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v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课题组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能力对非农就业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的占32.2%;从事非农就业的仅占36.9%,纯非农就业仅占10.8%,非农就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采用扩展回归模型,以首先学会的语言为工具变量,得到普通话水平对提升非农就业概率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如果农村劳动力从"无法用普通话交流"转变为"能流利运用普通话交流",可使其非农就业概率提升52%,从事兼业和纯非农就业的概率分别提高24%和34%.如果从"无法用普通话交流"转变为"普通话虽不熟练但可以交流",那么可使从事非农就业概率提升22%.普通话水平对非农就业的影响随少数民族聚居程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这意味着推广普通话以提升非农就业既要聚焦于少数民族聚居程度高的地区,同时也应重视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汉族的普通话推广和非农就业问题.
其他文献
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的再生产,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进一步全面、科学揭示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发展、民族知识的增量与更新,也有助于正本清源,使各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也是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本建设.正确、全面观察和科学书写中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历史,须以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着眼点,以各民族交融汇聚与中华民族发展的互动为主线,把握好民族要素
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于2020年10月17—18日在西宁召开,会议主题为"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0余位学者参会,提交论文140余篇.受疫
期刊
面对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日渐蔓延,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投身于抗疫行动之中.本文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巴西、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四个国家华侨华人的抗疫行动开展在线调研与跟踪访谈,呈现其跨国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特征,诠释并重构海外华侨华人在抗击疫情中作为关键行动者的主体价值.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探析习近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理性和方法论。基于对政治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的理论阐释,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与尊重中国各民族历史渊源和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价值观”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马克思主义有机整体观与“石榴籽理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人民价值主体观与“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五个维度分别展开论述。探析习近平关于民族问题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政治哲学价值和政治文明理念,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0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族宗教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也为学习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宗教健康发展,引导我国宗教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期刊
元朝的疆域论述建立在草原本位疆域观和汉地天下观的基础之上,其演变与元朝的统一进程密切关联.早在建国之初,汉地儒臣就劝说蒙古人以统一天下作为政治目标,视伐宋战争的胜利为本朝完成天下统一的标志.然受蒙古的政治传统影响,在经过世祖后期及成宗朝对外扩张的失利后,元朝才确立较为清晰的疆界意识.元朝将"旷古未有"的辽阔疆域作为本朝多民族政权的政治认同宣示内外,在国号制定、舆图测绘等方面积极推行,运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意图说明元朝对中国历史疆域的承继与超越,进而阐述在天命、君德、文治等方面全面超越汉、唐王朝,构建出混一华
2020年11月4日至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专家委员会暨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专家委员会委员,《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青海民族研究》等20家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以及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烟台大学、广东技术师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进历程中,持续的精神塑造使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强大。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强党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始终如一,在实践中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信仰,始终与错误思潮作最彻底的决裂;注重精神锻造与自净,秉承人民至上、对党忠诚不变的铁律,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精神追求;厚植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与永远赶考的精神状态,不断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谋求人类命运与共的普遍精神共识,善于从个体精神不断实现精神谱系化,积极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擘画世界大同。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围绕着家国情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良好家风家教与实践经验升华双重耦合的价值导向,中华传统优秀家国理念文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情愫精神构筑的思想渊源,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路上力量凝聚的现实应然等维度诠释了其家国情怀的逻辑理路;基于“家”层面的行孝尽忠、勤劳致富、关爱子女、节俭持家、缱绻眷恋等小爱蕴含到“国”层面的对党忠诚、实干兴邦、以民为本、廉洁修身、至诚报国等大爱情怀透析了家国情怀
《民法典》新确立的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和新发展的通知制度旨在为权利人提供便捷、及时的救济,但禁令是程序法上的制度,通知则是实体法上的制度。基于制度定位上的差异,二者在适用条件方面存在义务主体、适用情形、证明标准、是否担保等不同;在法律后果方面存在产生的义务、责任、效力期限以及发生错误后的归责原则等不同。《民法典》实施后,通知制度、禁令制度、行为保全制度以及普通诉讼制度等四项制度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为网络环境中的人格权保护提供了多重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