际商务职业道德”课横向结合,充分利用各线教师的资源与优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商务伦理的教化。立足于本土丰厚的文化土壤,嫁接西方健全的商业伦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决定了未来企业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刻不容缓。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同志指出:“商业道德准则不仅是有商业活动的企业的准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准则,商业伦理应该体现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真正成为一个我们时代的精神支柱。”因此,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商务伦理道德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让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场处事的基本技能,能在职业生涯中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是教学之本、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曼纽尔·G·内拉斯科斯.商業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吴成丰.企业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Abstract】Oscar Wild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the period of the Victoria Age. As his classical work,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has been worshiped for its profound theme and the brill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也日益密切和频繁,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促进各国交往和沟通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学科的发展也也延伸到各个领域,而在科技领域中的惯犯应用,催生了科技英语的诞生。通过对科技英语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科技英语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
【摘要】高质量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可以在根本上丰富、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探究,通过与学生以及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强化对各种英语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对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对高职英语包装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进而真正的践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师在实际中必须要在不同的角度探究教学资源,综合学生的实际特征以及教学重点,灵活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而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文章主要对
一、引言  翻译的“文化转向”对当今翻译界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但其翻译观并未解释翻译的本质问题,更有消解翻译学科的趋势。本文以“文化转向”一词为契机,以传统翻译观所提出的的“忠实”一词为试金石,通过“忠实”的三个层次的实例比较,指出文化派翻译观的局限性所在。  二、文化派翻译理论  “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一词源于翻译文化学派。这是该学派为指导翻译实践和构建翻译学说体系所提出的
【摘要】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课阶梯设计为主题,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从练习活动、思维活动、情感生成三个维度出发,阐释以“读”促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的高效英语阅读课的思考。  【关键词】阶梯阅读设计 三个维度  随着英语课改深入化,高中英语阅读课也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为何而读”?从为语言知识而读,到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而读,到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读,再到如今为英语学科核心
【摘要】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相对广泛,特别关注的是语言范围内的学习运用,同时也开始传播其他国家文化信息,强化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相互结合。本文将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信息问题,探讨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明确其中涵盖的详细文化信息,采取积极的态度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文化信息问题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本
案例背景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南极洲的一些基本的情况还有一些前往南极洲探险的探险家所进行的探险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们逐渐了解南极洲的状况,从而展开对南极的想象,进而产生出热爱科学、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困难的探险精神。这一课时是本单元的第四个课时,主要讲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2)“How failure became success”(P6-7)的内容,然后再用这一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阅读部分是重点,学生所学习到的单词、语法和写作句式都是通过阅读进行整体学习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阅读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形成英语学习的惯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所提出来的培养重点,也是小学英语学习基础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 becomes unprecedentedly frequent. While most
【摘要】研究者在一个高职班级实施形成性评价,用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观察日志、录音、问卷、访谈等工具,研究形成性评价对高职生英语课堂表现的影响,学生、教师、管理者对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上的实施的看法,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和缺陷。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高职生 英语 课堂表现  一、研究背景  当今,对外关系日益密切,英语已经成为了重要语言工具。而在高职校的传统英语教学中,按部就班和照本宣科的课堂场景随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