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与通知制度比较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新确立的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和新发展的通知制度旨在为权利人提供便捷、及时的救济,但禁令是程序法上的制度,通知则是实体法上的制度。基于制度定位上的差异,二者在适用条件方面存在义务主体、适用情形、证明标准、是否担保等不同;在法律后果方面存在产生的义务、责任、效力期限以及发生错误后的归责原则等不同。《民法典》实施后,通知制度、禁令制度、行为保全制度以及普通诉讼制度等四项制度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为网络环境中的人格权保护提供了多重保护体系。
其他文献
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的再生产,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进一步全面、科学揭示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发展、民族知识的增量与更新,也有助于正本清源,使各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也是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本建设.正确、全面观察和科学书写中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历史,须以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着眼点,以各民族交融汇聚与中华民族发展的互动为主线,把握好民族要素
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于2020年10月17—18日在西宁召开,会议主题为"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0余位学者参会,提交论文140余篇.受疫
期刊
元朝的疆域论述建立在草原本位疆域观和汉地天下观的基础之上,其演变与元朝的统一进程密切关联.早在建国之初,汉地儒臣就劝说蒙古人以统一天下作为政治目标,视伐宋战争的胜利为本朝完成天下统一的标志.然受蒙古的政治传统影响,在经过世祖后期及成宗朝对外扩张的失利后,元朝才确立较为清晰的疆界意识.元朝将"旷古未有"的辽阔疆域作为本朝多民族政权的政治认同宣示内外,在国号制定、舆图测绘等方面积极推行,运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意图说明元朝对中国历史疆域的承继与超越,进而阐述在天命、君德、文治等方面全面超越汉、唐王朝,构建出混一华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围绕着家国情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良好家风家教与实践经验升华双重耦合的价值导向,中华传统优秀家国理念文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情愫精神构筑的思想渊源,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路上力量凝聚的现实应然等维度诠释了其家国情怀的逻辑理路;基于“家”层面的行孝尽忠、勤劳致富、关爱子女、节俭持家、缱绻眷恋等小爱蕴含到“国”层面的对党忠诚、实干兴邦、以民为本、廉洁修身、至诚报国等大爱情怀透析了家国情怀